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討炎琥寧聯合利巴韋林治療兒童皰疹性口腔炎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本院64例兒童皰疹性口腔炎患兒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在常規對癥處理的基礎上給予炎琥寧聯合利巴韋林的治療,對照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單用利巴韋林治療,觀察兩組患兒的臨床效果。結果 治療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炎琥寧聯合利巴韋林治療兒童皰疹性口腔炎療效顯著且無毒副作用,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皰疹性口腔炎;炎琥寧;利巴韋林
皰疹性口腔炎是小兒口腔炎中較重的一種,也是兒科中的多發病及常見病,主要由單純皰疹病毒Ⅰ型感染所致,多見于1~2歲嬰幼兒,發病無明顯的季節差異,從患兒的唾液、皮膚病變和大小便中均能分離出病毒[1,2]。近年來兒童皰疹性口腔炎的發病率有明顯上升趨勢,起病時發熱可達38~40°C,由于口腔疼痛劇烈,患兒表現為拒食、流涏、煩躁,常因拒食啼哭才被發現。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本院兒科收治的皰疹性口腔炎患兒64例,全部患兒均符合《兒科學》第七版中關于皰疹性口腔炎的診斷標準均有發熱[3,4],體溫38.6~40°C,將64例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32例。治療組中男的14例,女的18例;年齡11個月~2.5歲,對照組中男15例,女17例,年齡10個月~3.5歲,兩組患兒性別、年齡、及體溫等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兒均給予退熱補液等對癥治療,保持口腔清潔,局部涂皰疹凈膏,繼發感染者加用抗生素治療。治療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給予炎琥寧聯合利巴韋林治療將注射用炎琥寧5~10mg/(kg·d)加入100~250ml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5~7],注射1次/d,將利巴韋林注射液10mg/(kg·d)加入100~250ml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靜脈滴注1次/d,1個療程5d。對照組單用利巴韋林治療,其用法用量同治療組,1個療程為5d。
1.3療效評定 ①治愈:用藥5d內患兒臨床癥狀和體癥全部消失;②顯效:用藥5d內患兒臨床癥狀和體癥顯著改善;③好轉:用藥5d內患兒臨床癥狀和體癥有一定程序的減輕;④無效:用藥5d內患兒臨床癥狀和體癥沒有改善或病情加重。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軟件包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5.2%,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2.1%,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治療過程中兩組患兒均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
3 討論
皰疹性口腔炎是兒科常見的一種口腔炎,主要由單純皰疹病毒Ⅰ型感染所致,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偶見體溫可達40°C以上高熱,1~2d后頰粘膜、齒齦、唇內和唇粘膜及鄰近口周皮膚出現單個或成簇的小皰疹,直徑約2mm,周圍有紅暈,迅速破潰后形成潰瘍,有黃白色纖維素性分泌物覆蓋,多個潰瘍可融合成不規則的大潰瘍,有時累及軟腭、舌和咽部。由于疼痛劇烈,患兒可表現拒食、流涎、煩燥,常因拒食啼哭才被發現。所屬淋巴結常腫大和壓痛,可持續2~3w,體溫在3~5d后恢復正常,病程約1~2w。目前皰疹性口腔炎無特效治療方法,常規對癥、支持及抗病毒綜合治療,能夠取得較好療效。
利巴韋林(三唑核苷、病毒唑)[8,9]是一種人工合成的鳥苷類衍生物,為廣譜抗病毒藥,對多種RNA和DNA病毒有效,可以多種機制抵制病毒核苷酸的合成,其由磷酸轉移酶磷酸化而被激活,通過抑制肌苷單磷酸脫氫酶,阻止肌苷酸轉變為鳥苷酸而導致鳥苷酸磷酸鹽缺乏,進而抵制病毒DNA和RNA的合成,而對多種病毒如甲肝病毒、腺病毒、皰疹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有抵制作用。炎琥寧是以穿心蓮為原料,經酯化、脫水、成鹽精制而成,穿蓮酯、新穿心蓮內酯、穿心蓮內酯、脫氧穿心蓮內酯等是其主要成分[10~14]。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炎琥寧具有明顯清熱解毒、抗感染、鎮痛及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功能的作用;它能夠增強中性粒細胞的吞噬功能,加強體液免疫能力,提高血清溶菌酶的含量,對單純皰疹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薩奇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以及細菌感染都有抵制作用,由此可見其具有抗病毒、抗菌雙重功效,目前臨床將炎琥寧廣泛用于治療各種病毒感染。
綜上所述,炎琥寧治療兒童皰疹性口腔炎療效顯著,且無毒副作用,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沈曉明,王衛平,兒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33.
[2]田春紅,吳榮初.兒童皰疹性咽峽炎應用炎琥寧聯合利巴韋林治療的療效觀察[J].藥物與臨床,2013,11(b):1674-4721.
[3]楊寶峰.藥理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2008:429.
[4]張金波.炎琥寧聯合利巴韋林治療皰疹性咽峽炎患兒的臨床分析[J].臨床醫學工程,2011,18(9):1366-1367.
[5]粱宏.口腔炎噴霧劑對兒童皰疹口腔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05(22):91-92.
[6]曹新.兒童口腔潰瘍治療及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0,05(23):84-85.
[7]陳其芬,付宏,代勤韻.干擾素-α1b聯合口腔炎噴霧劑治療小兒手足口病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導報,2011,08(24):46-47.
[8]趙文菊.口腔炎噴霧劑治療潰瘍性口腔炎30例觀察[J].實用中醫藥雜志,2012,28(11):951-951.
[9]劉琪亮.口腔炎噴霧劑局部治療RAU臨床療效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2,16(10):1249-1250.
[10]石靜,楊青宇,劉宇,等.口腔炎噴霧劑治療復發性口瘡42例療效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3,15:119.
[11]董彩蓮,王明波.口腔炎噴霧劑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與口腔潰瘍散的療效對比[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4,01:2426-2426,2427.
[12]高蘭敏,邱寧.口腔炎噴霧劑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與口腔潰瘍散的療效對比[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18):240-241.
[13]劉強.口腔炎噴霧劑治療兒童口腔潰瘍的效果觀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3,13:146-146.
[14]羅麗華.口腔炎噴霧劑治療口腔潰瘍的臨床效果觀察[J].求醫問藥(學術版),2012,10(09):634.
編輯/安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