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市政管道大部分是安裝在地下的,施工質量直接影響管網的運行及管線設施后期管理工作,一旦出現問題既不容易發現,又不容易維修,解決問題需要較長的時間。因此,給水管道工程在施工過程中,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下面就市政管道工程管理工作流程進行探討。
關鍵詞:漢陽區;管道工程;管理工作
1 管道工程立項
1.1 信息采集
通過收集管道維修記錄資料,分析管道維修原因,因管道老化,需頻繁維修的管道資料進行收集;管網巡線人員巡查沿途管線及管線設施,發現管道老化漏水及管線設施出現故障及時匯總;拆遷巡查人員發現拆遷范圍內大面積管道漏水或部分居民低壓無水情況及時匯總;收集漢陽地區道路排水工程規劃信息,根據發展規劃,擬定管線遷改計劃;收集GIS漢陽地區管線及管線設施詳細竣工資料,通過分析管線安裝日期、連接方式及管線材質等,結合實際用水情況,收集改管信息;收集調度室供水期間低壓用戶反饋情況,分析低壓區原因,調查周邊管線資料,提出管線設施改造方案。
1.2 管道工程方案
通過收集信息資料,對每項需進行遷改或改造工程進行實地調查,結合實際地勢情況,核實信息與實際情況是否相符合、現場是否具備施工條件及改造方案是否合理等綜合因素,擬定管線及管線設施改造方案。
1.3 設計階段
(1)方案經審批同意后進入設計階段,依據GIS管網圖確定信息來源區域供水現狀,保證安裝供水為前提,3-4個工作日內繪制施工設計圖,施工圖紙一式四份(生產股、施工員、綜合管理股、建設部門)。(2)依據施工圖紙,統計施工材料單,在1-2個工作日內編制施工預算書。預算書一式三分(建設部門、綜合管理股、管網管理股)。(3)施工設計圖、預算書編制完成后交部門負責人審核。(4)由協調員與建設方協商,并確定工程方案與預算款,依據建設方要求,擬定工程協議書與合同說明書,經雙方負責人簽字蓋章后,該項工程正式確定。
2 管道施工工藝流程
定位放線→溝槽開挖→溝槽支撐→埋地管道基礎→管道安裝→管道下管與配管→管道支墩→管道檢驗與試壓→溝槽的回填土→驗收。
3 管道工程實施流程
3.1 施工前準備工作
(1)施工前,施工負責人對設計文件及圖紙進行審查,核對施工現場,檢查是否具備實施條件,設計是否滿足現場施工要求,避免因考慮不周給后續施工帶來困難,延遲工期,出現各種地下管線沖突等現象。需預留、預埋的各個環節應在專業圖紙上進行現場查對,查漏補缺,糾正沖突現象,明確施工現場要求等等。(2)根據工程施工現場條件和特點、設計要求、施工規范要求,制定施工組織設計,條件具備后確定管道工程開工報告。(3)施工現場所需機械設備準備到場,保證施工工期和管理體系,加強進場各類材料材質監督,施工前解決工程技術問題,進行實地考察和抽檢。(4)施工前,應在施工現場設立安全護攔,標明施工單位、施工負責人及聯系方式、危險旗之類的警示材質,夜前施工需掛紅燈。挖槽前還要了解現場地下管線和土質結構,事先做好地面清障工作并制定安全防護措施。(5)施工機械設備合理配合是優質施工的前提,結合工程特點,保證設備屆時進場并正常使用。
3.2 保證施工過程進度
(1)項目經理、施工人員和監理在施工前,先需熟悉設計圖紙和相關的施工技術規范,核查現場地理情況與設計是否相符,現場各工序施工進度確保作業人員素質滿足要求。(2)工程開工與施工過中,應該與設計人員聯系,進一步了解設計意圖及工程要求,施工中出現情況,要按照監理、建設方的要求及時處理。(3)施工過程中遇到實際情況與設計圖紙不符合,及時與設計人員聯系,施工人員應做好每一個節口質量記錄,并結合實際安裝情況繪制節點草圖。
3.3 項目施工方案及技術措施
