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提高了門診手術患者和醫生的滿意度及護士主動服務意識和綜合素質。方法 將優質護理服務的理念運用到臨床,為來我科進行門診手術的患者提供術前、術中、術后全程的溫馨服務和健康教育。結果 在門診手術室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消除了患者對手術的緊張和焦慮情緒,最大限度減少了醫患和護患糾紛的發生,體現了優質護理服務在提升護理質量中的重要作用。結論 通過對手術患者隨訪和醫生的滿意度調查,滿意度顯著提高。
關鍵詞:優質護理;門診手術室;應用;效果評價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維權意識的增強,對醫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門診手術室作為醫院的窗口科室,是為患者進行手術治療的特殊場所,不僅對手術環境有較高的要求,對護理質量也有較高的要求。患者面對這種特殊的治療存在很多不良的心理反應,這些不良反應發生大大增加了如休克、血壓增高、心率加快等意外的發生率,嚴重影響了治療效果,因此很有必要在門診手術室開展優質護理。優質護理是指護理服務以患者為基本中心,全面強化護理服務,落實護理服務責任制,深化護理服務專業內涵整體性提升基礎護理服務水平。為了貫徹優質護理服務的理念,以\"患者滿意、政府滿意、護士滿意\"為目標,結合門診手術室的特點,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現總結如下。
1 優質護理服務實施方法
1.1轉變護理服務理念 現在患者對醫療的要求,更重視服務質量。因此通過科內組織護士集中進行培訓、學習優質護理服務有關文件內容,了解優質護理服務內涵,深化以\"患者為中心\"的責任制整體護理理念,引導護士更新護理觀點,結合門診手術室的特點,制定具體優質護理實施內容。開展\"三多式\"優質服務,要求做到\"六主動\"。\"三多\"就多一句問候、多一點關懷、多一份換位思考。\"六主動\"就是主動介紹醫院、科室及各項費用情況、主動與患者談心、主動了解患者的需要、主動說明治療措施、主動為患者做好事、主動征求患者意見。將護理理念和人文關懷融入到日常護理工作中,更多的考慮到患者的感受,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服務意識。
1.2提高專科護理水平 對門診手術室進行規范化的管理。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熟練的護理技能是優質護理服務的核心內容,知識全面,技術過硬,工作認真負責為首要的護理指征[1]。對科室護理人員按年資不同進行分層培訓。熟記科室規章制度及工作流程,掌握手術室常見手術的器械準備、護理措施、注意事項等。遇到新的醫療技術和護理知識要積極學習。在工作中碰到問題要及時提出,及時改進,確保護理安全,提高門診手術室護理工作質量。
1.3有效溝通 手術室護士的整體素質、服務意識、溝通技巧都是影響服務質量的主要原因[2]。一個好的交流開始首先要有一個良好的形象。在平時護理工作中護士應嚴格遵守護士行為規范,這是優質護理服務的外在要求。接診護士的職業形象影響著患者對護士的信任和對醫院管理的信任。在與患者進行護患溝通時,應面帶微笑、態度和藹、語言親切,運用肢體語言縮短與患者之間的距離。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耐心的與患者進行交流,在一定時間內可以緩解及消除患者的緊張與焦慮,降低護患糾紛的發生率,使護患關系適應社會的發展和需求。如何與患者進行良好的溝通在此變得尤為重要,需要護士在平時護理工作中相互學習傳授經驗,提高溝通技巧。
在門診手術室護理工作中護士需要進行溝通的對象不僅僅是患者還有需要進行手術的醫生。當醫生來到手術室時,護士應熱情接待,禮貌用語。在術前與醫生進行溝通,了解此次手術的目地、手術方式,是否需要提前準備的物品,手術包的選擇、敷料多少、針線型號,做到心中有數,準備充分。在手術中如醫生碰到棘手問題時也不應大驚小怪,保持鎮定,抓住事情重點,迅速作出反應,積極配合醫生給患者進行手術治療。定期詢問醫生意見與建議并加以改進,提高了醫生對門診手術室護理服務滿意度。
