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討整體護理干預對肺癌術后化療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睡眠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擇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沈陽市某三級甲等醫院入住的肺癌術后化療患者90例為研究對象,采用簡單隨機抽樣法分為實驗組組和對照組各45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實驗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之上,給予整體護理干預。采用中文版Piper疲乏評估量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評價干預前后兩組患者疲乏及睡眠情況。結果 干預前,兩組患者疲乏程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988,P>0.05);兩組患者睡眠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疲乏情況均有改善,實驗組疲乏改善程度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908,P<0.05),實驗組患者干預前后組內比較,疲乏程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457,P<0.01);對照組患者干預前后組內比較,疲乏程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097,P<0.05)。對照組疲乏量表各維度得分及疲乏總分明顯高于實驗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睡眠質量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整體護理可以降低患者癌因性疲乏,改善睡眠情況,提高其生活質量。
關鍵詞:整體護理;肺癌;癌因性疲乏
肺癌作為一種常見的呼吸系統惡性疾病,近年來其發病率及死亡率明顯上升。據資料顯示[1],肺癌發生率、致死率極高,居男性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在女性中也占據第二位。化療是肺癌術后的重要治療手段,但是藥物的毒副反應強,容易導致患者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的產生。研究表明,有75%的肺癌患者存在CRF,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2]。隨著化療的深入,患者的睡眠質量也會下降,睡眠質量的下降將嚴重影響患者免疫及內分泌功能,降低患者的認知能力,導致病情恢復緩慢,不能達到預期效果[3]。同時睡眠質量下降必然會導致患者白天精神狀態不佳,而反復出現的疲乏會增加患者白天除午睡外的不必要的睡眠時間,進而影響患者晚上的睡眠質量。可見,癌因性疲乏與睡眠質量下降是兩個較為重要的,且易被忽視的肺癌相關癥狀,兩者相互關聯,嚴重影響患者日后的生活質量。本研究對肺癌術后化療患者采取整體護理干預,評價整體護理干預對于肺癌術后化療患者疲乏程度及睡眠情況的干預作用。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沈陽市某三級甲等醫院入住的肺癌術后化療患者90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病理證實為原發性肺癌;②年齡在18~75歲;③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合并較嚴重的認知及精神障礙; ②合并癲癇、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其他嚴重的疾病。對納入的90例患者用簡單隨機抽樣法分為實驗組45例和對照組45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病理分型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 1。本研究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各項護理,實驗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整體護理,具體包括五個方面:
1.2.1運動干預 根據患者體力狀態評分,采取室內慢步行走方法,3~5次/w,20~30min/次,使患者運動后心率在目標心率的55%~65%,在運動過程中,對患者進行適當的言語鼓勵,如患者自覺體力情況不能耐受,可通過調整運動時間及運動量使患者逐漸適應。本方法有助于顯著改善患者的疲乏狀態,最終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美國護理學會的循證醫學研究小組也指出,活動鍛煉對減少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發生具有確定的Ⅰ級證據,指南特別推薦如散步、慢跑等有氧運動[4]。
1.2.2睡眠干預 減少日間床上休息時間,限制午睡時間,患者休息時盡量減少室內及室外的干擾,保證患者睡眠質量。中午小睡20~40min,晚間睡前可飲100~200ml熱牛奶或用熱水泡腳,以助入眠。同時每日評價患者的睡眠情況, 幫助患者制定合理的作息時間表和睡眠計劃,睡前告誡患者不服用含咖啡因飲料,避免情緒激動。根據中醫學理論,行穴位按摩及埋籽治療,必要時為患者提供助眠的藥物如艾司唑侖片或安神補腦液等。
1.2.3飲食干預 患者在化療期間時常出現食欲低下及消化功能紊亂,對預后有較大影響。指導患者少食多餐,戒煙忌酒,忌食辛辣刺激、油膩不易消化的食物,多進食一些補氣養血、營養豐富的食物或藥品如紅棗、阿膠、動物血、菠菜、黃芪等;嘔吐反應重的患者可選擇在睡前服藥,避免影響進食。
1.2.4藥物干預 實驗組患者在化療基礎上,外加康艾注射液(商品名:康艾注射液,生產批號:國藥準字Z20026868,規格:10ml/支)治療,將50ml康艾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靜脈注射,連用2w。康艾注射液是一種以人參、黃芪、苦參素為主要成分的處方藥,其主要有益氣扶正、增強免疫的功效。有研究發現[5],康艾注射液增強免疫功效可對癌因性疲乏有很好的治療效果,不僅可以降低患者化療后嘔吐、 腹瀉等不良反應,還可以改善因化療而導致的白細胞減少癥狀,具有良好的抗疲乏效果。
1.2.5不良反應干預 患者在化療過程中易出現疲乏、惡心、嘔吐、脫發、骨髓抑制等并發癥,觀察患者是否出現了以上不良反應,了解不良反應的嚴重程度,避免不良反應加重患者的疲乏。告知脫發的患者避免使用堿性洗發水,平時增加頭部按摩,促進頭皮血液循環,保持清潔衛生。疲乏患者可給予艾灸足三里、涌泉穴,或以中藥泡腳并按摩涌泉穴、足三里。
1.2.6心理干預 在護理過程中注意與患者及家屬的溝通,堅持每天觀察評估患者情緒變化、心理狀態。患者化療后出現不良反應,情緒低,護士應及時進行心理疏導,講解不良反應發生的原因、預防和治療方法,選擇舒緩的音樂來幫助患者放松心情,緩解壓力[6]。定期召開座談會,將患者集中在一起座談,鼓勵病友間相互交流,身體狀態好、疲乏程度輕的老患者講經驗,狀態不好、疲乏程度重的患者談感受,分析討論造成癌因性疲乏的原因;向患者介紹成功病例,樹立患者信心,給予患者親情的溫暖,緩解患者焦慮、恐懼、不安情緒。