(1)開工前微機室安排測量人員依據設計圖紙測量、放線,復核地面標高及水準基點標高,發現標高有疑問時,及時與設計人員聯系。(2)溝槽主要以機械開挖為主,人工配合的方法,注意周圍施工環境,防止破壞周邊地下其他管線,溝槽應有一定的坡度,坡度系數為1:0.33;溝槽開挖時應該向操作人員詳細交底,當遇到軟弱基礎或有其他埋置物時,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后處理。(3)管道溝槽開挖驗收合格后需按設計圖紙尺寸要求,進行管道基礎的施工,管道基礎采用砂墊層,溝槽底部松動的需用機械夯實,再鋪設設計要求(根據不同的管徑)所需的的砂墊層,要求墊層鋪設均勻結實。管基施工時,土質基底不得裸落過久,待管基達到強度后再下管。(4)管道基礎處理驗收合格后,認真核量砂墊層標高和平整度,減少管道安裝難度,大口徑管道用機械抬裝就位,小口徑管道人口搬運就位,做好隱蔽工程驗收工作并將過程詳細記錄。(5)球管吊入溝槽,清理承口、壓蘭、膠圈,必須將砂子和雜物清除掉;確認膠圈的正確方向,將膠圈推入插口與承口縫隙之間,注意不可傷膠圈。鋼管安裝前需將內壁的鐵銹、油污等清除干凈,檢測鋼管外表面有無裂紋、砂眼等,仔細檢測外觀質量無損后開始進行焊接,焊接每一道焊縫需用小鑿錘敲表面,檢查是否有氣泡、渣滓現象,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6)管道連接及焊接好經過驗收合格后進行閉水試驗,嚴禁管道兩側站人或頂撐后背,不得在試水管段中采用閘閥做堵板,加裝水錘消除器和安全閥等附件,當水壓升至試驗收壓力0.3Mpa后,保持30分鐘后開始檢查沿線管道管身及接口,如無破損和漏水現象管道壓力試驗為合格。(7)管道水壓試驗合格后需進行管道沖洗消毒。沖洗水濁度達0.9NUT,消毒采用重氯水20mg/L浸泡24小時后排水,避開高峰供水時段,以流速不小于1.0m/s的沖洗水連續沖洗,有專門的水質員進行取樣化驗至水質濁度余氯達到要求為合格。(8)其他管道附屬設施結構需牢固,閘門閉啟靈活,通數閘門啟閉圈數能達到全開或全關的程度,安裝完畢后,要標明啟閉的方向、圈數、閥片的強度等保證在最大負荷壓力下不彎曲變形。(9)水表、閘門井室安裝按照武漢水務集團《閥門井室標準圖圖集(FJ-2000)》設計規范施工,管道支墩制作按照《給水設計通用圖集(TG43)》設計規范施工。(10)回填工作必須在隱蔽工作驗收合格后進行。
4 質量管理制度
(1)堅持以技術進步來保證施工質量的原則。每個工種、每道工序施工前組織進行各級技術交底。(2)工程的各種材料(包括水泥、砂)和設備生產廠家需國家質量認證,產品有出廠合格證書,未經國家規范進行檢驗或無產品合格證書的,一律不準使用。(3)施工過程質檢員要認真嚴格按照施工規范進行檢查,檢查過中發現問題要及時與施工負責人聯系,管道埋置于地下,工程質量監督尤其重要,檢查過程要做好詳細的文字記錄。(4)工程進度與工程施工工序要做好記錄。管道施工各工序環環相關,上道工序施工可能影響下道工程,應征得施工負責人員的同意,并避免破壞和污染。(5)質量文件記錄:施工現場各個施工工序、機械設備操作、材料檢測試驗等要做好詳細的記錄,特別是管道接口處理、閘門安裝應詳細記錄當時的情況,每個工序需理清各方責任。(6)工程技術資料包括技術交底、材料試驗、施工記錄、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工程質量評定和設計圖紙、設計變更及竣工圖、工程預決算書、工程施工合同等各項內容需加強管理,并制定一定的制度:a.工程材料保證資料齊全,質量合格證必須收集整理,產品質量合格。(施工員收集)。b.施工主材、附材等材料進場需按規定進行取樣試驗,試驗報告合格后經質檢員簽字確認后才可以投入使用。c.工程各類技術資料內容準確,文字表達恰當,質量等級分類,隱蔽工程驗收資料要求質檢員意見明確,資料必須字跡工整,無任何涂改。d.全部隊工程資料應在竣工驗收后,十日內報關主任室,由主任室規定時間移交其他股室。(7)工程竣工后,按公司有關標準、規范進行質量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