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使得人地矛盾沖突愈發緊張,為了對有限的空間進行最大限度的利用,城市建筑開始向著高層化和深層化的方向發展,越來越多的地下建筑工程不斷涌現,如地下停車場、地下商場、地鐵等,對于施工中照明光源的選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以城市地鐵車站的施工為例,對臨時用電中照明光源的選擇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夠在保證照明效果的同時,節約施工中的臨電投資。
關鍵詞:地下建筑;臨時用電;照明光源
前言
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提出和深化,使得社會各界對于建筑節能投入了更多的關注,尤其是照明工程,如何對照度和功率進行準確把握,是非常關鍵的。對此,政府相關部門在《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2013)中,對照明度的標準值以及功率密度進行了明確,并將功率密度列入到了強制性條文中。在地下工程施工中,如何對臨電照明光源進行選擇,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是需要施工單位重點關注的問題。
1 地下建筑施工特點
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而城市人口的增加以及城市規模的擴大,使得城市地面空間不斷壓縮,無法有效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在這樣的背景下,城市建筑開始向著空中和地下空間發展。地鐵是現代城市的公共交通發展的主流方向,同時也是衡量現代城市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在地鐵建設中,車站是非常重要的內容,而由于工程量巨大,施工周期較長,需要做好臨電照明光源的選擇,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
與普通的地面工程相比,地下建筑工程在施工中,存在著一些比較顯著的特點,一是封閉性,在地下建筑施工中,缺少陽光的直接照射,光線暗淡,需要設置臨時性的人工照明設施;二是恒溫性,在地下空間中,外界環境因素不會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因此溫度基本恒定,不會出現很大的變化;三是潮濕性,在許多地下建筑的施工中,由于接近地下水含水層,環境相對潮濕,而且壁面的溫度較低;四是空氣混濁,在地下工程中,缺乏自然通風條件,施工過程中產生的灰塵無法及時排除,因此施工現場的控制相對混濁,質量較差[1]。
2 照明光源的選擇與計算
某城市地鐵5號線為環線,與3號線和4號線交叉,同時東西向貫穿火車站,對于地鐵車站施工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地鐵車站結構采用兩層兩跨矩形結構,站廳長度80m,寬度50m,高約5m。為了確保施工的順利進行,需要做好臨電照明光源的選擇,對照度與功率進行合理分析,在保證照明效果的同時,減少照明能耗。
2.1 照明電光源選擇
現階段,在建筑工程中采用的照明電光源包括三種不同的類型:
(1)白熾燈:白熾燈可以細分為普通白熾燈和鹵鎢燈,前者的顯色性較好,可以實現連續調光,而且結構相對簡單,成本低廉,在工作過程中散熱較少,不過光效相對較低,而且使用壽命短;后者是以含有鹵族元素或鹵化物的氣體作為填充氣體的充氣白熾燈,具有白熾燈的全部優點,而且其光效與壽命較普通白熾燈高出一倍以上,不過其在工作職能中散熱量較大,對于環境有著較高的要求。
(2)氣體放電燈:一是熒光燈,也就是俗稱的日光燈,具有光效高、光色好、壽命長,成本低廉的特點,適用范圍非常廣泛,屬于一種良好的節能照明光源,較普通白熾燈的壽命長5-10倍,能夠節電70-90%;二是低壓鈉燈,具有光效高、壽命長、透霧性強的優點,不過顯色性相對較差,價格較高;三是高強度氣體放電等,包括高壓鈉燈、熒光高壓汞燈以及金屬鹵化物等,其顯色性好、透霧性強、光效高,不過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啟動,耗電量巨大,而且價格昂貴。
(3)其他光源:一是發光二極管,即LED,屬于一種電致發光的固體半導體光源,亮度高、壽命長、耐沖擊、防震動的特點,工作電壓低,也不存在紫外與紅外輻射,不過價格較高;二是高頻無極燈,其壽命極長,沒有電極,可以實現瞬間啟動和再啟動,顯色性好,但是價格同樣相對較高[2]。
2.2 光源數量計算
在該地鐵車站工程中,車站施工面的平均照度要求為E=150lx。結合利用系數法,進行平均照度的計算,則有
Eav=■
在公式中,Eav表示平均照度,?椎表示光源光通量,N表示光源數量,CU表示空間利用系數,可以參照廠商提供的樣本資料,一般為0.4-0.6,K表示燈具維護系數,結合相關規范,取0.6,A表示施工面面積。
結合上述公式,對幾種不同的照明光源進行對比分析,在滿足平均照度的前提下,白熾燈2000個,功率為100W;熒光燈需要520個,功率為36W;低壓鈉燈為110個,功率為90W;高壓鈉燈需要140個,功率為100W;鹵鎢燈需要618個,功率為200W;高頻無極燈需要278個,功率為100W。
3 選擇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對于上述多種不同的照明方案,需要做好相應的可行性分析,從經濟性和安全性兩個方面,對不同方案的優勢和缺陷進行對比,從而確定最佳的照明方案。
3.1 經濟性分析
一是直接成本的對比,應該結合市場價格,對不同規格、不同型號照明光源的價格信息進行對比,從而確定直接成本;二是運營成本的對比,主要是結合光源的功率及數量,計算得到相應的運營成本,簡單來講就是對不同方案的耗電量進行對比;三是其他成本因素,如電纜等配套設施的施工成本等。在全面分析完成后,進行綜合比較,發現熒光燈的直接成本最低,運營成本適中,高壓鈉燈的運營成本相對較低,直接成本適中,其他方案的綜合成本都較高。因此,從經濟性的角度考慮,臨電照明光源可以選擇熒光燈或者高壓鈉燈。
3.2 安全性分析
在該地鐵車站的施工中,施工單位同時選擇了熒光燈、高壓鈉燈和鹵素燈,設置在不同的區域,希望能夠降低整體的成本投入。而在使用過程中發現,每天當照明回路合閘后,短時間內會出現漏電開關動作的情況,但是對電力回路進行檢查后,發現所有電纜絕緣良好,并不存在漏電問題。因此只好強行進行合閘送電,重復多次之后,問題消失,但是一到第二天,又會出現類似的情況。對此,電力技術人員對配電箱、電力回路、開關觸點、燈具性能等進行了全面細致地分析,最終發現只有熒光燈回路沒有出現過上述問題。結合相應的試驗分析,發現鹵素燈和高壓鈉燈在運行時發熱大,在關閉后急速冷卻,會在燈具內聚集一些水分,一旦開燈,水分受熱蒸發,會導致燈具接線端出現“短路”的情況,進而導致漏電開關動作。將燈具全部更換為熒光燈后,問題消失。因此,從安全方面考慮,在地下建筑臨電照明光源的選擇中,應該采用熒光燈[3]。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臨電照明光源的選擇關系著地下建筑的順利施工,同時也關系著施工企業的經濟效益和施工安全,需要得到足夠的重視,對光源的性能進行合理選擇,對其經濟性和安全性進行對比分析,選擇最為恰當的照明光源。
參考文獻
[1]朱姝偉.基于地鐵站的電氣照明節能研究[D].長安大學,2015.
[2]金雪,寇勝雷.地下建筑照明效能及智能照明控制系統研究[J].科技致富向導,2012(3):418.
[3]廖建煒.地下建筑臨電照明光源的選擇分析[J].建筑監督檢測與造價,2015,8(1):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