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產科病例護理質量審評對護理質量持續改進的影響。方法 通過回顧性對出院病例進行護理質量審評,分析、討論、總結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經驗,制定整改措施,評價實施后的效果。評價運用此方法后對護理質量持續改進的作用。結果 通過病例護理質量審評后,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明顯提高,護理缺陷發生率明顯降低,促進了醫院護理管理和護理質量的提高。結論 產科病例護理質量審評對于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有利于護理工作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能夠提高產科的護理質量以及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護理質量;審評;持續改進
護理質量就是護理過程中的客觀表現,能夠反映出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和患者的溝通效果,是護理人員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的效果和患者對這種護理效果滿意度的綜合[1]。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是在全面質量管理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更注重過程管理、環節質量控制的一種新的質量管理理論[2]。產科病例護理質量審評遵循護理質量改進原則,堅持持續質量改進,收到顯著效果。
1臨床資料
產科病例護理質量審評就是通過回顧性對出院病例進行護理質量審評,按照病例審評流程對整個護理過程進行分析、討論、總結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經驗,針對發現的護理問題,進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實施,評價實施后的效果,不斷完善護理工作流程。
1.1設計審評流程框架 由產科護理專家共同研究設計制定,審評內容從入院評估、執行操作、健康教育、護理病歷、護士交接和病情觀察,涵蓋了孕婦從入院至出院全程護理過程。
1.2審評專家隊伍 由產科、新生兒科資深護士長及護理專家組成。
1.3篩選病例及定期組織審評會 由專家審評組根據各病例特征,結合工作實際,討論確定審評病例并定期組織召開審評會。
1.4審評方法 ①本科護士匯報病例;②由主評專家主持,對每個部分的項目逐一按照審評流程框架進行審評;③專家可以對護士回答或病歷記錄中的問題,提出意見;④專家根據所涉及到的專業知識等,對參加的護士進行提問。主評專家最后進行總結;⑤設專人進行記錄,對專家提出的問題、意見和建議要詳細記錄,審評會后整理資料,
1.5審評后的問題分析及質量控制 針對審評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要制定整改措施,并作為本科室質量檢查的一項內容。
1.6評價指標 我院產科從2014年開始運用產科病例護理質量審評方法,將2014年~2015年產科護理缺陷發生率、產科護理質量考核成績、患者滿意度、產婦的依從性、醫生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進行比較。
1.7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4.0統計軟件包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加減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014年~2015年產科護理質量情況:2014年患者滿意度為90%,護理缺陷為0.06‰,醫生對護理服務滿意度為91%,不良事件發生率為1.5%,護理質量考核成績為85%;2015年患者滿意度為97%,護理缺陷為0.04‰,醫生對護理服務滿意度為98%,不良事件發生率為0.6%,護理質量考核成績為94%,兩年間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
3討論
產科病例護理質量審評綜合了多種學科的護理知識,從多角度進行分析,以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護理服務,包括從患者入院直至出院的整個過程對服務提出有效的改進意見。通過分析可獲得更多真實的護理服務,并進行現場的協調,根據實際情況規范地解決存在的問題[4]。護理人員根據質量審評能夠早期識別危重癥,并給予有效的預防干預措施;與護理專家進行交流,掌握救治的方法,從而提高自身的護理技能,按照護理規范流程進行護理,可為產科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大大減少了護理糾紛的發生[5]。評審專家按照病例評審流程圍繞服務的全過程進行護理質量評估、分析、討論、總結、完善和改進評審框架和方法,針對產婦的不同情況進行分析與討論,評審出護理全過程和護理病歷書寫及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對護士在護理中掌握的護理技巧及知識能夠進行全面的了解,從而對護士進行有效的指導,提高護士的綜合素質[6]。
以上研究結果顯示,產科病例護理質量審評首先為產婦建立個人檔案,觀察產婦的情況,做好預防護理工作;護理專家對護理工作中存在的疑難問題進行講解和解決,從而為患者與護士間的良好關系奠定了基礎。產科病例護理質量審評對護理質量持續改進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3.1有效保證護理安全 通過運用產科病例護理質量審評方法,認真總結每一份病例好的經驗與存在問題,并及時反饋,強化和更了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3]。對發現異常情況不能及時處理,規章制度執行不力等問題能及時進行整改,對從而有效的降低了護理缺陷及不良事件發生率。
3.2護理人員專業知識得到提高 通過審評與專家面對面的交流,提問,對審評過程中護理人員專業不熟練、專業理論水平不高,缺乏溝通技巧等問題進行整改,激發護理人員學習的積極性和工作的主動性,使護理人員專業知識、對病情觀察、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護理質量考核成績和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明顯提高。
3.3醫生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提高 通過病例護理質量審評方法使護理人員對危重患者的觀察水平和識別能力得到了提高,發現導常情況能及時報告醫生;在執行各項醫囑前,首先了解藥物的作用、副作用、給藥途徑、不良反應,主動觀察并向患者解釋;在醫生開展新業務、新技術時,能查閱有關資料,掌握相關知識,使用過程中注意積累經驗,善于思考和總結,不是以往的被動執行醫囑。
總之,產科病例護理質量審評對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可顯著提高患者的滿意度,減少護理缺陷及不良事件的發生,提高了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7]。
參考文獻:
[1]李淑華,馬莉.持續護理質量改進在內分泌科管理中的實踐[J].中國保健營養,2013(02):274-275.
[2]郭宇宏,馮術燕.護理風險管理與持續護理質量改進[J].當代護士(學術版),2008(9):99-101.
[3]吳久玲.孕產婦危重癥評審方法介紹[J].中國婦幼衛生雜志,2011,2(1):4-8.
[4]黎筱慧.人性化護理對產科病房護理質量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4):17-19.
[5]李玉華,楊素芹,瞿永風,等.產科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的實踐與體會[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11):1324-1326.
[6]李敏.優質護理在提高產科護理質量中的應用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1):192-193.
[7]劉志梅,韓玉芳,王俠,等.醫院評審標準引導下的重點科室護理質量管理[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14,30(2):112-113.
編輯/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