陳祥英
?
淺談學校圖書管理信息系統研究現狀與對策
陳祥英
德州職業技術學院,山東 德州 253034
隨著社會的日益發展,計算機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產物,計算機技術也逐漸發展起來,而隨之發展的還有信息管理系統,它將人們的生活和計算機聯系到一起,高校的圖書管理也與計算機管理掛鉤,為圖書館管理人員帶來了便利,研究了國內外有關圖書管理的對策,并對學校的系統做出了全面規劃。
圖書管理系統;網絡;JSP;數據庫;高校
由于信息化時代的來臨,企業在對基層的管理都運用信息管理手段,通過這種方法,既能提高企業運轉效率,也反向加強網絡技術的開發與創新。自1994年4月“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絡(CERNET)示范工程”啟動并通過驗收后,我國教育科研領域的信息化建設步入全新的發展階段。高等院校管理信息體系的建設和使用是高等教育不斷信息化建設的一項核心內容,同時也是督促其管理工作能夠科學有效率進行的核心輔助手段。由于高等院校有著不同于一般企業單位和事業單位的組織特征,這也決定了其在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方面的特性。[1]同時,高等院校雖然在辦學歷史、基本規模、發展定位、培養特色、綜合實力、管理風格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但在組織屬性、根本任務和管理內容等方面具有普遍的共性。在對信息的管理體制層面的建設有很大的相似性。依據他當前的現狀、展現的特征以及體現出的問題,加強該建設方面的已有的理論及實踐累積出的經驗,綜合給出有效的建議。學校是圖書資源非常關鍵的所在,教育行業蓬勃進步,同時校內圖書館建設也踏上了快車的軌道,贏得了進步的良機。國內眾多學校圖書館搶抓機遇,進一步擴充豐富的文獻資源,同時,積極應用最前沿的信息技術,提高學校圖書館的服務職能。
從1980年以來,與計算機相關的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正是由于技術的巨大進步才推動了圖書館往智能化發展的方向。多種形式的文字資料、影像資料存儲方式使得圖使館的資料存儲功能正在日益豐富和擴大,同時也可以提供更多種類的資源供閱覽者借閱,這是圖書館發展的重要推進。以計算機技術為依托設計開發數字化管理系統,是數字化建設的基本發展方向,對于促進圖書管理信息化、網絡化、共享化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和實際意義。
健全服務體系,充分開展資源共享,使館藏資源作用最大化,這是圖書館面臨的共同課題和難題,而信息化技術的飛速發展,無疑為這一難題提供了有效的解決途徑。隨著人口和經濟消費的不斷增多和大量的需求,導致很多產業現在供不應求,所以完整的系統對臨時發揮很有作用,不僅如此,內部管理人員體系也要建立完善,不能盲目追求效益而忽略了企業文化中提到的保護體系,有了完備的設施,才能加以執行。
從20世紀中葉西方發達國家該類系統最初雛形的出現,到各項技術手段已接近成熟的今天,已經整整經歷了近半個世紀的時間。管制信息程序的創建同使用為高等院校順應社會與時代進步,提升自身管制層次的必要。[2]而其的創建同同使用一定會面對團體發展自身要求的日漸多樣化與繁復化的狀態,同時也要持續順應新思維與新功能觸發的新改變與新問題。
2.1 國外對圖書管理系統現狀的研究
從發達國家的圖書館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總結出他們大致也是經過數據分析、互動交流、網絡化進程等發展要務。
現如今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各類技術行業都得到了較大的影響,對于相關電子管理系統而言更是如此。對圖書管理系統來說,它的發展經過了三個階段,第一個屬于雛形階段,包括編制目錄等工作,而計算機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帶給圖書館管理無限可能,現在,計算機已經開始在圖書管理中發揮了用處,它用于圖書的檢索以及圖書的借閱等。該時期的大事情就是美國的官方機構發布了MARC,并逐漸地進行了推行,在其國內實現了大面積的應用,從而實現了跨時代的變革,實現了新的圖書時代。
第二階段:網絡化階段,時間約為20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這時候圖書信息逐步開始了整體化、網絡化、全球化信息共享的初步實現。[3]歐美國家里,電腦與信息通訊技術的進步,帶來了互聯網的誕生,同時使得聯機檢索與共享變得可能。緊接著歐美國家里有名的檢索系統如IRS-ESA,DILALOG、INFOLINE不斷涌現,它們分別是歐洲最大,世界最大和英國有名的檢索系統。此外,以OCLC系統為例,目錄共享聯機技術發展迅速。在當前,網絡也使信息的流通速度快速提升,使得圖書館的信息數據能夠得到高效的共享,用戶在辦公室、圖書館、工作室甚至是在家中,就可以方便的訪問圖書館的書籍信息。在70年代,大型的信息中心為文獻資源的數據共享發揮了最大的作用,特別是互聯網技術在90年代的發展,將這一階段推向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第三個階段屬于數字化階段,用數字化圖書館的建立作為主要標志。在圖書館的日常操作與管理服務中,均是運用網絡的環境推動運作。通過一系列的改革,將圖書館變的數字化,信息化,資源共享化。20世紀有關專家做出預測,21世紀前10年,數字化這樣的圖書館一定會快速發展,這樣虛擬模式圖書館的到來可以讓我們按照自己想法隨時隨地的在電子化時代不斷豐富自己知識。
2.2 國內對圖書管理系統研究現狀
在我國,把計算機技術引入圖書館管理領域,是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的。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需求,更多的研究者參與進來,經過眾多研究者的共同努力,圖書管理系統已得到的廣泛應用。特別是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互聯網技術在我國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為圖書管理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從整個發展過程來看,大致可以分為下面的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模擬階段,在1970—1980年間,我國通過模擬國外的技術工作,并且從中學習,研究。1976年,中科院圖書館與中科院計算所開始合作,成立計算機組進行文獻資料數據的信息化實現,并以信息檢索、聯合目錄和新書信息為試驗領域,這標志著我國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的初步開始。
