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討和尋找更好的結扎臍帶的方法。方法 隨機將200例新生兒分為臍帶夾觀察組和氣門芯對照組,并通過結扎臍帶所需時間、臍帶干燥所需時間和并發癥進行比較。結果 使用臍帶夾結扎臍帶法操作簡單、省時,縮短了新生兒臍部暴露時間,減少了結扎后的并發癥,優于氣門芯結扎法。結論 臍帶夾結扎臍帶法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臍帶夾;氣門芯;脫落時間;感染;出血
新生兒出生時斷臍使其臍帶于母體分離,臍部即成為病原微生物入侵的門戶,如臍部處理不當極易造成臍部感染,甚至造成新生兒敗血癥的危險。如果臍帶殘端脫落和愈合早,感染幾率就會降低。而目前新生兒臍帶結扎方法很多,我院以前采用氣門芯結扎法,但隨著消毒物品管理要求越來越嚴格,浸泡消毒的物品被一次性使用的物品淘汰,以及基于橡膠制品經過高壓蒸汽滅菌后彈性易受影響的考慮,我們進行了臍帶夾與氣門芯兩種斷臍方法的效果觀察。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對2014年1月~10月我本人接生的新生兒隨機采取臍帶夾結扎法和氣門芯結扎法結扎臍帶,并通過結扎臍帶所需時間、臍帶干燥所需時間和結扎后并發癥進行比較,并進行統計學處理。
1.2方法
1.2.1臍帶夾觀察組 使用浙江蘇嘉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次性使用臍帶夾結扎臍帶。結扎方法:接生前將臍帶夾放入無菌產包內,待新生兒出生斷臍后,在新生兒呼吸道通暢,皮膚干燥,輻射臺保暖的情況下處理新生兒臍帶,先用碘伏消毒新生兒臍帶根部及臍周皮膚,后將張開的A型臍帶夾套入臍帶,在距臍輪0.5~1 cm處夾緊臍帶,再用滅菌剪在距臍帶夾外側緣0.5~1 cm處剪除臍帶,檢查已夾緊且無出血后用2%的碘酒消毒殘端待干燥,最后用無菌敷料環繞臍帶夾包扎臍帶殘端,24 h后取下敷料暴露臍部待自行脫落,2次/d用95%的酒精消毒臍帶殘端及臍周皮膚。
1.2.2氣門芯對照組 將寬約0.2 cm的氣門芯套上手術絲線放入產包,經高壓蒸汽滅菌后備用,接生時將兩個氣門芯套在彎血管鉗上,兩把血管鉗在臍帶遠端鉗住臍帶,在中間剪斷,用碘伏消毒臍帶根部和周圍皮膚,再用套有兩個氣門芯的彎血管鉗在距臍輪0.5 cm處鉗夾臍帶,在距彎血管鉗外側緣0.5 cm處剪斷臍帶,牽拉氣門芯上的絲線,將氣門芯拉到血管鉗與臍輪中間,然后松開血管鉗用紗布保護臍輪和臍周皮膚,予2%碘酒消毒臍帶殘端,干燥后用無菌敷料包扎,24 h后暴露臍部待其自行與結痂一起脫落,2次/d用95%酒精消毒。
1.2.3觀察方法 臍帶結扎后每日觀察臍部滲血,臍部炎性分泌物,臍周發紅情況,結痂脫落時間及臍部并發癥的發生情況,并做記錄,新生兒及產婦出院前指導護理臍部方法,留好電話號碼于新生兒出生10 d左右進行電話隨訪,滿月與42 d至門診復查。
1.2.4觀察標準 ①臍帶自然脫落時間。②臍部感染:臍輪與臍周有紅腫與漿液或膿性分泌物[1]。③臍出血:以肉眼可見的出血或臍帶包扎敷料浸透直徑2 cm為標準[2]。
1.2.5統計學處理方法 采用t檢驗,臍帶殘端出血、臍部感染、滑脫情況的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實驗組新生兒臍帶平均脫落時間為6.3 d,臍帶殘端出血0例,臍周輕微發紅1例;對照組新生兒臍帶平均脫落時間為8.1 d,臍帶殘端出血9例,臍部感染5例,滑脫7例,見表1。
3討論
3.1通過對比觀察一次性臍帶夾100例和氣門芯100例斷臍后發現:臍帶夾組臍帶平均脫落時間明顯短于氣門芯組,臍帶夾組的臍帶殘端出血、臍部感染和滑脫的發生率顯著低于氣門芯組。說明一次性臍帶夾用于斷臍可使臍帶脫落時間縮短,臍帶殘端出血減少,臍帶感染率降低,結扎滑脫幾率降低。
