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對支撐喉鏡聯合鼻內鏡下手術治療聲帶白斑的療效進行分析探討。方法 將我院收治的88例聲帶白斑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44例患者采用表麻電子鼻咽喉鏡下手術治療,觀察組44例患者采用全麻支撐喉鏡聯合鼻內鏡下手術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以支撐喉鏡聯合鼻內鏡下手術治療聲帶白斑效果確切,可有效促進患者預后,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支撐喉鏡;鼻內鏡;聲帶白斑
聲帶白斑又叫做喉白斑,是指聲帶黏膜表面出現白色角狀突起,或存在白色斑塊狀病變,多由喉部黏膜長期受刺激而出現病理改變引起[1]。該病反復發作,存在惡化傾向,因此臨床上應引起足夠重視[2]。臨床研究指出[3],對于聲帶白斑采用保守治療不理想時,應采用手術治療。為了進一步對聲帶白斑的手術方法進行分析探討,本文做了相關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在2011年1月~2014年1月共收治88例聲帶白斑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44例患者,其中男40例,女4例;年齡為28~75歲,平均年齡為(49.4±3.6)歲;病程為13 d~11年,平均病程為(1.5±0.4)年;其中單側聲帶白斑13例,雙側聲帶白斑31例。觀察組44例患者,其中男38例,女6例;年齡為33~74歲,平均年齡為(50.3±4.9)歲;病程為21 d~12年,平均病程為(1.8±0.6)年;其中單側聲帶白斑15例,雙側聲帶白斑29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基本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 對照組行支撐喉鏡治療,患者行常規全麻,取平臥位,頭保持后伸位,對門齒以消毒紗布保護,然后鋪巾行常規消毒。將支撐喉鏡通過口部置入,然后沿麻醉插管上方前滑,將會厭挑起,完全暴露聲門區。將支撐喉鏡向下推動,在距離聲帶0.5 cm處,提起喉鏡,充分暴露病變區,將支撐喉鏡在護胸板上固定。經顯微鏡指導下,以息肉鉗提起病變黏膜,以黏膜刀在距離白斑邊緣1 mm處將聲帶黏膜切開,將病變組織徹底切除。對聲帶邊緣修整、止血,至聲帶的游離邊緣完全恢復光滑平整。手術后采用抗生素治療,霧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囑患者術后1w絕對禁聲,術后2 w少講話,且常做深呼吸。
1.2.2觀察組 觀察組于表麻電子鼻咽喉鏡下治療方法如下:患者行表面麻醉,對口腔黏膜表面采用鹽酸丁卡因進行浸潤麻醉,經喉鏡指導下在聲帶表面滴0.5~1.0 ml丁卡因,持續2次,兩次間隔5 min。囑患者取仰臥位,經鼻將電子鼻咽喉鏡插入,在發現病變之后,以喉息肉鉗將聲帶病變組織摘除。術后處理方法同對照組。
1.3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術后行1~15個月的隨訪,并行電子鼻咽喉鏡復查。治療效果評價[4]:治愈:手術后1個月,聲帶白斑完全消失,邊緣比較光滑,且閉合較好;好轉:手術后1個月,聲帶白斑基本消失,但病變部位光整不夠,閉合較好;無效:手術后1個月,病變聲帶仍存在白斑。治療有效率為治愈率與好轉率之和。
1.4統計學處理 將所得數據錄入SPSS 22.0軟件包處理分析,對計數資料以χ2檢驗,以例數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對計量資料以t檢驗,以(x±s)的形式表示,當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7.73%,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79.55%,觀察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3 討論
聲帶白斑是因局部慢性刺激引起聲帶黏膜出現片狀角化增生病變,早期診斷及治療能夠有效防治病情惡化,還可以有效降低喉癌手術引發的損傷[5-6]。臨床上以往多單純采用表麻電子鼻咽喉鏡下手術治療,但是該方法手術視野較小,只能采用喉鉗清除病變,容易出現創面參差不齊,病變殘留等情況。近年來,隨著醫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全麻支撐喉鏡聯合鼻內鏡手術在聲帶白斑的治療當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其療效也得到廣大醫生及患者的認可。
本研究結果表明,采用支撐喉鏡聯合鼻內鏡下手術治療的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7.73%,符合李中原[7]報道的95%,且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9.55%(P<0.05)。原因可能為:①電子喉鏡手術是在表麻條件下進行,首先要克服患者的咽反射及聲帶活動等不利影響;喉息肉鉗的鉗口較小,種類較少,每次切除病變組織較少,需多次操作;手術過程中,止血較麻煩,給手術操作的連續性及準確性造成影響。雙側聲帶白斑者,因病變范圍較廣,電子喉鏡會增加手術難度,不易于進行剪切、止血,少量殘余病變組織會給手術療效造成影響[8]。②全麻支撐喉鏡聯合鼻內鏡手術是在全麻條件下進行,患者不會感覺到痛苦,手術依從性較好,病變部位暴露充分,手術操作更簡便、穩定,在顯微支撐喉鏡下進行聲帶淺固有層切除,能夠盡量減少對肌層造成損傷,并保持聲帶發聲功能[9]。
總之,對聲帶白斑患者采用全麻下支撐喉鏡聯合鼻內鏡下手術治療可有效提高手術效果,促進患者預后,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周瑩,李孟,鄭宏良,等.聲帶淺固有層切除術治療聲帶白斑的療效分析[J].聽力學與言語雜志,2013,21(5):489-493.
[2]楊紅良,溫湘玲,王成鋼,等.支撐喉鏡與電子喉鏡下聲帶息肉手術療效對比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3,8(22):83-84.
[3]Gugatschka M,Kiesler K,Gerstenberger C,et al.First clinical experi-ence with a moderately bent laryngoscope for endolaryngeal surgery[J].HNO,2010,58(6):613-616.
[4]Wang W,Lu R.The effect of laryngoscopicsurgery combined with nasal endoscopic system for the treatmen of vocal cords benign lesions[J].Journal of Clinical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2013,27(11)577-578.
[5]石帥,胡志邦,莊漢,等.顯微支撐喉鏡和電子喉鏡下治療聲帶白斑的療效對比分析[J].中外醫療,2014,36(12):52-53.
[6]張松,熊武,余坤飛,等.支撐喉鏡聯合鼻內鏡顯示系統下聲帶手術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7):95-96.
[7]李中原.支撐喉鏡聯合鼻內鏡行聲帶息肉摘除術例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28):371-372.
[8]李亞龍,陳文韜,李鵬.支撐喉鏡聯合鼻內鏡下聲帶息肉切除術療效觀察[J].現代醫院,2013,13(12):40-41.
[9]朱貴浩,陳育堯,朱貴霞.鼻內鏡手術治療老年非侵襲型真菌性鼻竇炎[J].現代醫院,2012,(7):68-69.
編輯/羅茗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