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討心理干預對高度近視白內障患者行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體植入術的康復效果。方法 將38例(66眼)高度近視白內障患者按住院的奇偶順序各33眼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兩組均進行常規的治療和護理,干預組則在此基礎上,針對每位患者存在的心理問題,給予個性化的心理護理,觀察術后兩組并發癥的發生以及視力恢復情況。結果 兩組對比干預組視力恢復情況明顯好于對照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明顯低于對照組。結論 心理干預可減輕患者的心理問題,使其能積極的配合醫護的各項檢查、治療、護理,可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促進視力的恢復。
關鍵詞:高度近視白內障;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心理護理;康復
高度近視并發白內障在我國患病率較高,病程較長,嚴重危害視力。因其眼軸長,往往伴有晶狀體和懸韌帶異常、玻璃體變性液化和后脫離、視網膜脈絡膜萎縮等眼部病變,這些眼部變化增加白內障摘除術的并發癥,影響患者術后視力康復效果,同時對護理質量要求較高。因此,加強對高度近視白內障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是減少并發癥、促進患者康復的重要環節。由于心理因素在人的疾病與健康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及時正確的心理干預可以提高患者術后療效,我科對38例中的33眼高度近視白內障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干預,收到了理想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科共收治了38例(66眼)高度近視白內障患者,其中男24例46眼,女14例20眼,年齡52~86歲,術前矯正視力≤0.2,眼軸≥27mm,其中≥30mm者25眼,按住院的奇偶順序20例33眼為干預組,另18例33眼為對照組。
1.2方法 所有病例術前均常規檢查血壓、血尿常規、血糖、視力、眼壓、眼部A超與B超、心電圖、角膜曲率、人工晶體度數等檢查,術式全采用表麻或局麻下行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體植入術,檢查術后1d、1w、1月的視力情況和眼科情況。兩組患者都行常規護理措施,干預組在此基礎上,針對患者存在的心理問題,制定嚴密的護理計劃及周密的心理護理措施,觀察兩組術后視力康復及并發癥發生情況。
2護理
2.1常規護理 包括入院宣教、術前檢查指導、抗生素滴眼液點眼、術眼訓練、術中配合、飲食休息指導、用藥護理、術前、術后的注意事項及出院指導等。
2.2心理干預 手術無論大小,對患者來說,都是一種心理刺激,特別是眼睛手術。由于大部分患者缺乏醫學知識,同時患者的家庭及社會環境、文化程度、經濟收入、意志品質等方面的不同導致他們對手術的心理反應也各不相同,護士應具有敏銳的觀察能力,根據每位患者的具體情況,采取針對性的心理干預。
2.2.1恐懼緊張型 這是普遍心理反應,手術對患者來說,大多是令人恐懼的經歷,他們害怕麻醉、害怕疼痛、害怕手術意外、害怕手術效果不佳,為此,我們首先要以熱情友好的態度迎接他們入院,與患者主動交談,舉止大方得體,用親切禮貌的語言詳細介紹病房環境、責任醫生、護士、疾病醫學知識,真誠的同情患者,對他們所提的問題盡量給予耐心、圓滿的解釋,使其能較快融入環境,以平和的心態積極配合手術治療。
2.2.2懷疑憂郁型 懷疑是一種消極的自我暗示,會影響人對客觀事物的正確判斷。大多數人對醫學似懂非懂,對手術效果持懷疑態度,甚至懷疑醫生的技術水平,我們應從生活上關心、體貼患者,詳細講解疾病的有關知識,包括術前、術后的各項注意事項,主動向其介紹周圍手術成功的病例與其交流,消除懷疑憂郁心理。
2.2.3焦慮型 大多數患者由于對手術、對主治醫生缺乏了解,患得患失而導致焦慮,有些經濟情況較差的患者對治療的費用問題感到焦慮,有些患者因手術日的臨近而感到焦慮不安,出現頭痛、失眠、血壓升高等情況。我們必須從每位患者的具體情況出發,耐心傾聽并鼓勵患者訴說,細心觀察,查明原因,有意識的做好心理疏導工作,使患者得到必要的安慰和支持。
2.2.4抑郁悲觀型 由于部分患者對術后視力恢復期望值過高,一旦術后視力不提高或提高不明顯而產生抑郁,甚至悲觀失望,因此護理人員更應注意加強術前宣教,根據病情和個人的實際情況給予耐心的疏導,對術后可能出現的問題預先講解,使患者心理有所準備,正確面對疾病和現實。
2.2.5興奮型 患者因長期的視力障礙,經手術治療后視力提高,有重見光明的感覺,所以表現為情緒激動,甚至亢奮難以控制,護士必須向其交待術后多種注意事項,囑其保持情緒穩定,避免發生并發癥,如切口出血、裂開甚至心腦血管意外等,使患者能主動配合治療和護理,平平安安出院。
3結果
超聲乳化加人工晶體植入術后常見并發癥有角膜水腫、感染、出血、人工植入晶體脫位、后發性白內障等,由于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和護理,兩組病例均沒有發生網脫等嚴重的并發癥。
兩組術后視力恢復及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見表1,表2。
4結論
手術是一種可以引起生理應激反應和心理應激反應的應激因素,影響個體的心身功能的整體平衡。高度近視患者行白內障手術時,由于患者的文化水平、經濟條件、思想方法、行為習慣、脾氣和性格特點各不相同,所產生的心理反應是復雜多樣的,護士應熟練掌握心理學和專業知識,采取有針對性的心理干預,使患者在住院期間始終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以達到減少并發癥和早日康復的目的。
編輯/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