1.4加強護理健康教育 護理健康教育是指在護理工作中對護理對象進行健康教育,健康指導的工作,是主要由護士進行的,針對患者或健康人群所開展的具有護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動,是實現整體護理的重要措施,是護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3]。門診手術室以臨時安排的手術為主隨意性大,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流動性及個體差異,醫患和護患接觸時間短等特點,每個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內容亦會有所不同的選擇。同一種健康教育方式不能適合所有的手術患者,受教育程度高的患者健康教育前焦慮與緊張情緒較文化程度低的患者及患兒輕,前者可以自己從書本網絡等方面獲取部分知識,而后者對手術知識了解少,不良心理反應比前者嚴重,為此護士對患者的健康需求進行正確評估,采取不同的方式、內容,以患者能接受為前提充分體現個體化,針對性的進行健康教育。通過及時與患者和家屬溝通交流,把健康教育貫穿于手術全過程,為患者提供人性化、個性化的優質護理服務。
1.5手術室優質護理方法
1.5.1優質護理服務在手術前的應用 在門診手術室進行手術的患者由于流動性大,醫患和護患接觸時間短,患者對手術期望高。對比住院的患者來說,陌生的醫療環境,更容易引起緊張和焦慮。因此護士做好患者的術前護理非常重要。以前手術室護理人員接到手術通知后,術前只是簡單核對一下患者身份就到手術室準備手術用物。現在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后,從接到手術通知開始,護士就主動上前與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進行自我介紹,讓患者對門診手術室及相關環境有所了解,這樣可以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增強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
在給患者進行門診手術前要詳細詢問患者的病史,如有無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門診給患者進行手術的麻醉方式及麻醉藥單一,在手術前也應詳細詢問患者有無過敏史。女性患者還應了解是否在月經期。通過在與患者交流的過程中對患者作術前評估,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
門診手術患者由于到醫院時間短,對手術及相關疾病了解缺少正確詳細的認識,容易產生焦慮、恐懼緊張等心理問題,因此需要根據患者情況給與針對性的護理。并進行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如疾病產生的原因,治療方式及術后的有關注意事項,護理人員可以不需要用專業術語,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耐心給患者及其家屬講解。同時應對患者提出的疑問用和藹的態度,親切委婉的語言給與及時解答,減輕其焦慮或恐懼緊張等不良情緒,使患者有一個平和積極的心態接受手術治療。同時做好家屬安撫工作,讓其在休息區耐心等待,避免給患者及手術醫生造成不必要的干擾。
手術前還應主動與手術醫生進行溝通提前備齊手術所用器械及物品,提醒醫生簽好手術同意書并妥善保存,并征詢醫生對本次手術有無特殊要求。
1.5.2優質護理服務在手術中的應用 門診手術室護士將患者帶入手術室后,做好安全護理,確保手術間及手術有關用物不被污染,并在整個手術過程中調節保持適合人體的溫度以及空氣濕度,確保患者在狀態良好下進行手術。借助術前交流所建立的信任,做好和患者術中溝通,通過一些鼓勵性的語言減少其恐懼感,以積極心態迎接手術。
根據手術部位輔助醫生安置患者體位,幫助患者手術條件許可下選取感到舒適的體位。滿足患者合理需求,如提供枕頭、被單等。尊重患者,保護隱私,將患者私處遮蓋,并將其置于最舒適狀態。
在門診手術室進行手術的患者均采取局部麻醉,意識清醒。在進行手術時更容易緊張不安,此時可以用肢體語言,使他感到溫暖并且注意力得到轉移,心情得到放松。在與患者進行交流時,了解其現在心理狀態,及時給予調整。
