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中西醫結合治療骨質疏松并內傷性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骨科收治的96例骨質疏松并內傷性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以隨機數表抽取法分為常規組與聯合組各48例,常規組給予腰痛寧膠囊口服治療,聯合組患者給予中藥內服+功能鍛煉+西藥三聯療法,對兩組患者骨密度指標改善情況和臨床效果進行觀察對比。結果 聯合組治療總有效率和骨密度評分顯著高于常規組,P<0.05。結論 給予骨質疏松并內傷性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中西醫結合治療可改善骨密度,且治療過程安全有效。
關鍵詞:中西醫結合;骨質疏松并內傷性腰椎間盤突出;療效
在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逐漸改變的背景下,骨質疏松并內傷性腰椎間盤突出癥并發率逐年上升,作為老年人多發疾病已逐漸受到醫學界重視,臨床調查表明,傳統西藥治療效果往往不甚理想,且患者預后不良[1]。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從2012年5月~2015年6月我院骨科收治的骨質疏松并內傷性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中選取96例設為研究對象,患者年齡47~68歲,平均(56.7±3.2)歲,男女比例為54∶42,病程2月~9年,平均(4.3±1.9)年。入選患者均符合2015年版《腰椎間盤突出癥診療指南》[2]和2014年版《中國人骨質疏松癥診斷標準專家共識》[3]中描述的臨床癥狀,包括腰背疼痛43例,腎虛21例,坐骨神經痛15例,骨盆前傾11例,駝背6例。以隨機數表抽取法分為2組(常規組、聯合組各48例),兩組患者基礎資料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有比對研究價值。
1.2方法
1.2.1常規組 給予腰痛寧膠囊(頸復康藥業集團有限公司提供,國藥準字Z13020898)治療,以黃酒兌少量溫水口服,4粒/次,2次/d,每日早晨9點和晚上21點服用。
1.2.2聯合組 給予中藥內服+功能鍛煉+西藥三聯療法,①中藥內服:采用補腎壯筋湯加減,組方為熟地黃、炙黃芪各15g,山茱萸、杭白芍、續斷、焦杜仲、云茯苓、五加皮、川牛膝、當歸、川芎、紫丹參各12g,百足9g,甘草6g,腎陰虛者合用六味地黃丸,腎陽虛者合用金匱補腎丸。②功能鍛煉:腰痛急性期以平臥硬板床休息為主,癥狀減輕后行常規理筋按摩,充分緩解緊張肌肉,同時做腰背肌靜止性收縮鍛煉,2次/d,隨后可根據患者病情指導其進行俯臥位飛燕點水式背伸鍛煉,仰臥位五點支撐鍛煉以及適度四肢肌力鍛煉。③西藥治療:與常規組用藥相同,另增加依降鈣素(山東綠葉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國藥準字H20040338)肌注治療,10IU/次,1次/d,連續7d后改為隔日1次,持續10d。兩組均以4w為1療程。
1.3觀察指標 1療程后觀察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和骨密度改善情況,采用JOA下腰痛評分系統[4]評定療效,包括主觀感受、臨床體征、日常動作三方面,總分30分,以此計算患者改善率,改善率=[(治療后分數-治療前分數)÷(正常分數-治療前分數)]×100%,65%≤改善率≤95%為顯效;25%≤改善率≤65%為有效;改善率低于25%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骨密度評分以橈骨遠端超聲波傳導速度為評定標準。分值越高,骨密度越小,骨質量越好。
1.4統計學處理 以SPSS14.0軟件對本次研究所統計數據進行分析,數據表述形式如下:正態計量資料→均數±標準差;正態計數資料→(%)率。檢驗方法如下:正態計量資料→t檢驗;正態計數資料→χ2檢驗。統計值有統計學差異的判定標準參照P≤0.05。
2 結果
聯合組總有效率為95.83%(46/48),常規組總有效率為70.83%(34/48),兩組對此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0.800,P<0.05。治療后,聯組合橈骨遠端超聲波傳導速度為(3998.1±68.7)m/s,相比對照組的(3930.9±58.3 m/s),明顯較高,差異顯著(t=5.167,P<0.05)。
3 討論
祖國醫學認為,腰椎間盤突出癥屬腰痛癥范疇,骨質疏松并內傷性腰椎間盤突出癥多因患者身體腎虛,外加勞累過度,損及肝臟導致肝腎同病,或因外力損傷以及長期感風寒,合為痹癥[5]。
在崔偉[6]等人的研究中表明,骨質疏松與腰椎間盤突出病發有直接關聯,臨床中常給予芬必得、腰痛寧等藥物治療,但止于治本,不足以影響骨代謝。本次研究中給予中西醫結合三聯療法的聯合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和骨密度改善情況均要明顯優于常規組(P<0.05),原因分析為:①中藥組方中川芎、當歸、炙黃芪等物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山茱萸、杭白芍、五加皮則可順氣去腫,定痛祛瘀,輔以百足、五加皮等物可進一步增強活血止痛效果,杜仲、續斷則可祛濕補腎,強筋壯骨,川牛膝則可引導淤血下行、補肝強腎、助陽納氣,甘草則可起調和諸藥的作用。全方共用既能止痛祛濕,又能益氣,增強肝腎功能。②功能鍛煉能解除患者各筋肉組織間形成的痙攣或粘連,促進患處血氣分流,對局部血管和神經組織的嵌壓起到了緩解作用,促進肌力平衡。③腰痛寧、依降鈣素聯用能抑制多種疼痛介質在肌體釋放,阻滯受體并刺激垂體釋放 -內啡肽以及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直接作用于患者下丘腦,起到中樞性止痛效用,且使用便捷、安全性有保障。
綜上,給予骨質疏松并內傷性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中西醫結合治療起效迅速,能改善患者骨密度,提高臨床療效。
參考文獻:
[1]孔祥波,節曉光,高楊,等.復方骨肽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骨關節骨性關節炎等退行性病變和骨質疏松癥疼痛臨床效果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13,5(5):51-52.
[2]北美脊柱外科學會.腰椎間盤突出癥診療指南[Z].2015:2-3.
[3]張智海,劉忠厚,李娜,等.中國人骨質疏松癥診斷標準專家共識(第三稿·2014版)[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4,20(9):1007-1010.
[4]張斌,陳剛,李海龍,等.復方夏天無片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橈骨遠端骨折的療效觀察[J].中國中藥雜志,2015,40(12):2445-2448.
[5]宋鵬程,鄭吉元.中西醫結合治療骨質疏松并內傷性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療效[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4,20(7):800-803.
[6]崔偉,阮學廣,王慧明,等.老年骨質疏松癥與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相關性研究[J].放射學實踐,2012,27(4):444-446.
編輯/倪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