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討外固定架在創傷骨科中的應用療效。方法 選取100例四肢長骨骨折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實行內固定治療,觀察組實行外固定架治療,對比兩組療效。結果 觀察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時間、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等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外固定支架術治療普通創傷骨折的療效值得肯定,效果優于常規內固定治療術,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可行推廣應用。
關鍵詞:外固定架;創傷;骨科;應用效果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xternal fixator in the treatment of trauma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Methods 100 cases of bone fractur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wo groups,5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internal fixation,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external fixation,and the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bleeding volume,fracture healing time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xternal fix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common trauma fracture is worthy of recognition,and the effect is better than that of conventional internal fixation,and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rate is low,and it can be popularized and applied.
Key words:External fixation frame;Trauma;Orthopedics;Application effect
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交通越來越便利,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交通事故。嚴重的交通事故往往伴隨著嚴重的骨科創傷,比如四肢長骨骨折是骨科創傷中一種比較常見的骨折,臨床對該類患者進行治療的方法有很多。近些年來,隨著外固定支架技術的不斷改進和發展,該技術已經逐漸成為臨床對患有四肢長骨折的患者進行治療的主要手段,特別是對一些同時伴有嚴重的軟組織損傷的開放性骨折、多發性骨折的患者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治療方法[1]。本文作者結合本院近年來采用外固定架治療骨科創傷骨折患者的實例來探討其效果,以進一步研究臨床治療骨科創傷骨折患者的高效、簡單、安全的治療方法,從而為患者提供更優質、高效的治療。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本院創傷骨科2010年4月~2014年3月期間收治的四肢長骨骨折患者100例。按就診時間及其治療方法隨機分為觀察組(使用外固定架治療)50例,對照組(切開手術內固定治療)50例。10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32例,年齡18~70歲,平均(37.5±2.1)歲。觀察組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17例,上肢骨折患者32例,下肢骨折患者18例,平均年齡11~59歲。對照組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5例,女15例,上肢骨折患者34例,下肢骨折患者16例,平均年齡10~61歲。100例四肢長骨折中有51例開放性骨折,49例閉合性骨折。創傷性骨折原因:高處跌落傷11例,機械傷6例,交通傷79例,斗毆傷4例。使用外固定和使用內固定治療的患者性別、年齡及骨折類型等基本資料進行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1.2.1對照組患者則采用傳統方式(切開手術內固定治療)進行治療。內固定治療采用常規方法,切開復位內固定,用金屬螺釘、骨板等物直接在斷骨內部將斷骨連接固定;另外部分患者采用閉合復位,在X線透視下,通過手術復位或者通過針撥復位后,使用鋼針插入損傷部位內部進行固定。
1.2.2觀察組患者采用外固定支架進行治療。外固定治療采用在損傷部位外部的一種固定方式。在手術前,應充分評估患者的傷情,針對不同的傷情使用不同的固定方式,手術前準備好相應的器材。使患者保持平臥姿勢,在進行手術前進行骨牽引,當局麻或全麻成功后,進行x線透視,于患者骨折的遠近兩端垂直骨的縱軸,分別將2枚外固定螺釘穿入,進行復位,當復位成功后,再對患者進行手術。當手術完成后,開始放置支架,對加壓桿進行調整,并對骨折的一端進行適當的加壓,將螺絲擰緊[2]。