術中手術護理的重點為幫助患者盡快適應手術室環境,并在術中加強護理觀察,避免和盡量減少術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同時避免器械碰撞,減少感官刺激,對于術中突發或危急情況應及時處理。除此之外還應密切注視手術動態,對術中所需要的物品及時供應。另外,手術室護理人員一定要給予嚴格清點查對,所用臨床操作一定要在無菌環境下進行[4]。
1.5.3優質護理服務在手術后的護理 手術結束后,協助醫生進行傷口包扎,告知患者手術很順利,和醫生一起將患者皮膚上的血跡和污跡進行擦拭。肯定患者術中表現,扶患者下手術床上,幫助患者穿好衣褲及鞋,防止患者跌倒,詢問其有什么不適,護送患者至觀察室休息30min,取舒適臥位,觀察手術切口滲血及疼痛情況,無不適方可離院。
詳細交待術后注意事項、復診時間、地點、聯系電話,并給予鼓勵和支持,以免患者術后焦慮,幫助患者緩解疼痛。如注意力過度集中、情緒過度緊張,意志力薄弱、煩躁均會加劇疼痛。告知愉快的心情對手術愈合的重要性。如需要做病理檢查,應及時將標本送到檢驗室,做好交接。
術后30min如無異常情況,進行術后指導。囑患者保持傷口敷料清潔、干燥,按時換藥;宜進清淡易消化飲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吸煙及飲酒;保持手術部位舒適,適當活動;告知換藥、拆線時間;同時給患者書面的術后健康指導。囑患者遵醫囑用藥,如有不適及時到醫院就診。對進行石膏固定的患者,指導患者進行早期活動及功能鍛煉,告知其觀察肢體末梢循環方法,防止包扎過緊,引起組織缺血壞死。同時應嚴格監測患者各項變化,并指導患者進行早期活動及功能鍛煉,以促進患者康復。
術后對患者進行隨訪是優質護理的重要一環,患者此時雖然消除了對手術的緊張和焦慮,但又把注意力集中到術后的不良反應和手術效果上,對身體復原產生種種憂慮。通過患者預留的電話和換藥時對患者進行隨訪,解答其提出的疑慮并積極介紹成功痊愈病例,鼓勵患者。遇到確實解決不了的問題要及時通知醫生處理,使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優質護理,安全渡過手術恢復期,早日恢復健康。
2 效果評價
通過對手術患者隨訪和醫生的滿意度調查,和開展優質護理服務之前相比較,滿意度顯著提高,消除了患者對手術的焦慮和緊張情緒,得到了手術醫生對門診手術室護理工作的肯定,確定了優質護理服務在提高門診手術室護理質量中的重要作用。
3 討論
手術室是對患者進行手術以及對危重患者實施搶救的地方,其環境要求也比較高,與此同時也需要較高質量的護理工作,以確保手術順利進行[5]。門診手術室一直是優質護理是醫療服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醫院以人為本觀念的實際體現[6]。通過優質護理服務在門診手術室的開展,促使護理人員不斷的學習掌握相關學科的理論知識,提高了專業理論水平和溝通技巧。這樣才能更好的解答患者提出的疑問、做好與醫生的配合工作,使手術順利完成。
優質護理服務與以往的護理相比,護理的目標不僅僅是機械化和醫生合作完成手術,而是涵蓋了整個手術流程,實施的時間比較長,以\"患者為中心\"通過在術前、術中和術后給患者進行溫馨服務和健康教育,融洽了護患關系,消除了患者的緊張和不安,最大限度減少了醫患和護患糾紛的發生。
參考文獻:
[1]王蓉.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應加強的三項基本要求[J].醫藥前沿,2011,22:372-373.
[2]吳練,史瑞芬.護患雙方對優質護理服務評價的比較分析[J].護理學雜志,2011,26(13):16-19.
[3]李旭.腫瘤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調查分析與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1995,30(12):747-749.
[4]王紅霞,吳玉玲,何麗君.人性化管理在綜合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2,18(5);718-720.
[5]顏桂蘭,李國祥,茍欣,等.優質護理在微創治療膽總管結石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3);281-282.
[6]陳湘玉.傳承護理專業發展進程開展\"優質護理示范工程\"[J].護理管理雜志,2010,10(5);312-313.
編輯/金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