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選取2000-2013年河北省旅游及經濟數據,排除價格水平變動等因素對研究的影響,運用SPSS軟件對數據進行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旅游外匯收入(TRR)、旅游收入(TR)與地區生產總值(GDP)呈線性正相關,且旅游收入與地區GDP的線性正相關更為顯著;預測結果為旅游收入每增加1%,地區GDP約增長1.65%;旅游經濟的增長對地區GDP的帶動作用不斷強化。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創造河北旅游品牌、“一帶三區”布局、關注網絡信息,促進入境旅游、整合旅游企業等建議,以期促進河北省旅游產業的發展,加快河北省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推動河北省經濟持續快速發展。
關鍵詞:旅游產業;經濟增長;回歸分析;河北省
中圖分類號:F59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6)15-4038-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15.060
Abstract: This paper uses SPSS software River,according to Hebei tourism statistical data from 2000 to 2013,excluding the impact of changes in price levels and other factors on the study,regression analysis of data. The results show,tourism foreign exchange earnings,between tourism income and regional GDP is a linear positive correlation and linear tourism income and regional GDP is more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redicted results for the total tourism revenue increased by 1% regional GDP growth of about 1.65%. Tourism Economy GDP growth in the leading role of the region continued to strengthen.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regression analysis,the proposed creation of Hebei tourism brand,\"along three areas\" layout,attention network information, promote inbound tourism,tourism enterprises to integrate the recommendations,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in Hebei Province,Hebei Province to speed up the pace of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to promote sustained and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 tourism industry;economic growth;regression analysis;Hebei province
隨著旅游產業的發展,旅游業在地區GDP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旅游業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引起越來越多學者的關注。Balaguer等[1]通過構建GDP、國際旅游收入和實際有效利率等三變量模型研究了西班牙旅游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發現旅游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著長期協整關系。Durbarry[2]和Kim等[3]運用ECM模型,研究了旅游與經濟增長間的關系,結論支持了旅游對經濟增長具有促進作用的觀點。國外學者運用計量模型對西班牙等各國進行了個案研究,結論大多可以證明旅游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著長期協整關系,旅游促進經濟增長。國內也出現了有關中國旅游產業與經濟增長之間關系的動態計量研究[4-13]。鐘高崢等[14]通過Granger因果檢驗研究發現,西藏旅游收入與地區GDP間互為格蘭杰原因,而西藏地區GDP不是旅游外匯收入的格蘭杰原因。生延超[15]依據經濟模型得出不同時期旅游產業結構變動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存在不一致性。周志宏[16]利用Cobb-Douglas生產函數和空間計量模型得出旅游產業不僅利用本身收入效應拉動經濟增長,還具有產業關聯性。徐秀美[17]通過VAR模型和脈沖響應函數分析發現,西藏自治區旅游產業發展與經濟增長為雙向因果關系。張增臣[18]利用河北省投入產出的相關數據,從擴大就業、產業結構調整、增加外匯等多方面研究了旅游業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基于以上研究,以河北省2000-2013年旅游數據為基礎,剔除價格水平變動等因素的影響,運用SPSS等統計分析軟件對河北省旅游收入與地區生產總值(GDP)作線性回歸分析,并根據分析結果提出了相關建議,以推動河北省旅游業持續快速發展。
