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通過對2014年大氣PM2.5監測數據,分析了遼陽市大氣中PM2.5的變化情況。結果表明,近年來PM2.5濃度顯著上升是由于燃煤污染物排放、氣象條件不利、機動車輛增加以及城區揚塵未得到有效治理等原因所致,并據此提出了減少污染物排放、優化產業布局、調整能源結構、提高監管執法力度等防治對策。
關鍵詞:遼陽市;PM2.5;污染來源;防治對策
Abstract:Based on the monitoring data of PM2.5 in 2014, the changes of PM2.5 in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were analyzed in Liaoyang.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ntent of PM2.5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because of the increase of pollutants from coal combustion and motor vehicles, disadvantageous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and urban dust with non-effective governance. Thus, some prevention and cure countermeasures were presented such as reducing pollutant emissions, optimizing industrial layout, adjusting energy structure and improving supervision and law enforcement.
Key words:Liaoyang City; PM2.5; Pollutant source; Prevention and cure countermeasures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大氣顆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PM)污染越來越嚴重[11]。環境衛生研究中將PM按其空氣動力學直徑(Dp)分為總懸浮顆粒物(TSP)、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和超細顆粒物(UFPs)。大氣環境中PM2.5主要來自燃料燃燒過程和工業生產過程[1,4],由于其粒徑小,在空氣中懸浮時間較長,且其容易吸附細菌、病毒、真菌等有毒有害物質,進入人體呼吸系統后可沉積于各級支氣管、肺泡中,對人體危害極大。研究表明,空氣中PM2.5濃度與哮喘、支氣管炎、肺癌等疾病的發病率呈正相關關系[2,4,6,7,11]。此外,富集在PM2.5中的重金屬具有高毒性和持久毒性,可以通過呼吸作用進入人體并發生富集,導致人體機能功能性障礙和不可逆性損傷。
遼陽市位于遼寧中部,城區面積560平方千米,是遼寧中部城市群六大主要城市之一。在中央作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戰略部署后,遼陽經濟進入快速增長期,隨之能源消耗大大提高。遼陽市能源消耗主要是煤炭,近年來燃煤量持續上升,尤其是冬季供暖期。大氣PM2.5污染有加快的趨勢。本文對遼陽市2014年大氣PM2.5監測數據進行分析,旨在為改善遼陽市大氣環境質量提高理論依據。
1 采樣點分布及樣品采集
為使樣品能夠反映遼陽市大氣環境中PM2.5整體含量水平,以遼陽市中心區為中心,宏偉區、弓長嶺區、慶陽地區為衛星區,按1.5×1.5km2建立網格監測點,監測項目為PM2.5。
于2014年5~10月使用Minnivol TAS大氣顆粒物采樣器采集遼陽市大氣環境中顆粒物,切割頭粒徑為2.5μm,采樣流量為8L/min。選取無降水日進行PM2.5采集工作,每次持續采樣約24h以上,采樣濾膜為PK100型玻璃纖維濾膜,直徑47mm。
2 結果與討論
2.1遼陽市大氣環境中PM2.5濃度 采樣期各個點位的PM2.5濃度變化如圖1所示,濃度范圍為40~60μg/m3,平均濃度為54μg/m3。以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GB3095-2012)中PM2.5標準值(75μg/m3)為評價標準,遼陽市空氣PM2.5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
2.2遼陽市環境空氣中PM2.5來源分析
2.2.1煤炭燃燒及污染物排放量增加 遼陽市能源以煤炭為主,近幾年遼陽市的煤炭消耗量顯著上升,相應的污染物排放量也逐年增加。據統計,遼陽每年煤炭消耗量達500萬噸以上,年煙塵排放量超過3萬噸,二氧化硫年排放量超過4萬噸。
