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心電監護電極貼片在不同的粘貼部位對心電示波圖像觀察的效果。方法 將內科、急診及需外科手術患者,需要心電監護患者210例,隨機分為三組,采用三組心電監護電極片安置在患者不同部位,對心電監護圖像清晰度的效果進行比較。結果 采用三組方法心電監護圖像清晰度有較大的差異,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第一組安置電極片,即左、右鎖骨中線與第二肋弓交界處,左鎖骨中線與左肋弓下緣交點處。能夠確保心電監護的效果,更好的為臨床提供客觀的病情變化,確保醫生準確的分析處理病情。
關鍵詞:心電監護;電極片;不同位置;效果觀察
隨著當今社會科技和醫療器械的發展,患者的各項動態指標數據越來越精準。例如:病情危重的需要進行持續不間斷的監測心率、節律與體溫、呼吸、血壓、脈搏及經皮血氧飽和度等。心電監護儀能夠時時監測著患者的生命體態;心電監護儀對臨床上急、危重的患者,心律失常的患者及介入手術的患者各項動態指標來進行監測;通過心電監護儀患者的生命體征狀況數據顯示與波形圖的趨勢,從而能夠觀察患者病情的動態變化狀況來臨床診斷,治療急、危重患者,搶救等起到了十分顯著的幫助。好性能的設備儀器需要正確的使用方法才能使人們得到想要的效果;在臨床上心電監護儀電極片粘貼在不同的位置、患者自身衛生狀況等以及粘貼電極片時,不正確操作過程與注意事項都能影響心電監護的清晰度。能確保心電監護的效果,更好的為臨床提供客觀的病情變化,確保醫生準確的分析處理病。規范護士對心電監護儀的使用,從而提高心電監護儀監測正確性,降低患者損傷發生率。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1月18日~2012年5月5日于我院急診觀察室、內科住院的患者以及需要手術的患者,根據病情需要安置心電監護的危重患者210例。選擇標準:年齡35~94歲,皮膚清潔,無大汗現象。
1.2方法 安置電極片實施方法:對210例患者在臨床研究方案設計階段已隨機分別進入到三組當中,每組都為70例,無年齡,性別,種族以及疾病的差異。其中男女各35例,平均年齡為67歲。心電監護圖像清晰度與模糊度嚴格按照:患者安靜休息時監護儀能否清晰顯示心電圖波形、心律、血氧飽和度、呼吸頻率數據的標準參數。采用三組安置電極片研究對象使用的監護儀均為日本光電工業株式會社生產的BSM2351-C型多參數心電監護儀;電極片均為余姚市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次性使用心電監護電極片。此次研究中,心電監護粘貼電極片采用三個部位:第一組左、右鎖骨中線與第二肋弓交界處,左鎖骨中線與左肋弓下緣交點處;第二組左、右肩胛骨喙突后兩橫指于前胸壁投影處,左鎖骨中線于左肋弓下緣交點處。第三組左、右肩峰下緣三橫指于前胸壁投影處,左鎖骨中線與左肋弓下緣交點處。根據心電監護儀的性能和作用,此次研究采用的是三極導聯連接,研究分析三組方法對心電監護果的影響。
1.3統計學方法 對資料結果分析采用spss10.0統計軟件的χ2分布χ2檢驗,檢驗水準P<0.05為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第一組70例清晰65例(92.9%),模糊5例(7.1%).第二組70例清晰45例(64.2%),模糊25例(35.8%).第三組70例清晰40例(57.1%),模糊5例(42.91%)(χ2=9.08,P=0.0025)。
3 討論
3.1心電監護儀及心電監護電極片是當今臨床中一種極為重要而常用的醫療用傳感器儀器。臨床上一般采用一次性電極片,電極片的交流電阻、直流失調電壓、復合失調不穩定性和內部噪聲、除顫過載恢復、偏置電流耐受度應符合YY/T0196的要求;電極片的細胞毒性應不大于2級,應無遲發型超敏反應,應無皮膚刺激。針對心電監護三組位置的臨床實驗觀察,結果顯示:采用第一組安置電極片的方法即左、右鎖骨中線與第二肋弓交界處,左鎖骨中線與左肋弓下緣交點處,圖像更為清晰。心電監護儀是目前作為臨床觀察病情變化必不可少的精密醫療儀器。使用心電監護儀過程中務必對該儀器按照使用規定做好日常維護及保養,務必掌握監護儀自身機能及其操作規范;根據對患者全面觀察與監測結果相結合,來保證正確使用的安全性,預防使用不當出現的各種問題。
3.2粘貼電極片時應當征取患者的配合。首先皮膚要保持潔凈、干燥,用磨砂紙將電極貼片需要粘貼位置的皮膚角質層擦凈;用清水清洗干凈,并用紙擦干或自然晾干;取出電極貼片,將電極貼片貼紙擦拭部位。然后按心電監護儀的操作流程開啟監測設備便可進行心電監測。心電監護儀除了測量和監護生理參數外,還監視和處理用藥及手術前后的狀況;為護理工作提供了方便和科學依據。
3.3心電監護儀與監護診斷儀器一樣,是人體自身電生理活動在體表的反映。但與監護診斷儀器有著一定的區別,它必須24h連續監護患者的生理參數,檢出變化趨勢,指出臨危情況,供醫生應急處理和進行治療的依據,使并發癥減到最少達到緩解并消除病情的目的。心電監護儀能同時監護患者的動態心電圖形(一般為五聯導心電圖)、呼吸、體溫、血壓(分無創和有創)、血氧飽和度、脈率等生理參數。可存儲400組無創血壓數據及測量血壓時的心率值、體溫、呼吸率、血氧飽和度,并可列表查看;高精度的無創血壓測量模塊,精度高、重復性好;獨特的血氧飽和測量裝置,保證血氧飽和度值和脈率測量更準確。如心電監護沒有變化,但患者大汗淋漓、胸痛、嘔吐、血壓升高等現象時,必須及時使用行常規心電圖檢查,此時可能是心肌缺血或心肌梗。
3.4心電監護儀常規配有各種不同的報警音,如提示心率,設置報警,可刺激患者交感神經,使心率加快、血壓升高、疼痛明顯,因此監護儀的音量應盡量調小,報警設置非必要時不用,以減少噪音刺激,消除患者恐懼心理。工作中常發現很多患者、陪護人對監護儀會有很大的好奇心、神秘感、依賴感。心電監護儀絲毫的變化都會引起其的不安,不利于病情控制。重癥患者更是如此。在使用該儀器之前醫護人員有必要對患者、陪護人做出充分的解釋;更應該囑咐患者、陪護人不應擅自應用、調節監護儀,造成儀器損壞;同時告知避免無線電波可能會產生干擾。這些都直接影響儀器的監控情況。
3.5臨床護理人員應不斷更新知識,提高護理質量,打破護士只機械地執行醫囑、打針、輸液常規。更多的能夠對疾病做出初步診斷,并及時給予對癥處理,從而為患者獲得及時足夠的治療時間。
參考文獻:
[1]周霞,楊潔,袁燕,等.心電監護不同位置電極片效果觀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1:1672-5085.
[2]侯巖芳,周艷麗,趙愛萍,等.持續質量改進在心電監護風險防范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2,06.
[3]王菲玲,韋美皓,高卿卿,等.提升監護室床邊監護儀報警有效性[J].中華護理雜志,2010,04.
[4]張秀蘭,吳曉萍,王敏華.持續質量改進在心電監護儀使用中的應用[J].護理與康復,2011,02.
編輯/成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