1 數據選取
為研究河北省旅游業發展與經濟增長關聯性,選取2000-2013年河北省旅游收入和旅游外匯收入[19]作為衡量河北省旅游業發展水平的關鍵性指標,分別用TR、TRR表示;選取2000-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作為度量經濟增長的關鍵性指標,用GDP表示。
2 結果與分析
2.1 旅游業發展與經濟增長的關聯性分析
由表1數據可得,2013年河北省旅游外匯收入、旅游收入和GDP分別是2000年的4.5、9.5和5.6倍。可見2000-2013年河北省旅游外匯收入、旅游收入及GDP增長迅速,且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逐漸增大,旅游業發展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越來越顯著。
統計年鑒中的旅游外匯收入(TRR)、旅游收入(TR)和GDP都是沒有剔除價格水平變動的當年統計值(即名義值),還不能夠客觀如實地反映經濟發展的真實水平。根據以往研究,先依據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將TRR轉換為以人民幣萬元為單位的旅游外匯收入(TRR′);再利用河北省2000-2013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地區生產總指數(GDPI),分別計算出河北省2000-2013年所對應的實際TRR′、實際TR和實際GDP(以2000年為基期),計算結果見表2。有關計算公式如下。
名義TRR′=名義TRR×人民幣匯率
實際TRR′=(名義TRR′/CPI)×100
實際TR=(名義TR/CPI)×100
實際GDP=名義GDP2 000×GDPI/100
從經濟角度而言,旅游收入與地區生產總值之間的影響是相互的。旅游收入增大,可為地區GDP增長做出貢獻,同樣地區GDP的增長也可以拉動地區經濟的整體發展、提高人均收入,改善交通條件等,進而拉動地區旅游產業發展[20]。依據表2的數據可得河北省旅游外匯收入(實際TRR′)、旅游收入(實際TR)與地區生產總值(GDP)之間的散點圖(圖1、圖2),河北省旅游外匯收入(實際TRR′)、旅游收入(實際TR)與地區生產總值(GDP)呈線性正相關。進行簡單相關分析得到,河北省旅游外匯收入 (實際TRR′)、旅游收入(實際TR)與地區生產總值(GDP)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830和0.965,經檢驗都具有統計學意義。即河北省旅游收入(實際TR)和旅游外匯收入(實際TRR′)的增長,都會提高地區生產總值(GDP)。
2.2 旅游業發展對地區生產總值(GDP)影響的回歸分析
為了消除時間序列對其的影響,用SPSS軟件對實際TRR′、實際TR和實際GDP進行了以e為底的自然對數轉換(表2)。分別對LGDP-LTRR、LGDP-LTR和LGDP-LTRR-LTR建立以下回歸模型:
LGDP=?琢0+?琢1LTRR+μ1
LGDP=?茁0+?茁1LTR+μ2
LGDP=?酌0+?酌1LTR+?酌2LTRR+μ3
利用SPSS等統計軟件進行參數計算,可得如下回歸方程:
LGDP=2.483LTRR-10.466 (1)
其中,T=(-1.809)(5.150)
R2=0.688 調整R2=0.663
F=26.522
LGDP=1.65LTR-6.051 (2)
其中,T=(-3.028)(12.700)
R2=0.931 調整R2=0.925
F=161.297
從方程(1)的結果來看,F統計量值為26.522,其P值為0.000,因此此回歸模型是具有統計學意義的。其R2值為0.688,調整R2值為0.663,值偏小,擬合效果不理想,只能用于粗略估計。方程通過了F檢驗與T檢驗,說明兩者之間存在線性關聯的概率為68.8%。
從方程(2)的結果來看,F統計量值為161.297,其P值為0.000,因此此回歸模型是具有統計學意義的。其R2值為0.931,調整R2值為0.925,回歸分析結果與實際擬合較好,且方程通過了F檢驗與T檢驗,說明兩者之間存在線性關聯的概率為93.1%。旅游收入每增加1%,其地區GDP就會相應增加約1.65%。
據上述分析可知,2000-2013年河北省旅游收入與地區生產總值GDP呈顯著正相關,旅游收入每增加1%,其地區GDP就會相應增加約1.65%,說明了旅游業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顯著。但是依據數據分析發現,旅游收入占地區GDP的比重呈現下降的趨勢,且旅游外匯收入占旅游收入的比重也呈現下降趨勢,可見河北省旅游經濟發展速度相對滯后。河北省目前正處于產業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建議政府將旅游產業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更好地發揮旅游產業對省域經濟的拉動作用。
3 對策建議
河北省旅游資源類型多樣豐富,交通便利,市場潛力較大。隨著京津冀經濟一體化和生態環境發展的要求造就了旅游業迅速發展的重要機遇。面對這一機遇,給出如下建議。
3.1 創造河北旅游品牌
河北省現存紅色太行、壯美長城、誠義燕趙、神韻京畿和弄潮渤海五大文化品牌。在此基礎上整合出河北省的整體形象品牌,劃五為一,使人印象深刻。此外可以分區設立二級品牌效應,構建屬于河北省旅游品牌體系。
