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討顱內鞍區腫瘤采用經翼點入路顯微方法手術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顱內鞍區腫瘤患者20例,采用經翼點入路顯微方法手術治療,觀察治療后的臨床效果。結果 腫瘤暴露情況中,Ⅰ級4例,Ⅱ級12例,Ⅲ級3例,IV級1例;腫瘤切除程度中,全切15例,大部分切除4例,部分切除1例;術后未遺留任何神經損傷且恢復良好者13例,輕殘6例,死亡1例。結論 顱內鞍區腫瘤采用經翼點入路顯微方法手術治療的臨床效果顯著,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質量。
關鍵詞:顱內鞍區腫瘤;經翼點入路顯微方法;手術治療;臨床效果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tracranial tumor in sellar region by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via the pterional approach surgery method.Methods A total of 2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intracranial tumors in sellar region by via pterional approach of the surgical treatment were observed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reatment.Results In 4 cases,grade I,grade 12,grade 3,grade,grade,1 cases of grade IV,total resection,15 cases,subtotal removal in 4 cases,partial resection in 1 cases,no nerve injury and good recovery in 13 cases,mild disability in 6 cases and death in 1 cases.Conclusion intracranial tumors in sellar region by treated by pterional approach for microsurgical operation method has a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Key words:Intracranial tumors of the saddle area;By microsurgery through pterional approach method;Surgical treatment;Clinical effect
顱內腫瘤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的神經外科疾病,鞍區是其好發部位。目前,臨床上多采用手術治療顱內鞍區腫瘤,效果顯著。本研究為了進一步探討顱內鞍區腫瘤采用經翼點入路顯微方法手術治療的臨床效果,選取了我院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接收并治療的2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在將結果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顱內鞍區腫瘤患者20例作為研究對象,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經臨床病理及影像學等檢查確診,均有不同程度的頭暈、嘔吐、抽搐等癥狀。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齡為25~72歲,平均年齡為(46.3±8.0)歲;病程為2個月~5年,平均病程為(2.2±0.3)年;視力下降13例,內分泌紊亂10例,記憶力下降6例,精神異常5例,甲狀腺功能低下2例;垂體腺瘤12例、顱咽管瘤3例、蝶骨嵴腦膜瘤3例、鞍結節腦膜瘤2例。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經翼點入路顯微方法手術治療:于全麻下手術,患者取仰臥位,頭架固定頭位,頭部略抬高約20°,偏向對側約30°,讓額骨顴突處于最頂點。按Yasargil翼點入路或改良翼點入路開顱,于耳屏前上方顴弓上緣至中線發際旁作切口,游離頭皮與帽狀腱膜,顳肌向前翻起,切開骨膜,暴露額骨顴突、額顳頂顱骨;顱骨鉆孔,清理顱骨骨瓣,咬除蝶骨嵴。切開硬腦膜并懸掛,于顯微鏡下開放外側裂池、頸內動脈池、視交叉池、終池板,腦脊液者釋放腦脊液,松解蛛網膜聯系,抬高額葉進入鞍區,切斷橋靜脈,牽開顳葉,暴露血管神經與解剖間隙,分離腫瘤,切開腫瘤行囊內取瘤。用生理鹽水清洗術野,清理殘存腫瘤碎屑,關顱。
1.3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術中腫瘤的暴露情況、腫瘤切除程度與治療效果。
2 結果
2.1腫瘤暴露情況 根據暴露程度評價腫瘤的暴露情況,20例患者中,Ⅰ級4例,Ⅱ級12例,Ⅲ級3例,IV級1例,見表1。
2.2腫瘤切除程度 根據腫瘤切除的程度分為全切、大部分切除(>60%),部分切除(≤60%)。20例患者中,全切15例,大部分切除4例,部分切除1例,見表2。
2.3治療效果 術后未遺留任何神經損傷且恢復良好者13例,輕殘6例,死亡1例。存活者,視力下降、內分泌紊亂等癥狀均有所改善。
3 討論
在顱底顯微神經外科技術不斷成熟的過程中,顱內鞍區腫瘤的全切率也有較大提升,術后的致殘率與死亡率較優明顯下降。經翼點入路顯微方法手術治療顱內鞍區腫瘤,可以獲得最大的視野角度,且對腦的牽拉與損傷較小,為鞍區腫瘤的手術操作創造了較大的空間,最大程度地保護了神經功能,有效降低了并發癥的發生率。
總之,顱內鞍區腫瘤采用經翼點入路顯微方法手術治療的臨床效果顯著,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質量,值得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袁中順.經翼點入路顯微方法手術治療顱內鞍區腫瘤療效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32:32-32.
[2]姚宏偉.鞍結節腦膜瘤的顯微外科治療體會[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3,24:26-27.
[3]李愛軍.垂體柄的顯微應用解剖及其在鞍區腫瘤手術中的保護策略[D].蘇州大學,2014.
編輯/倪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