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膽道雙支架內引流術治療膽道惡性梗阻的臨床效果。方法 將本院2013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膽道惡性梗阻病例納入研究,病例數共有56例,按照入院順序的不同,將其分為A組和B組,每組例數均為28例,A組采用單支架引流術,B組采用雙支架內引流術,觀察和比較兩組患者引流情況、并發癥發生情況、支架平均通暢時間以及術后7d膽紅素水平。結果 兩組患者在并發癥發生率和術后血紅膽紅素水平上比較,無顯著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引流有效率和支架平均通暢時間,B組明顯優于A組,差異明顯,P<0.05。結論 應用膽道雙支架內引流術治療膽道惡性梗阻,效果良好且顯著,安全有效,可行性強。
關鍵詞:膽道惡性梗阻;膽道雙支架內引流術;臨床
在臨床中膽道梗阻作為一種常見疾病,為膽管排出道任何一段由于膽管腔內病變、管壁外浸潤壓迫、管壁自身疾病等疾病,導致膽汁排泄不通暢而致完全堵塞的梗阻[1]。該病大部分繼發在膽管結石或者膽道蛔蟲癥,多數患者并肝腎功能受損、腹水以及血清蛋紅素水平上升等[2]。本院在2013年7月~2015年8月對收治的膽道惡性梗阻患者應用了膽道雙支架內引流術治療,所獲引流效果較好,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本院2013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膽道惡性梗阻病例納入研究,病例數共有56例,經CT或者MRCP(磁共振胰膽管造影檢查)可見肝內膽管擴張,且梗阻位置在肝門部。手術前患者血清蛋紅素水平均存在異常。按照住院先后順序將將56例患者分為兩組,即病例數均為28例的A組和B組。A組男性患者有16例,女性患者有12例,年齡在41~76歲,平均年齡為(56.27±3.21)歲;B組男性患者有18例,女性患者有10例,年齡為42~75歲,平均年齡為(56.25±3.24)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有很好的可比性。
1.2方法 A組采用膽道單支架內引流術治療,B組采用膽道雙支架內引流術治療,手術前常規檢查患者凝血酶原時間和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時間,對于檢查異常者應用維生素K糾正,同時常規使用抗生素。手術前實施MRCP檢查明確梗阻類型,確定引流方案,禁食8h,構建靜脈通路,以靜注方式使用解痙靈、杜冷丁以及安定。按照MRCP檢查結果選用引流膽管,根據患者自身實際情況實施乳頭括約肌切開術,透視下導絲越過導管,選擇引流范圍最廣且擴張最為顯著的膽管。用擴張探條充分擴展狹窄段。測量并選用合適膽道支架,于導絲引導下放置支架。支架放置順序通常先左側,后右側。而后指導患者取仰臥位,經腹部平片明確引流情況和支架位置。手術結束后3h和24h抽血實施血常規檢查和血淀粉酶檢查,同時常規使用抗生素,觀察患者體溫變化以及腹痛情況,完成手術1w后復查其肝功能。
1.3觀察指標 觀察和比較兩組患者引流情況、并發癥發生情況、支架平均通暢時間以及術后7d膽紅素水平。手術后14d內患者膽紅素水平和手術前比較降低50%,同時無顯著的瘙癢、發熱以及腹痛癥狀表示有效;若術后14d內患者膽紅素水平降低不顯著或者升高,瘙癢、腹痛和發熱癥狀等未發生顯著改變表示無效。支架通暢時間:首次支架置入到支架阻塞或者患者死亡或者隨訪時首次支架依舊通暢時間。
1.4統計學處理方法 用SPSS17.0軟件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比較用t檢驗,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數資料以χ2比較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引流情況和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A組和B組引流效果和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如表1,通過比較分析可知,B組患者引流有效率明顯比A組高,差異顯著,P<0.05;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2.2兩組患者術后血清膽紅素水平和支架通暢時間 A組和B組患者術后血清膽紅素水平、支架通暢時間對比見表2,兩組數據經比較檢驗發現,在術后血清膽紅素水平上,二者所存差異不明顯,P>0.05。在支架通暢時間上,B組明顯比A組長,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膽道梗阻死亡率比較高,實施治療的主要目的就是解除梗阻。目前在膽道惡性梗阻臨床治療中是置入單支架引流,還是置入雙支架引流還存在一定的爭議,有部分學者認為大約28%左右的肝臟獲得引流以后就能達到退黃的目的,大部分單支架引流均能達到該目的,同時單支架引流操作相對而言比較簡單方便,同時并發癥也比較少[3]。但有學者明確指出若30%膽道梗阻被引流,剩余梗阻依舊能引起肝膿腫、皮膚瘙癢以及膽管炎[4,5]。針對以往相關研究報道,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雙支架引流術的B組,引流有效率和支架通暢時間均優于采用單支架引流術的A組,P<0.05。由此可見,應用膽道雙支架內引流術治療膽道惡性梗阻,引流效果明顯,安全可靠,可行性強。
參考文獻:
[1]程思樂,張筱鳳,楊建鋒,等.膽道單雙支架引流治療不同分型肝門部惡性梗阻的比較[J].中華消化內鏡雜志,2013,30(8):461-463.
[2]李順宗,武中林,李智崗,等.右側單通道雙支架技術治療惡性高位膽道梗阻[J].實用放射學雜志,2013,29(8):1311-1313.
[3]丁斌,孫輝,劉志國,等.經內鏡序貫植入雙金屬支架治療膽道并十二指腸惡性梗阻9例療效觀察[J].中國內鏡雜志,2012,18(2):203-205.
[4]王田田,潘亞敏,高道鍵,等.內鏡下同期放置雙側金屬支架或雙側塑料支架治療肝門部惡性膽道梗阻[J].第二軍醫大學學報,2013,34(3):252-256.
[5]席瑋,陳駿,武貝,等.經皮經肝雙極射頻導管處理惡性膽道梗阻及膽道內支架再堵塞的初步臨床觀察[J].中華醫學雜志,2013,93(9):698-700.
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