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下頜骨骨折的臨床特點及其治療過程中的相關問題。方法 選擇我院收治的下頜骨骨折患者50例,分析患者的性別、年齡、受傷原因、骨折部位、合并傷、治療方法以及效果等。結果 19~38歲的男性是下頜骨骨折的主要發病人群;車禍是最主要的致傷原因;頦部是最主要的下頜骨骨折部位;面中份骨折是發生率最高的合并傷;頜間牽引和手術是臨床治療下頜骨骨折的主要方法;全部50例患者中,42例患者為一期愈合,8例患者為二期愈合,患者面部并沒有發生顯著畸形,頜關系得以有效恢復,張口功能、咀嚼功能等良好,X線檢查結果顯示患者骨折線愈合理想。結論 對下頜骨骨折進行準確診斷,并及時進行復位,合理固定,感染預防,頜間牽引聯合微型鈦板內固定治療的并發癥發生率低,效果顯著,能讓下頜骨骨折的臨床治愈率有效提高。
關鍵詞:下頜骨骨折;臨床特點;治療
頜骨的生理結構和解剖結構具有自身的特點,因此和其他部位的骨折相比,頜骨骨折的臨床表現、診斷、治療方法也有所不同。本研究探究了下頜骨骨折的臨床特點及其治療過程中的相關問題,具體情況現做如下總結。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下頜骨骨折患者50例,回顧性分析其臨床資料。
1.2方法 對50例下頜骨骨折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分析患者的性別、年齡、受傷原因、骨折部位、合并傷、治療方法以及效果等。
2 結果
2.1患者年齡分析 50例患者,年齡5~71歲;39例患者的年齡為19~38歲,占全部患者的78.0%。
2.2患者性別分析 在全部50例患者中,男35例,占全部患者的70.0%;女15例,占全部患者的30.0%。
2.3致傷原因分析 50例患者中,32例患者是因為交通事故傷(車禍傷)引起的;5例患者是因為勞動作業致傷;8例患者是因為跌落傷引起的;1例患者是因為運動傷引起的;4例患者是因為斗毆傷引起的。
2.4下頜骨骨折部位分析 22例患者為頦部骨折;8例患者為下頜角部骨折;11例患者為體部骨折;5例患者為升支部骨折;4例患者為髁狀突骨折。開放性骨折患者36例,閉合性骨折患者14例。
2.5下頜骨骨折的臨床表現分析 全部50例患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瘀斑、出血、疼痛以及腫脹。31例患者存在咬合錯亂;16例患者存在面部凹陷畸形。23例患者的下頜運動存在異常;16例患者開口首先;3例患者存在面癱癥狀;2例患者存在下牙槽審計損傷性下唇麻木。
2.6下頜骨骨折合并傷分析 在全部50例患者中,有31例患者合并其他部位損傷,16例患者合并口腔頜面部軟組織挫裂傷,其中12例患者為面中份骨折;7例患者合并顱腦損傷;4例患者合并四肢骨折;2例患者合并鼻骨骨折,4例患者合并肋骨骨折。
2.7下頜骨骨折的臨床治療 如果患者為開放性、單純性骨折,在患者全身情況穩定,局部腫脹不顯著的情況下,應及時進行內固定手術復位,如果患者內固定效果不理想,則應進行頜間結扎;結合患者病情給予牙弓夾板聯合彈力牽引術治療,全部50例患者的咬合關系均得以有效恢復,治療效果滿意。針對髁狀突縱行骨折高度沒有變化的患兒,應進行單頜固定、顱頜繃帶以及頜間牽引等。按照患者具體情況及早拆除結扎絲,讓血運更加暢通,促進組織生長,讓骨折能更好愈合。
本研究全部50例患者中,39例患者給予手術治療,11例患者給予非手術治療。手術治療主要針對骨性愈合、出現纖維性或者手法復位不理想的患者。35例患者給予堅強內固定治療,10例患者僅給予頜間固定牽引治療,5例患者給予單頜固定。堅強內固定患者的面部對稱性、咬合關系以及張口度效果更佳理想。全部50例患者中,42例患者為一期愈合,傷口愈合情況理想,骨折端沒有發生錯位愈合,鈦板沒有發生感染,沒有發生開口困難等功能障礙;8例患者為二期愈合傷口愈合理想,骨折端沒有發生錯位愈合,或者存在輕微錯位,但是不會對功能造成影響,鈦板沒有發生感染,存在輕微功能障礙,面部不存在顯著畸形,基本恢復頜關系,張口功能、咀嚼功能理想,X先檢查發現患者骨折線愈合理想。
在治療下頜骨骨折患者時,如果患者伴有一系列急癥問題,則應及時給予輸液、止血、鎮痛以及鎮靜等急救措施,通過藥物讓患者的血壓的以及維持和恢復,如果患者為失血性休克,則應及時進行血容量補充和輸血,并對心臟、腎功能、呼吸功能進行嚴密觀察,如果患者存在窒息,應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及時進行氣管切開治療,如果患者合并全身嚴重外傷和顱腦損傷,則應邀請其他科及時進行會診。
3 討論
下頜骨為面下部突出部位,在頜面部單個骨骼中,下頜骨的面積最大,在受到外力傷害時下頜骨發生骨折的幾率更高[1]。下頜骨外形結果為馬蹄弓狀,在下頜骨結構中,頦孔、頦聯合、髁突頸以及下頜角是最薄弱的結構,在受到外力打擊時,以上部位發生骨折的幾率非常高。分析本研究結果發現,50例患者,年齡為5~71歲;39例患者的年齡為19~38歲,占全部患者的78.0%。男性35例,占全部患者的70.0%;女性15例,占全部患者的30.0%[2]。發生這種主要是因為男性、青壯年是從事體力活動和戶外活動的主要人群,因此受傷的幾率也更高。頦部正中位處于下頜弓形最前方,該處的表面軟組織比較薄弱,缺乏有效保護,因此發生下頜骨骨折的幾率較高。本研究結果顯示,在全部50例患者中,22例患者為頦部骨折,和相關臨床研究報道結果一致[3]。
對患者的正常咬合關系和口腔功能進行恢復是臨床治療下頜骨骨折的主要原則。如果患者合并嚴重軀體損傷或者顱腦損傷,則應先進行對癥治療;如果患者合并癥輕微,則應及時給予下頜骨骨折同期治療。如果患者骨折不存在明顯移位、存在牙列可利用,則應選擇非手術治療,例如顱頜固定、頜間牽引以及單頜固定等;如果患者為多發性骨折,存在嚴重移位,或者伴面中部骨折需要進行手術復位的患者,則應給予手術復位骨內固定治療。本研究全部50例患者中,39例患者給予手術治療,11例患者給予非手術治療;42例患者為一期愈合,8例患者為二期愈合,患者面部并沒有發生顯著畸形,頜關系得以有效恢復,張口功能、咀嚼功能等良好,X線檢查結果顯示患者骨折線愈合理想。
總之,對下頜骨骨折進行準確診斷,并及時進行復位,合理固定,感染預防,頜間牽引聯合微型鈦板內固定治療的并發癥發生率低,效果顯著,能讓下頜骨骨折的臨床治愈率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曾劍友,楊紅,鄒宏藝,等.102例陳舊性下頜骨骨折治療的臨床分析[J].臨床口腔醫學雜志,2014,30(8):501-502.
[2]陳堅慶.145例下頜骨骨折的臨床分析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3, 11(27):433-434.
[3]蒙超龍.257例下頜骨骨折的臨床分析[J].臨床口腔醫學雜志,2012, 28(8):482-483.
編輯/趙恒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