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性心臟病是指高血壓的心臟并發癥,主要包括:左室肥厚、左室舒張功能障礙、大小冠狀動脈病、左房室擴大、心力衰竭等。超聲心動圖檢出左心室肥厚的敏感性快于心電圖,已經成為診斷左心室肥厚的金標準。除此之外,它還能檢查心臟功能、房室腔大小、心肌質量,是一項無創傷性的檢查,能夠更明確指導疾病診斷與臨床治療,有利于及時監測病情。心臟彩超作為一種分辨率高、安全而且可重復操作的診斷技術得到了廣泛運用[1],筆者對2012年3月~2014年3月來我院就診的60例高血壓心臟病患者采用心臟彩超診斷,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3年3月~2014年3月來我院就診的60例高血壓心臟病患者,其中22例伴糖尿病患者;17例腦梗死患者;28例冠心病患者;9例心功能不全患者。男38例,女32例,年齡48~92歲,高血壓病程2~20年。
1.2方法 進行心臟彩色超聲檢查,使用儀器型號為麥迪遜x6,探頭頻率6MHz,使患者處左側臥位,進行胸骨左緣探測,于胸骨左緣長軸切面、心尖四腔心與五腔心切面,測主動脈內徑、左房與左室內徑、室間隔與左室后壁厚度、心輸出量、左室射血分數以及左室流出道血液E峰與A峰值,計算E峰與A峰比值[2]。
2 結果
經心臟彩色超聲檢查,診斷出左房增大15例,左室肥厚32例,陽性率78.3%:進行心電圖檢查,診斷出左房增大1例,左室肥厚30例,其中心律失常13例,ST段改變23例,陽性率51.7%。
3 討論
心臟彩超是能動態顯示心腔內結構、心臟的搏動和血液流動的儀器,對人體無損害,能判斷心臟各房室腔大小,室間隔和室壁厚度,室壁整體運動和節段性運動,瓣膜功能,間隔缺損的部位和大小、流出道、大動脈、體靜脈,心肌病變、心內異常結構如腫瘤、贅生物和血栓以及四周血管病變等[3]。
心臟彩超是了解高血壓心臟病改變較好的方法[4],高血壓患者左房增大是高血壓心臟病的表現之一,當患者血壓升高時,對心臟產生的負荷也在增大,致使左室充盈壓升高,左房后負荷便會增大,時間過長,較高的左房后負荷會撐大左房。同時長期壓力負荷增加導致心肌肌原纖維增粗,心肌細胞增厚,形成向心性心室肥厚;心肌細胞外間質纖維化,引起室壁僵硬度增加,左心室舒張期充盈壓增高,出現舒張功能不全。高血壓心力衰竭,長期壓力負荷及容最負荷過重,心肌泵血做功增加,必將導致心肌收縮力的逐漸減退,每搏排出量下降;進一步發展,將出現心腔擴張,室壁張力增加,射血分數下降,心室舒張末壓及心房壓升高,靜脈回流受阻。同時,交感神經活性增加,腎上腺素能受體激活,腎素一血管緊張素一醛固酮系統激活,神經激素、細胞因子的毒性作用,使心臟處于極度氧化應激狀態,進一步加重了心肌損害、心臟重構,加重了心臟收縮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常是高血壓的終末階段。因此,左房增大與左室肥厚可以作為判斷高血壓心臟病的臨床指征。
根據以上研究,我們可以發現,左心房增大往往先于左心室肥厚發生,而心臟彩超則可以很好的捕捉到這一變化。心臟彩超具有較高的靈敏性,它既可以對高血壓患者心臟早期改變進行準確診斷,同時叉可以檢查心臟舒張期與收縮期的功能狀態,可以準確的檢查高血壓心臟病的前期病癥。總之,心臟彩超在高血壓心臟病的診斷中具有較高的價值,且操作簡單、方便、快捷,對人體無損害,可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顧東風,黃廣勇,何江.中國心力衰竭流行病學調查及其患病率[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3,31(1):3-6.
[2]黃宛.臨床心動圖學[M].第五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1-26.
[3]管運英,戴雪玲,鄭忠寶,等.二維超聲頻譜多普勒技術對判斷高血壓患者左心功能的價值[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10):2177-2178.
[4]魏玉風,吳亞麗,歐亮.心臟彩超及心電圖對高血壓心臟病的診斷意義[J].中國衛生產業,2011,8(11):65-66.
編輯/趙恒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