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分析影響人乳頭狀瘤病毒(HPV)感染宮頸的高危因素。方法 選擇2014年1月~12月在我院健康管理中心行人乳頭狀瘤病毒(HPV)檢測及宮頸液基細胞學檢查(TCT)的女性體檢客戶1374人(同意并簽署臨床研究知情同意書),對其行封閉式不記名問卷調查,通過多因素成組Logistic回歸分析宮頸感染HPV的相關高危因素。結果 此次研究檢測出HPV陽性305例,HPV總感染率為25.10%,其中單一型感染率為17.86%(217/1215),混合型別感染率為7.24%(88/1215),高危型別感染率為22.06%(268/1215),低危型別感染率2.81%(37/1215)。通過logistic回歸分析,發現宮頸柱狀上皮異位,吸煙與HPV感染無關;年齡、性伴侶個數、有無使用避孕套、生殖道炎癥與HPV感染有關。結論 本研究發現年齡從20歲起每增加一個等級HPV感染的比數比例為2.52;性伴侶個數每增加一個等級HPV感染的比數比例為4.45;不使用避孕套對使用避孕套的HPV感染的比數比例為22.97;有生殖道炎癥對無生殖道炎癥的HPV感染的比數比例為7.00。一般人群需開展性行為的宣教、對重點人群實施定期篩查和密切隨訪,是降低HPV感染和宮頸癌發病率的重要措施,同時對年齡≥50歲婦女、非避孕套避孕者、性伴侶數目多者、反復發作生殖道炎癥的高風險人群,應該嚴密隨訪。
關鍵詞:HPV感染;相關因素;宮頸
宮頸癌是全球范圍內威脅女性生殖健康的第二大惡性腫瘤。近年,宮頸癌發病率有明顯上升趨勢。其原因與感染人乳頭狀瘤病毒(HPV)增加有關,HPV感染使宮頸癌的相對危險增加250倍,HPV檢測是宮頸癌篩查的不可缺少的內容[1]。1974年,德國病毒學家哈拉爾德·楚爾·豪森(HaraWzurHausen)博士發現了人類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并首次提出了HPV感染與子宮頸癌存在著密切的關系。高危型HPV持續感染是CIN發生乃至進展為浸潤癌的主要原因[2],這為將高危型HPV檢測引入子宮頸篩查提供了理論依據。因此研究婦女生殖道HPV病毒持續感染的危險因素,為宮頸癌的預防提供科學的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1月~12月在湘潭市中心醫院健康管理中心行人乳頭狀瘤病毒(HPV)檢測及宮頸液基細胞學檢查(TCT)的女性體檢客戶1374人(同意并簽署臨床研究知情同意書),對其行封閉式不記名問卷調查,年齡為27~64歲,平均37.2歲。
1.2方法
1.2.1宮頸細胞學檢查(TCT) 宮頸脫落細胞學檢查采用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測系統(thin-cytologic test,TCT),診斷標準采用2001年國際癌癥協會伯塞斯達系統(the Bethesda system,TBS)診斷系統。
1.2.2人類乳頭狀瘤病毒檢測 HPV-DNA提取試劑盒、PCR擴增儀、HybriMax醫用核酸分子快速雜交儀、HPV基因分型檢測試劑盒,均由潮州凱普生物化學有限公司提供。DNA分離提取、PCR擴增、PCR產物雜交過程參見試劑盒說明書。
1.3統計學處理 研究二分類觀察結果與影響因素之間關系的多變量分析方法,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數據處理采用SPSS 13.0軟件。
2 結果
2.1 HPV感染情況分析 在我院行HPV檢測的女性體檢客戶總人數為1374人,年齡為27~64歲,平均37.2歲。有效問卷1215份,其中檢測出HPV陽性305例,HPV總感染率為25.10%,其中單一型感染率為17.86%(217/1215),混合型別感染率為7.24%(88/1215),高危型別感染率為22.06%(268/1215),低危型別感染率2.81%(37/1215)。