1.3評價標準 分別在干預前及干預后第4w對兩組患者進行問卷調查,評估其疲乏、睡眠情況,獲得干預效果。①中文版Piper疲乏評估量表[7]。量表分為認知、行為、感覺、情緒4個維度,包括22個條目、4個開放性問題及1個疲乏持續時間評估條目,共27項。10級評分,0~10分表示從無疲乏到最嚴重情況。總分/22為平均分。得分為4個等級:0分無疲乏;1~3分輕度疲乏;4~6分中等度疲乏;>6分重度疲乏。該量表的Cronbach'a系數為0.91,具有較好的信度。②睡眠情況評價: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8],該量表分為7個維度,每個維度得分范圍 0~3分,PSQI總分0~21分。總分≤7分表示睡眠情況尚可,>7分表示患者睡眠情況存在問題。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數據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干預前后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干預后癌因性疲乏得分比較 干預后,對照組量表各維度得分及疲乏總分明顯高于實驗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疲乏程度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疲乏程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988,P>0.05)。經過4w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疲乏情況均有改善,實驗組疲乏改善程度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908,P<0.05)。實驗組患者干預前后組內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457,P<0.01);對照組患者干預前后組內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097,P<0.05),見表2。
2.3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睡眠情況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睡眠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實驗組患者睡眠質量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癌因性疲乏被美國國家癌癥綜合網(NCCN 2000年)定義為一種擾亂機體正常功能的、非同尋常的、持久的、主觀的勞累感,與癌癥或癌癥治療有關。它不同于一般的疲乏,持續時間長,通常不能通過休息或睡眠來緩解,嚴重影響了患者的康復及生活質量[9]。肺癌患者在明確診斷后往往要經歷手術、多次化療等治療,故患者易發生癌因性疲乏。而睡眠質量下降亦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本研究針對這兩種相關癥狀,采用了由相關護士及醫師聯合制定的整體護理干預計劃,內容主要包括:運動干預、睡眠干預、飲食干預、藥物干預、不良反應干預、心理干預。從結果可以看出,經過整體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疲乏情況均有所改善,實驗組的改善程度優于對照組(P<0.05)。羅捷[10]的研究同樣發現,系統性護理可避免以往經驗性護理的盲目性,對肺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有較為明顯的改善及緩解。經過整體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的睡眠情況也有所改善,實驗組的改善程度優于對照組(P<0.05)。王霞[11]的研究結果也指出,有計劃的護理干預對于患者睡眠質量的提高有一定的幫助。此結果與林叢等學者[12]的研究結果也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整體護理干預對肺癌術后化療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睡眠情況的改善有較好的效果,值得臨床推廣。但本次研究對象僅僅是在本院治療的90例肺癌術后化療患者,樣本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整體護理干預的實施也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這必然會影響整體護理在臨床的推廣及應用。上述問題都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進一步探討與研究。
參考文獻:
[1]黃云娜.康艾注射液對老年肺癌化療患者癌因性疲乏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醫臨床研究報,2012,04(9):1-3.
[2]楊小平,王維利,張淼,等.腫瘤患者癌因性疲乏可控性影響因素的研究進展 [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11):1039-1041.
[3]張景屹,杜紅娣.肺癌化療患者癌因性疲乏狀況調查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2,9(15):24-26.
[4]Courneya KS,Mackey JR,Bell GJ,et al.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Exercise Training in Postmenopausal Breast Cancer Survivors:Cardiopulmonary and Quality of Life Outcome[J].J Clin Oncol,2003,21(9):1660-1668.
[5]景年才,程林,王軍,等.康艾注射液治療肺癌化療后癌因性疲乏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30(22):3393-3394.
[6]汪敏,陳芬榮,姜夢媛,等.中醫音樂對焦慮抑郁型肺癌患者化療期間生活質量影響的研究[J].護理研究,2011,25(27):2478-2479.
[7]喬杉.血液透析患者疲勞狀況與體力活動水平相關性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3.
[8]Dean GE,Redeker NS,Wang YJ,et al.Sleep, mood,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receiving treatment for lung cancer[J].Oncology Nurse Forum,2013,40(5):441-451.
[9]趙曼,丁明.癌因性疲乏管理中障礙因素的研究現狀[J].解放軍護理雜志, 2012,29(2A):35.
[10]羅捷.肺癌化療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系統化護理干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7):59-60.
[11]王霞.護理干預對晚期肺癌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J]. 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26):87-88.
[12]林叢.個體化護理對肺癌患者化療后疲乏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2015,21(4):383-385.
編輯/安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