第二階段:試驗階段,時間大約為20世紀80年代中期,這時,主要是借鑒歐美自動化目錄系統,我們比對了當今流行的數據管理系統發現美國的LCMARC程序是目前最受歡迎的一款,其具備優良的界面風格及簡單易用的特性。我們在理解和消化優秀西方國家系統的同時,在與中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慢慢中國性的共同分享目錄系統就油然而生,由于磁帶以及書籍的進入,也就問世了中西文化各種資料形成的數據庫。具有突出代表性的系統有:清華的CUJA系統、中國科學院開發的生物、化學、地理資料數據庫。這些具有單一職能的系統,加速了有關程序的開發,并且許多高校圖書管理系統正在進行積極的開發,并且在構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4]這一階段的代表性軟件有復旦大學的AND-OME、DAII-8-32外文檢索系統、武漢大學圖書館基于MC-6800微機開發了圖書借閱管理系統和自動化管理系統等。
第三階段:發展階段,時間大約為20世紀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前期,這是我國圖書管理系統集成化發展的階段。在這一階段,國內研究者主要從以下方面開展了工作:將網絡化作為系統自動化的基礎。即便是國內計算機互聯技術發展相對落后,但是當時出現的自動化圖書系統,仍然是以互聯網絡為核心,并將其作為圖書館滿足公眾需求服務的重要支撐技術。制訂精準化事務即將開動。實行消息同享的首要條件與根本是精準化和一致化,現如今中國內的文籍管制程序平臺首要是靠UNIX操縱程序,還根據此項目制訂了相關的精準化規則。我們需要看到,即使在規范化做了許多努力,但是還是缺少在高層網絡這面的國際規范,而恰好也是導致信息共享以及與國際接軌不能很好進行。經過協作策劃提升社會化效勞實力。跟隨技能的進步,圖書治理體系不單單是當作學校職業性能的表現,更變成效勞社會的主要能力,但是自己活動化圖書治理體系的研制開發,為這一效勞實力的提升創建了越來越好的平臺。
第四階段:成熟階段,這一階段已經實現了數字化圖書館的部分功能,并為數字化的最終實現提供了很大的可能。主要是通過獨立的藏書資料構建一個相對完整的資料庫,然后再通過網絡端口實現各個單獨本地數據庫的聯通和數據交換,從而實現大面積的資料共享,和構建一個基于各個本地庫的文化數據庫。在院校圖書管理體系搭建過程中,圖書管理平臺起著重要的作用。[5]逐漸變成引領讀書的人方便、快捷、正確獲得和共同享有資源的保障。圖書管制程序并非新穎東西,不過最初的單機版程序早已不可順應網絡化新需求,基于C/S方式的程序模式亦由于Java、JSP等功能的興起慢慢被拋棄。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與應用是高等院校適應社會和時代發展,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的必要。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與應用必然面臨組織發展自身需求的日益多樣化、復雜化的形勢,同時還要不斷適應新思想、新技術帶來的新變化和新問題。
3.1 建設標準化的數據庫
在對圖書體系進行信息化的管理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數據庫有關一些工作,另外,這也是特別關鍵的一部分。網絡化的不斷發展,使得很多圖書館,也開始進行一些信息化的改進,通過這種方法所得到的數據并不是特別統一,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共享特別困難。因此,利用互聯網速度快、信息廣的特點,加快統一標準的數據庫建設,成為當前網絡化圖書管理的重點工作。
3.2 推進信息共享化程度
傳統的管理方式存在著“各自為政”的不足,極大地制約了信息共享,使得資源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因此,圖書館必須建立資源共享的大局觀念,提高各自資源的利用率。
3.3 加強信息化開發力度
信息化開發是圖書館功能體現的一項重要指標,也是網絡化進程對圖書管理的必然要求,因此,需要全方位、多層面的加強信息化開發力度。現代化改革的目標是:把圖書館所有館藏進行數字化分類,運用數據庫管理模式,引用網絡信息平臺,給所有用戶帶來新的體驗,以及更多的信息。
3.4 注重用戶培訓教育
網絡化是否可以大范圍被利用,用戶的相關知識以及操作技能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須對用戶開展一些理論培訓,加強傳播網絡化管理模式的重要性,主要包括:信息化管理功能的介紹與推廣、數據庫的基本原理、各類檢索工具的檢索方法與使用技巧、網絡化管理系統的使用等。
[1]宋俊玲.基于jsp+javabean技術的圖書管理系統[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4(16):216.
[2]王菲菲.試述小型圖書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內蒙古圖書館工作,2011(3):19-21.
[3]鄧秋菊.基于JSP的簡單圖書借閱功能設計與實現[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5,11(7):97-100.
[4]齊崢,康煥榮,杜瑞慶.書店會員管理系統的設計[J].辦公自動化:綜合版,2011(4):24-26.
[5]段成鋼.圖書館管理系統設計初探[J].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13(25):35.
G251.6;G258.6
A
1009-6434(2016)04-00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