3.2 “一帶三區”布局
河北省在空間布局上,可充分利用首都、省會以及臨海的優勢,以首都北京、省會石家莊和渤海作為三個旅游中點心,劃分為三個重要的旅游區:環首都區、環渤海區和環省會區。南北以太行山為線,貫穿整個冀中南地區(圖3)。
3.3 關注網絡信息,促進入境旅游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互聯網已成為游客了解并購買旅游產品的重要途徑。楊敏等[21]、張凌云等[22]通過分析對澳大利亞用戶影響較大的十大旅游網站發現,在高耦合型區域,網絡推薦度高與實際旅游強度呈正比。為有效促進入境旅游,可加強網絡信息建設,增強國際網絡營銷,力爭提高網絡的推薦度,推動河北省的入境旅游,增加旅游外匯收入,進而拉動河北省經濟發展。
3.4 整合旅游企業
重點解決目前旅游企業存在的“小、散、弱、差”等問題,培養骨干企業,推動企業集團化、品牌化等方向的發展,提高河北省旅游企業的整體實力。
參考文獻:
[1] BALAGUER J,CANTAVELLA-JORDA M. Tourism as a long-run economic growth factor:The spanish case[J]. Applied economics,2002,34(7):877-884.
[2] DURBARRY R. The economic contribution of tourism in mauritiu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2,29(3):862-865.
[3] KIM H J,CHEN M H. Tourism expans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ase of taiwan[J]. Tourism Management,2006, 27(5):925-933.
[4] 吳國新.旅游產業發展與我國經濟增長的相關性分析[J].上海應用技術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3(4):238-241.
[5] 楊 勇.旅游業與我國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J].旅游科學,2006,20(2):40-46.
[6] 王 晶.福建省旅游業發展與區域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J].經濟與社會發展,2007,5(4):73-75.
[7] 劉長生,簡玉峰.我國旅游業發展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基于不同省份的個體數據和面板數據分析[J].旅游科學,2009, 22(5):23-32.
[8] 屠文雯,馮俊文.中國旅游業發展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1(6):99-104.
[9] 曾國軍,蔡建東.中國旅游產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研究[J].旅游學刊,2012,27(5):23-31.
[10] 王良健,袁鳳英,何瓊峰.針對我國省際旅游業發展與經濟增長間關系的空間計量方法應用[J].旅游科學,2010,24(2):49-54.
[11] 瞿 華,夏杰長.我國旅游業發展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基于1985-2009年數據[J].財貿經濟,2011(8):106-112.
[12] 周文麗.國內外旅游對經濟增長影響研究綜述[J].經濟地理,2011,31(8):1402-1408.
[13] 羅文斌,徐飛雄,賀小榮.旅游發展與經濟增長,第三產業增長動態關系——基于中國1978~2008數據的實證檢驗[J].旅游學刊,2012(10):20-26.
[14] 鐘高崢,耿嬌陽,麻學鋒.西藏旅游產業發展與經濟增長的相關性研究[J].經濟地理,2012,32(11):166-170.
[15] 生延超.旅游產業結構優化對區域旅游經濟增長貢獻的演變[J].旅游學刊,2012(10):11-19.
[16] 周志宏.旅游產業與區域經濟增長研究[J].經濟問題,2012(2):126-129.
[17] 徐秀美.旅游產業發展與農牧業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以西藏為例[J].旅游研究,2015,7(1):55-60.
[18] 張增臣.旅游業對河北省經濟增長影響研究[J].統計與管理,2012(6):110-112.
[19] 河北省統計局.河北經濟年鑒(2001-2014)[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1-2014.
[20] 高 楠,馬耀峰,李天順,等.基于“點-軸”理論的陜西旅游空間結構研究[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12,26(3):177-182.
[21] 楊 敏,馬耀峰,李天順,等.網絡信息與入境旅游流的VR耦合關系分析——以澳大利亞入境旅游流為例[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12,26(6):214-218.
[22] 張凌云,黎 巎,劉 敏.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與理論體系[J].旅游學刊,2012(5):6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