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結核病是全球關注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之一,我國是全球第二大結核病高負擔國家。本文主要介紹結核病的防治知識,以期能為結核病的防治實踐提供參考。
關鍵詞:結核病;防治;知識
結核病是危害人類生命健康的慢性傳染性疾病。目前我國的結核病疫情仍然不容樂觀,結核病的防治形勢依然非常嚴峻,主要表現在患病率居高不下、耐藥率高、病死率高、結核感染率高、結核分枝桿菌和艾滋病病毒雙重感染等。因此,了解結核病的防治知識極為重要。
1 肺結核的基本常識
肺結核屬于典型的慢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的傳播途徑為咳嗽、打噴嚏、大聲說話噴出唾液,從而傳播給他人。一旦患病后應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若治療不及時或是治療不徹底將會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甚至對生命造成威脅[1]。
1.1肺結核病的傳染源 肺結核病的傳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結核患者,當患者咳嗽、噴嚏或大聲說話時,肺部病灶中的結核桿菌隨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到空氣中,健康人吸入后發生結核感染,形成原發病灶發生結核病。
1.2肺結核病的傳染途徑 肺結核病的傳播途徑主要是通過呼吸道經飛沫傳染和塵埃傳染。感染的次要途徑是經消化道進入體內,可能引起腸道等感染。
1.3臨床表現 被感染結核分枝桿菌后不一定發病,是否發病要看每個人感染結核桿菌的多少、毒力強弱、體質、心理、精神、營養、生活(學習)環境等因素。
肺結核患者的主要表現有:低燒乏力、食欲減退、盜汗、婦女有月經不調等全身癥狀,肺部有咳嗽、呼吸困難等表現。
2 結核病疫情及特點
結核病特點: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
2.1學校疫情特點 ①結核病早期癥狀不典型、體征不明顯,甚至無自覺癥狀,易忽略;②一部分患者是通過體檢才發現患有肺結核而就診;③好發年齡一般在12歲以上的中學生居多;④學生患者治療效果好,治愈率高;⑤人群集中,易發生暴發流行。
2.2為什么學生易受肺結核等傳染病的危害
2.2.1學生都正處于青春發育階段,內分泌變化快,心理不成熟,再加上各種營養需求量大,容易造成營養缺乏,加之學生學習緊張,精神壓力大,休息時間少等諸多原因,導致了抵抗力下降。
2.2.2無疫苗進行有效預防。接種卡介苗僅對1歲以內的兒童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初高中學生沒有針對疫苗接種來預防肺結核。
2.2.3由于多數患病學生癥狀不典型,對咳嗽發燒不在乎,家長又不了解,學校也沒注意到,如果學生不說,就容易掩蓋病情,不能做到早期發現、早期隔離、早期治療。
2.2.4學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場所,人群相當密集,學習、住宿環境擁擠。肺結核是通過飛沫經呼吸道感染傳播的慢性傳染病,一旦有肺結核病患者,就更易在校園引起傳播。
2.2.5肺結核病傳染源管理部不到位 由于肺結核病是一個慢性病,治療時間長,除少數較嚴重的患者需住院治療外,一般不會對生活、學習產生較大影響。所以,一些學生患者不愿休學,學習好的初高中學生學校也不愿意讓其停課休學,加之學校校醫嚴重不足,對患病學生沒進行正規休學、復學管理,在學校成為傳染源傳染他人。
3 學校如何做好肺結核病的防治工作
3.1開展形式多樣的健康教育活動 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開展形式各樣的有關防治肺結核病的健康教育活動,可在課堂內進行短時間的宣傳教育,也可利用課外時間開展活動,從而提高教師與學生參與度,使他們對結核病防治知識有更深入的了解[2]。
