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討紅光照射聯合噴昔洛韋治療帶狀皰疹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將經我科確診為帶狀皰疹的88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45和治療組43例,兩組同時進行皮膚科常規護理并外用1%噴昔洛韋軟膏,治療組在以上治療的基礎上給予紅光照射。結果 治療組各項指標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用藥配合紅光照射對帶狀皰疹療效顯著,值得推廣。
關鍵詞:帶狀皰疹;噴昔洛韋;紅光照射;護理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以簇集性小水皰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病毒性皮膚病,常伴有神經痛,為皮膚科的常見病[1]。治療主要是以抗病毒、營養神經及止痛為主的藥物治療和以紅光、紫外線等照射為主的物理治療,此外專業的皮膚科護理尤為重要。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10年9月~2015年9月我科住院部收治的88例帶狀皰疹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其中對照組患者43例,其中男23例,女20例,平均年齡(49.1±12.4)歲,平均病程(2.1±0.7)d,治療組患者45例,其中男26例,女19例,平均年齡(46.5±15.4)歲,平均病程(2.3±0.9)d。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等基本資料方面比較無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入選及排除標準 ①入選標準:所有病例均為我科診斷為帶狀皰疹的住院患者,病程均在7d內,并在近2w內未用過抗病毒、皮質激素及免疫調節藥物。②排除標準:妊娠、哺乳期婦女;對無環鳥苷類軟膏過敏者;有惡性腫瘤,接受放化療者;免疫功能明顯低下者;嚴重實質性臟器功能損害者。
1.3方法
1.3.1護理方法 兩組均給與常規護理,包括:①一般護理:室內安靜舒適,常通風;保持床單干凈整潔;囑患者保證足夠的睡眠;健側臥位,避免水皰破裂及感染;讓患者穿寬松衣物;囑患者不要抓搔病變部位;做好消毒工作,防止繼發感染。②心理護理:消除顧慮和恐懼,樹立良好的心態。③皮膚護理:做好特殊部位如眼部肛周及外陰部護理。④疼痛護理:采取與患者交談、看電視等方式分散其對疼痛的注意力;疼痛劇烈者,遵醫囑給予鎮靜、止痛藥。⑤飲食護理:飲食宜清淡而富有營養,忌刺激性食物。⑥健康教育:護理人員向患者及家屬講解有關該病的基本知識。
1.3.2治療方法 對照組外用1%噴昔洛韋軟膏(商品名夫坦,由重慶華邦制藥有限公司生產),3次/d,外用硼酸溶液濕敷2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高能窄譜光動力治療儀(安徽航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照射患處,1次/d,10~15min/次。光動力治療儀:波長(633±10)nm,功率密度≥80mW/cm2,照射面積(180×400)mm,照射頂部垂直皮損部位,距離15cm,照射時用眼罩遮眼。7d一療程,觀察3個療程后評價療效。
1.4評價指標 療效觀察指標包括皮損、紅色丘疹、水皰、結痂、刺痛、灼熱感及全身癥狀。療效判斷標準,①痊愈:皮損消失,無后遺神經痛;②顯效:皮損消退80%以上,皮痛緩解;③有效:癥狀和體征減輕;④無效:各體征均無明顯變化,皮痛無改善。總有效率為痊愈、顯效、有效合并例數與總例數之比,以百分率表示。分別于治療結束后的3、6、9d進行隨訪并記錄不良反應。
1.5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9.0軟件,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x±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對照組痊愈率34.8%,總有效率86%,治療組痊愈率51.1%,總有效率97.8%,χ2檢驗,兩組患者痊愈率及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比對照組治療效果好,見表1。
2.2兩組疾病癥狀控制時間比較 兩組平均止痛、止皰、結痂及痊愈時間比較,有顯著性差異(均P<0.05),即治療組在疾病控制效果均優于對照組,見表2。
2.3不良反應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分析,治療組2例(4.4%)患者治療后發生后遺神經痛或照射部位出現輕度皮膚瘙癢,減少照射功率后好轉。對照組7例(16.3%)患者治療后發生后遺神經痛或輕度灼熱感,繼續用藥后癥狀消失。治療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具有嗜皮膚和神經的特性而引起劇烈疼痛,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治療此病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減輕帶狀皰疹引起的疼痛。1%噴昔洛韋乳膏由無環鳥嘌呤衍化物合成,直接涂擦在皮膚處后,可直接進入單純皰疹病毒感染的細胞內,選擇性抑制單純皰疹病毒DNA的合成[2],且它在細胞內濃度高,半衰期長,是我科室常用藥之一。
紅光治療儀治療是利用光化學作用對生物體產生重要的生物效應和治療效果。在紅光照射后線粒體的過氧化氫酶的活性增加,進而增加細胞的新陳代謝,炎性介質清除加快,組織水腫吸收,促進組織生長,加速細胞修復,使受損神經修復、再生;同時增加白細胞吞噬作用,達到消炎止痛的效果[3]。紅光照射促進皮疹愈合,快速鎮痛等效果顯著。我們的結果提示,紅光照射聯合1%噴昔洛韋乳膏治療帶狀皰疹,其療效明顯優于單純1%噴昔洛韋乳膏治療,且不良反應小。我們將在以后的工作中繼續探索及積累經驗,拓展紅光治療在臨床上的應用范圍。此外,對于帶狀皰疹所致的神經痛往往需要綜合護理,因此,臨床在注重藥物治療的同時,更應加強對患者進行心理及行為的全面護理干預[4]。
綜上所述,采用噴昔洛韋軟膏聯合紅光照射治療帶狀皰疹,同時加強皮膚專科護理,可明顯減輕患者局部炎癥反應和疼痛,有利于提高帶狀皰疹的臨床治愈率,且操作方便、安全、經濟,望此方法對帶狀皰疹臨床治療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黃為陽.帶狀皰疹中西醫護理研究進展[J].中醫外治雜志,2015,24(4):49-51.
[2]林國巖.噴昔洛韋軟膏聯合康復新液治療帶狀皰疹的療效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10):137-138.
[3]鄧嘉華.LED光動力紅光治療帶狀皰疹療效觀察及安全性[J].中國療養醫學,2013,22(10):919-920.
[4]李曉乾,畢育學.皮膚病患者心理特征分析及護理干預效果[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1):16-18.
編輯/安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