3.2一次性臍帶夾是采用醫用丙烯腈一丁二烯一苯乙烯(ABS)材料制造,經過環氧乙烷滅菌后,無細菌毒性,無致敏性,無皮內反應,有效期為2年,方便和確保接產物品符合無菌要求;并且結扎血管性能好,臍帶夾閉合時,齒形工作面的間隙不大于0.1mm:臍帶夾閉合后,承受5N的拉力,卡口不得脫開,臍帶殘端閉合緊密易干燥,12~24 h后臍帶殘端便呈扁平結痂狀態,能有效阻斷血運使臍帶基質干枯快,臍帶組織脫落快而有效防止臍部并發癥,細菌都難以進入[3],且操作時間短,使用方便簡單,集傳統的夾緊和結扎于一步完成,不易傷及新生兒,特別對臍帶粗大(直徑>2.5cm)、水腫者操作起來更顯優勢,所以這種斷臍方法不受臍帶性質的影響;使用臍帶夾還具有減少器械使用的優點,臍帶結扎時只需一把止血鉗和一把組織剪即可;臍帶夾以其人性化的性能、進步的醫療安全理念,促成了在世界產科領域廣泛應用的趨勢[4]。本案中使用臍帶夾結扎臍帶的新生兒有一例發生了臍周皮膚發紅有少許淡黃色分泌物,經調查得知系其家屬未及時更換尿布,且尿布粘貼過緊以至臍帶夾與皮膚摩擦所致。氣門芯屬于橡膠制品,高壓滅菌或高效殺毒液浸泡時間過長,彈力易受影響,造成臍血管結扎欠緊,致使臍血流未能完全阻斷甚至滑脫,因此,臍帶脫落時間延長,增加了臍部并發癥的幾率。故對使用一次性臍帶夾斷臍,利于減少新生兒破傷風發生,降低新生兒死亡率,利于優生優育的貫徹[5]。
3.3氣門芯是使用橡膠制品制成的,彈性易受影響。每個臍帶的粗細、性質也是有差異的,有時易造成臍血管結扎欠緊,以至臍血流未完全阻斷,故而出現臍帶殘端脫落前后滲血概率增高。新生兒出生時斷臍操作時間長,步驟與臍帶夾比較更為繁瑣,如遇上粗大含膠質豐富直徑大的臍帶殘端,要將臍帶夾套進臍帶殘端花費餓的時間更長,且用力更大,但高壓蒸汽滅菌或是消毒液浸泡后的氣門芯彈性降低用力不當又會拉斷,增加了操作的難度,也增加了臍帶殘端在未結痂之前暴露的時間,增加了感染率。
3.4新生兒臍部是最易感染的部位,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門戶,因為臍帶殘端位于皮膚外,缺乏皮膚的保護,所以新生兒出生后臍部易發生細菌定植[6],在臍帶殘端自然脫落的過程中還會分泌一些膠質,相當于創面的一種異物,也會引起分泌物增多,為細菌繁殖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如若臍部護理不當,清潔消毒不嚴,即可造成臍部感染的發生[7]。因此,不僅院內要做好新生兒臍部護理,護理人員還要在新生兒出院前一定要教會產婦及家屬新生兒臍部消毒護理的方法。
4結論
綜上使用一次性臍帶夾處理臍帶可以縮短臍帶殘端脫落時間,減少臍部感染率,減少臍帶殘端出血率及滑落的可能性,又減少了護理人員結扎臍帶時的繁瑣操作,但是病房護士需做好健康宣教工作,教會病員及家屬的在出院后的新生兒臍部護理方法,并告知臍帶殘端脫落的時間、脫落前后可能出現的情況,如若新生兒出生2w以后殘端任未脫落或是出現臍周皮膚紅腫等感染跡象時應及時來醫院檢查。
參考文獻:
[1]金敏珍.實用新生兒學[M].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354-355.
[2]王美麗,高淑麗,馮麗雪.新生兒臍帶處理方法的探討[J].現代保健醫學創新研究,2008,5(3):112-113.
[3]石樹中,王逸英,楊曼會,等.臍帶夾對防止臍部感染和出血的臨床與實驗研究[J].中國新生兒科雜志,2007,22(2):76.
[4]何婭娟,唐曉英.臍帶夾和氣門芯扎臍方法的效果比較分析[J].川北醫學院學報,2007,22(5):487-488.
[5]吳仕孝.新生兒破傷風153例治療經驗[J].新生兒科雜志,2003,18(3):129.
[6]朱新群,賈殿舉,馬楠.婦產科感染基礎與臨床[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354.
[7]李傳敏,鄒娟.三種新生兒臍部護理方法及效果評價[J].實用醫技雜志,2005,12(7A):1782-1783.
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