3.2及時發現、報告、管理肺結核疫情
3.2.1學校應及時督促其可疑肺結核患者到區疾控中心接受檢查、治療,做到早發現和早隔離,嚴防結核病在人群中的感染和暴發流行。
3.2.2要按照《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提高警惕,隨時監督、檢查患病學生的班級、寢室是否有新患者發現,若有或超過3人以上者應及時聯系區疾控中心,并采取防疫措施,防止疫情擴散。
3.2.3做好確診病例的登記和管理工作 加強晨檢及因病缺課登記和追蹤工作,密切關注與確診病例同班級、同宿舍學生的健康狀況。
3.2.4做好休學和復學管理工作 ①休學管理:根據宣威市疾控中心的休學診斷證明,學校對患結核病的學生采取休學管理。休學學生可住院或居家隔離治療,并接受區疾控中心的管理。肺結核患者至少休學四個月。②復學管理:患病學生經治療,在區內治療的學生取得宣威市疾控中心、在區外治療的學生取得治療地結核病防治機構的診療證明后,方可復學。
3.2.5協助區疾控中心做好不需休學的結核病病例的管理。對經區疾控中心診斷不具傳染性、不需休學的學生結核病病例,校醫或班主任應當協助區疾控中心督促患者按時服藥,并定期到區疾控中心進行隨訪復查。
3.2.6積極協助區疾控中心對結核病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進行篩查。統計篩查結果,篩查無異常的師生可正常上課,同時教給他們對自身的身體狀況做好自我觀察,以及時發現可疑癥狀,一旦出現后應當及時到區疾控中心就診。
3.3積極做好預防工作
3.3.1及時發現和治療感染肺結核病的人群。對于有咳嗽、咳痰癥狀,且持續2 w的學生,應陪同其到結核病防治所進行相關的檢查,根據醫囑進行規范化治療;而對于與肺結核病患者有較為密切接觸的人群應及時進行登記,并協助進行相關的檢查;對于已經確診為肺結核的患者應遵醫囑進行治療,提高自身的服藥依從性。
3.3.2教育與衛生行政部門要做好密切配合工作,做好學校師生疫情的調查與追蹤,及時報告,以盡早發現,并及時隔離處理,以免引起大范圍的疫情暴發。
3.3.3對患病的學生加強管理,建立學生健康體檢制度,及時發現結核病等傳染病患者。認真做好新生入校體檢和每年的教職員工健康檢查工作。
3.3.4為學生提供干凈舒適的學習環境,做好學校、班級、宿舍內的清潔與消毒工作,減少病菌的侵入,降低傳染幾率。
3.3.5做好健康教育宣傳,指導學生加強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素質,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等。
3.4學校結核病防治工作職責 各學校根據教委的部署,在衛生部門指導下,將結核病防控納入學校工作計劃;建立一把手負總責、分管校長具體抓的防控工作責任制,并將責任分解到部門、落實到人;明確結核病疫情報告人;配合衛生部門對校醫等有關人員進行結核病防控知識培訓;開展結核病防控健康教育;配合衛生部門做好結核病暴發疫情處置等工作。
衛生部門負責為學校提供結核病防控工作培訓等業務技術指導;監測分析學校結核病疫情,及時向學校通報轄區內結核病疫情信息;負責學校結核病疫情的現場調查處置;負責患者的診斷、治療管理;協助教育部門開展學校結核病防控的健康教育
總之,大家不要歧視患肺結核病的學生,因為,只有痰涂片檢查呈陽性的肺結核患者才會有傳染性。肺結核患者開始接受正規藥物治療后2~3 w傳染性就會逐漸消失。痰中沒有查出結核桿菌的肺結核患者,一般沒有傳染性,可憑結防所的診斷證明,參加正常的工作和學習。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懷和照顧,不應該歧視結核患者。只要進行正規治療,90%以上的患者都可以治愈。
參考文獻:
[1]張春英.我國結核病防治工作現狀的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5,(32):293.
[2]田本淳.健康教育健康促進與結核病預防控制[J].中國健康教育,2006,(08):567-568.
編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