1.2.3對兩組患者臨床情況進行詳細記錄,兩組術后情況基本相同;術后臥床8w后仍要進行常規護理,定期進行X線檢查,對患者的骨折愈合情況進行觀察。當完全愈合后,便可去門診手術室將支架及螺釘拆除。
1.3臨床療效評價標準 參照臨床骨性愈合標準與Johner-wrhu評分標準,評價臨床療效。優:患者的骨折部位完全愈合,無畸形癥狀,功能活動恢復正常;良:患者的骨折部位基本愈合,功能復位理想,無畸形癥狀,功能活動基本恢復正常;尚可:患者的骨折部位延遲愈合,無畸形癥狀,部分功能活動受限,但不影響正常生活;差:患者骨折部位延遲愈合,遺有畸形癥狀,功能活動嚴重受限,影響正常生活。
1.4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3.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外固定治療組手術時間、術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時間、并發癥發生率少(低)于內固定對照組(P<0.05),見表1。
2.2 療效評價顯示外固定組優良率明顯高于內固定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骨科創傷往往是由于一些重大事故造成的,伴隨生理功能紊亂和機體代謝功能失調,面臨死亡的危險,即\"致死三聯癥\"[3]。\"致死三聯癥\"是指低體溫、凝血功能障礙和代謝性酸中毒,這三者互為因果、惡性循環,因此患者不能承受時間長、復雜的手術。同時自身的修復能力受到嚴重損傷,往往伴隨多種并發癥的發生。良好的固定方式,應該對被固定肢體周圍的軟組織沒有損傷,能夠保證損傷部位正常的血運,對創傷的愈合沒有影響,能夠消除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旋轉、剪切外力,從而使創傷部位保持相對的穩定,為傷口的愈合提供有利的條件,對肢體的運動沒有障礙,對早期的康復運動有利,對殘留的移位起到校正作用。目前臨床常用的固定方式有內固定、夾板固定、石膏固定、牽引固定和外固定架固定等。
內固定使用金屬螺釘、骨板等物直接在斷骨內將斷骨連接固定。但金屬物質對人體來說是異物,如果處理不當,容易引發感染,另一方面內固定在手術中要安置內固定,必須剝離軟組織,對患者造成二次創傷,也必然會對患者的血運產生影響,對骨骼的痊愈是不利的。內部固定可以較好地保證骨骼復位,在防止骨骼的移位和旋轉等方面更有效,同時內固定有利于早期的康復鍛煉。
夾板固定是指從肢體的功能出發,約束力來源于扎帶,夾板用來維持創傷部位的位置,充分利用肢體肌肉的收縮活動時的內在動力,從而克服產生移位,使手術后保持損傷部位的穩定[4]。這種動靜結合的治療方法可以有效地促進骨骼的愈合和創傷部位的康復。這種方式取材方便,手術過程簡單,有利于早期的鍛煉、檢查和校正方便而且經濟。但這種方式也容易出現嚴重的并發癥。
石膏固定,將石膏敷在需要固定的創傷部位,并按照體型進行塑形。在包扎的過程中要注意石膏繃帶的平整[5,6]。這種方式的優點是石膏來源廣泛,制作簡單,手術過程簡單,石膏對軟組織沒有損傷,塑形能力好,定型固定,便于保護肢體,同時具有一定的校正作用,可以使用X線對創傷部位進行觀察。但是石膏固定不便于隨時地調整,需頻繁更換石膏,時間過長可能會引起肌肉萎縮等并發癥,由于石膏沉重不便于康復鍛煉,容易引發皮炎。
牽引固定是指通過牽引裝置,使用懸垂的重量作為牽引力,達到緩解肌肉緊張,校正軟組織。牽引是注意牽引的重量和牽引的時間。牽引固定可以有效地克服肌肉的緊張,校正脫位和畸形。但是牽引固定需要使用鋼針通過皮膚穿入骨質,如果處理不當可能引起感染,如果部位不準確,可能會損傷神經血管。
外固定架固定是指使用骨圓針或者螺紋針穿入骨干,在創傷外部使用外用固定器固定[7,8]。外固定器固定具有一定的校正能力,克服產生移位。外固定可以迅速有效地進行止血,從而大大地減少了并發癥的發生,有利于穩定患者的生命體,外固定支架可以有效地達到固定的目的。
外固定的方式具有手術時間短,手術過程中失血量少,操作簡單,容易實現,從而可以有效地減少患者的二次創傷,且優良率高,并發癥少。在手術中應該根據和患者的臨床狀態來確定方案,現在普遍認為外固定方式的適應證為患者出現\"致死三聯癥\"。
參考文獻:
[1]丁相龍.探討外固定架在86例創傷骨科患者中的應用及療效[J].臨床醫藥文獻雜志,2015,2(7):1291-1292.
[2]柴敦元.創傷骨科中外固定架的應用療效分析[J].當代醫藥,2015,21(13):72-73.
[3]顏素林.外固定支架-行損傷控制性治療在創傷骨科修復中的應用效果[J].醫學信息,2014,11(38):432-432.
[4]蔣超.外固定支架-行損傷控制性治療在創傷骨科修復中的運用體會[J].醫學信息,2015,27(13):211-212.
[5]張衛星.外固定架在創傷骨科患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4(16):1766-1768.
[6]黃勁東,陳偉強,卜波,等.外固定支架行損傷控制治療在創傷骨科修復中的應用[J].中國臨床新醫學,2013,09(11):1077-1079.
[7]蔣蘇漳.外固定支架進行損傷控制性治療在創傷骨科修復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3,16(2):501-502.
[8]段俊彥.外固定架在創傷骨科中的應用和療效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12(13):580-581.
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