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早產兒實施循證護理干預對生長發育的影響。方法 于2011年1月~2014年9月我院早產兒中挑選120例,按分娩時間分成不同組:干預組實施循證護理干預,常規組實施基礎護理,評估預后的生長、發育效果。結果 干預組的體重、奶攝入量多于常規組,疾病病發率少于常規組,P<0.05,有區別。結論 臨床將循證護理用于早產兒效果顯著,可促使其生長、發育,提高抗病能力、睡眠質量,值得借鑒。
關鍵詞:循證護理;早產兒;生長發育
早產兒是指孕周不足37w的新生兒,生育器官不成熟,生活能力差,影響正常的正常、發育。一旦該過程中出現危險性病癥,將危害生命安全[1]。調查報告顯示,將循證護理干預措施用于早產兒中,可加快生長、發育速度。為進一步的判定該護理模式的應用效果,將我院早產兒的資料匯總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于2011年1月~2014年9月我院早產兒中挑選120例,按分娩時間分成不同組:干預組60例,男性、女性分別22例、38例,孕周27~36w,平均(30.2±0.2)w;體重1240~2465g,平均(1856.2±12.2)g;常規組60例,男性、女性分別23例、37例,孕周28~36w,平均(30.3±0.3)w;體重1242~2468g,平均(1856.4±12.3)g。120例早產兒均不存在遺傳性代謝疾病、先天畸形等,且兩組早產兒的孕周、體重等臨床資料無區別,P>0.05。
1.2方法 臨床給予常規組早產兒基礎性的護理,如:根據其生長、發育情況制定飲食、環境等措施,叮囑早產兒父母給予其關心、愛護;干預組早產兒則實施循證護理干預,包括:①鳥巢式護理:將早產兒放于藍色絨布上,并將其制成鳥巢形狀。當然,該鳥巢夾層需放置高彈力棉,于底層放置水墊。使用前期需將其放于保暖箱中,待溫度處于35℃左右后再放置早產兒;②撫觸護理:撫觸早產兒3次/d,15min/次,撫觸前期需用潤膚霜濕潤雙手,并播放輕緩型音樂,用溫柔語言和早產兒交流,撫觸方法:頭部、面部撫觸[2]。用雙手拇指從早產兒的前額中央部位逐漸滑向兩側,然后再從下頜的中央部分向兩側滑動,使其形成微笑狀;雙手手掌面從早產兒的前額發際處向下、后滑動,直到到達后發際線,停靠于兩耳乳突處,輕輕按壓;胸部撫觸。雙手放于早產兒兩側的肋骨邊緣,左手向對側的方向緩慢滑動,直到到肩部,恢復原樣,右手按照同樣的方式撫觸;背部撫觸。將雙手平放于早產兒背部,從頸部緩慢向下移動,然后用指間輕輕撫觸脊柱的兩側肌肉,從頸部向頂部迂回;上肢撫觸。輕輕擠捏上臂、手腕,揉搓肌肉群和相應關節,用雙手拇指指腹按照先后順序撫觸拇手指,并提捏手指關節[3];下肢撫觸。輕柔撫觸早產兒大腿、消退、膝蓋等部位,輕柔擠捏大腿至腳踝,然后撫觸腳踝、足部;③父母參與:臨床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需鼓勵早產兒家屬積極參與到該活動中,將早產兒包好后放于父母胸前,讓其感受到父母的心跳,促使其在得到父母照顧的同時,增加父母好感。此外,臨床出院前期,護理人員還需實施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培訓,便于促使神經系統正常發育,加快生長、發育速度[4]。
1.3評定項目 評定兩組早產兒的體重、奶量攝入、住院時間,并統計臨床疾病病發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使用版本為SPSS14.0的軟件處理數據,疾病病發率屬于計數資料,體重、奶量攝入、住院時間屬于計量資料,分別用%、 (x±s)表示,并分別實施χ2、t檢驗,P<0.05,有區別。
2 結果
2.1臨床體重、奶量攝入、住院時間評定 調查結果顯示,兩組早產兒的體重、奶量攝入和住院時間有區別,P<0.05,見表1。
2.2臨床疾病病發情況評定 調查結果顯示,兩組早產兒的疾病病發率有區別,P<0.05,見表2。
3 討論
循證護理是臨床的一種新型護理模式,通過將相關護理措施用于實踐中,可為患者提供正確、舒適的護理服務,解決實際問題,提高護理質量。我院通過將循證護理措施用于早產兒中,取得顯著成效,結果顯示:循證護理干預組的早產兒體重、奶量攝入多于常規組,住院時間及疾病病發率低于常規組,P<0.05,有區別,說明:為早產兒提供鳥巢式的居住環境,可讓其產生一種仍處于母體胎盤中的感覺,提高安全感,促使其自我活動手指、拳頭,提高吸吮能力,增加吸奶量;通過對早產兒上肢、下肢、頭部、背部等肢體的撫觸,可刺激神經興奮度,加快腸胃蠕動速度,增加胰島素釋放總量。并且,撫觸期間用溫和語言和早產兒交流,給予早產兒微笑,可使早產兒在產生愉悅心情的同時,促進生長、發育,縮短住院時間[5]。
綜上,臨床將循證護理用于早產兒效果顯著,可促使其生長、發育,提高抗病能力、睡眠質量,值得借鑒。
參考文獻:
[1]劉艷春,武艷霜,廉德花,等.早期發育支持護理對早產兒生長發育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18):2113-2117.
[2]劉艷瓊.早期支持性護理干預對早產兒生長發育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1,09(6):157-158.
[3]何梅香,韓葉,張英霞,等.綜合護理干預對早產兒喂養不耐受的應用觀察[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2,16(18):95-96,103.
[4]馬霞.綜合護理干預對早產兒生長發育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8(24):219-220.
[5]涂飛容.連續性護理干預對60例早產兒生長發育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兒科學,2013,5(3):287-288.
編輯/安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