2.2 HPV感染高危因素相關性 為了探討HPV感染的相關危險因素,對305例HPV陽性客戶和910例HPV陰性客戶進行病例-對照研究。本研究通過對文獻回顧和臨床經驗結合分析,選出六項相關因素因素(宮頸柱狀上皮異位、吸煙、年齡、性伴侶個數、有無使用避孕套、生殖道炎癥)可能對HPV感染有影響,賦值說明見表1。試用Logisitic逐步回歸分析方法篩選危險因素(a入=0.1,a出=0.15),最終進入回歸方程的因素有年齡、性伴侶個數、有無使用避孕套、生殖道炎癥。χ2檢驗,χ2=28.472,P=0.000,Logisitic回歸方程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3 討論
HPV感染高危因素分析及對策:本研究用4個危險因素(年齡,性伴侶個數,是否使用避孕套,生殖道炎癥)的Logisitic回歸系數來反映4個危險因素對P/(1-P)(HPV感染概率對不感染概率的比數)的作用。①研究顯示,HPV 感染與患者年齡密切相關[3],不同年齡段的婦女HPV感染率存在差別。本研究發現年齡從20歲起每增加10歲HPV感染的比數比例為2.52。由于中年婦女仍處于性活躍期,同時由于認知缺乏、就醫態度、免疫狀態等原因,更容易形成HPV持續性感染并發展為宮頸癌[4]。工作中經常發現很多老年婦女認為進入更年期,絕經期就不會得婦科病了,這其實是一個誤區。對于定期行宮頸癌篩查的人群,宮頸癌篩查終止于65歲,因為絕經后婦女感染HPV病毒后因自身抵抗力較低,病毒更難自我清除。因此在以后的臨床工作中,需要對中老年婦女的HPV感染及宮頸癌篩查方面予以重視,加強中老年婦女的宣教工作。②性伴侶數目多而不固定是宮頸HPV感染的高危因素。有研究發現累計性伴侶數目≥6 個的女性宮頸HPV感染率是只有1個性伴侶者的4倍。本研究發現性伴侶個數每增加一個等級HPV感染的比數比例為4.45。HPV感染與女性性行為密切相關,HPV的傳播途徑主要為性傳播。因此穩定的性伴侶及性關系在控制HPV感染中具有重要地位。③本研究發現不使用避孕套對使用避孕套的HPV感染的比數比例為22.97。避孕套能夠起到物理屏障的作用,減少配偶間相互傳染HPV病毒及各種生殖道病原體的機會,故能夠降低HPV感染率,是HPV感染的保護因素。使用避孕套是宮頸癌一級預防的有效手段,因此在宮頸癌防治的宣傳中應鼓勵使用避孕套,并在高危人群中免費發放避孕套,普及相關防病知識。④本研究發現有生殖道炎癥對無生殖道炎癥的HPV感染的比數比例為7.00。生殖道炎癥與HPV感染密切相關,研究發現淋球菌、衣原體、支原體、真菌,皰疹病毒等病原體的感染的患者常合并HPV感染。而這些病原微生物可破壞生殖道局部微環境,進一步增加了生殖道對HPV的易感性。如沙眼衣原體,可導致宮頸炎或陰道微環境損傷增加HPV感染風險,或通過免疫機制導致HPV持續性感染因為HPV感染與其他性傳播疾病有類似的性行為危險因素。
參考文獻:
[1]arkin DM,PisaniP,FerlayJ,et al.Global cancer staffstics[J].CA Cancer J Clin,1999,49(1):3144.
[2]馮燕,王新宇,程易凡,等.高危型HPV負荷量與宮頸癌及其前期病變關系的研究[J].現代婦產科進展,2008,17(10):732-733.
[3]Chen Z,Meng W,Du R,et al.Genotype distribution and the relative risk factors for human papillomavirus in Urumqi,China[J].Exp Ther Med,2013,6(1):85-90.
[4]張潤芳,鄭芳愛,曲麗霞,等.老年女性宮頸病變與人乳頭狀瘤病毒感染的相關性調查[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15:3682-3683.
編輯/趙恒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