2.2.2氣象條件不利于污染物的擴散 北方城市進入冬季后,受冷空氣影響,會產生不利于污染物擴散稀釋的氣象條件。遼陽市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性氣候,全年受季風影響,夏季多東南風,冬季多偏北風,春季多西南風,秋季多西北風。遼陽市冬季易形成逆溫天氣,不利于近地面污染物的稀釋和擴散,這是導致遼陽市空氣PM2.5濃度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遼陽市受干旱少雨及外來輸入環境的影響。據資料統計,2014年太子河流域同比降雨量減少60%,干旱少雨,揚塵必然增加。同時,我市周邊城市空氣質量較差,對我市影響較大。
2.2.3機動車尾氣排放量增加 隨著遼陽市城市規模的擴大,近幾年機動車數量顯著增加。遼陽市擁有機動車達15萬輛以上,機動車在運行中會產生多種有害物質。遼陽市隨著機動車數量的增加,機動車尾氣污染也日益加重,城區大氣PM2.5濃度也逐漸上升,嚴重影響環境空氣質量。
2.2.4城區揚塵未得到有效治理 ①施工揚塵污染。2014年,我市城區內就有建筑施工工地109處,施工面積440多萬平方米;②渣土運輸揚塵。1年來,在主城區內交通運管和交警部門共查處渣土運輸車輛506臺。③小屯、羅大臺地區采石企業揚塵污染。④桔稈焚燒和露天燒烤現象嚴重。如APEC會議的5d間,我市環境監察部門共發現并及時消滅秸稈焚燒火點490個,甚至動用了消防車參與滅火。夏季露天燒烤污染嚴重。
3 防治對策
3.1加大治理力度,減少污染物排放。燃煤小鍋爐污染是造成遼陽市冬季空氣PM2.5超標的重要因素之一。淘汰燃煤城市建成區內10噸及以下的燃煤小鍋爐,推進高效供熱;加大重點行業脫硫、脫硝和除塵設施的建設力度;嚴格控制建筑施工揚塵,特別是拆遷建筑物要噴水壓塵,運輸廢棄渣土的車輛要覆蓋和清晰;加強路面保潔,主要街道要采取濕式清掃作業方式,增加灑水和保潔頻次;大力推進城郊綠化隔離帶建設,構建綠色生態屏障;增加城市水面和生態廊道,提高大氣自凈能力;以羅大臺和小屯地區為重點,開展采石礦山揚塵整治。
3.2優化產業布局,調整能源結構。淘汰落后產能,全面完成小鋼鐵淘汰項目和保留企業的升級改造工作;推行清潔生產,針對鋼鐵、水泥、化工等重點行業,開展清潔生產技術改造;加快調整能源結構,控制煤炭消費總量,并推進燃氣管網建設和清潔能源替代工作。
3.3提高監管能力,加大執法力度。制定環境監測、信息、應急燈標準化建設計劃,確定監測網絡、重點污染源監控體系;完善重污染天氣監測預警系統建設、應急預案、監測預警以及應對工作的相關措施;全面排查遼陽市排污企業,以火電、水泥、化工、鋼鐵、采選礦等為重點企業,依法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排查環境風險隱患。
參考文獻:
[1]Arden Pope III C, Dockery D W. 2006. Health effects of fine particulate air pollution: lines that connect[J].Journal of the Air Waste Management Association, 56(6):709-742.
[2]郭新彪,魏紅英.大氣PM2.5對健康影響的研究進展[J].科學通報,2013,58(13):1171-1177.
[3]胡鳴,張懿華,趙倩彪. 上海市冬季PM_(2.5)無機元素污染特征及來源分析[J]. 環境科學學報,2015,07:1993-1999.
[4]胡子梅,王軍,陶征楷,等.上海市PM2.5重金屬污染水平與健康風險評價[J].環境科學學報,2013,33(12):3399-3406.
[5]李名升,張建輝,張殷俊,等.近10年中國大氣PM10污染時空格局演變[J].地理學報,2013,68(11):1504-1512.
[6]馬曉燕,張志紅,楊變轉,等.太原市PM2.5對哮喘患者炎癥反應的季節性影響[J].中國預防醫學雜志,2015,16(5):339-342.
[7]田燕歌,李亞,李建生,等.PM2.5影響呼吸系統疾病的機制探討[J].中醫學報,2014,29(199).
[8]吳虹,張彩艷,王靜,等.青島環境空氣PM10和PM2.5污染特征與來源比較[J].環境科學研究,2013,26(6):583-589.
[9]肖致美,畢曉輝,馮銀廠,等.寧波市環境空氣中PM10和PM2.5來源解析[J].環境科學研究,2012,25(5):549-555.
[10]解元博,陳娟,李巍.霧霾重污染期間北京居民對高濃度PM2.5持續暴漏的健康風險及其損害價值評估[J].環境科學,2014,35(1):1-8.
[11]胥芹,劉龍,王超,曹凱,等.PM2.5對人群發病和死亡影響研究中統計學模型的應用[J].首都醫科大學學報,2015,36(1):151-154.
[12]楊洪斌,鄒旭東,汪宏宇,等.大氣環境中PM2.5的研究進展與展望[J].氣象與環境學報,2012,28(3):77-82.
編輯/金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