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評估層級護理管理模式在ICU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120例ICU科室患者以護理管理模式的不同分為兩組,對照組60例行常規護理管理,觀察組60例行層級護理管理。結果 觀察組各項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在ICU護理管理中應用層級護理管理模式效果顯著,值得采納應用。
關鍵詞:層級護理管理模式;ICU護理管理;應用效果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level of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 ICU application effect.Methods 120 cases of ICU patients in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of different department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control group 60 routine nursing management,observation group of routine nursing management level 60.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all the indicator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two groups of dat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level of nursing management in the ICU nursing management mode,is adopted application.
Key words:Hierarchical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ICU nursing management; Application effect
ICU是收治危重癥患者的重要科室,為了提高ICU科室的醫療水平,提高護理質量與管理質量便顯得極為重要。層級護理管理是一類現代化管理模式,將護理、管理有效融為一體,從而使ICU護理在整體上得到有效強化[1]。本次將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ICU科室患者作為研究的對象,主要是評估層次護理管理模式在ICU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入選的120例ICU患者于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我院,進而以所選護理方式的不同分為兩組。觀察組60例中,男32例、女28例;年齡19~73歲,年齡均值(42.8±3.2)歲。對照組60例中,男33例、女27例;年齡18~76歲,年齡均值(42.9±3.1)歲。另取我院ICU科室28名護理人員,包括主管護師、護師、護士等。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及護理人員一般資料均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行常規護理管理,做好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的嚴密監測工作,針對患者出現的異常狀況,及時告知醫生,并采取有效處理措施。觀察組患者行層級護理管理模式,具體流程如下:
1.2.1層級的合理設置 對ICU科室相關護理人員統籌起來,進而分為五大層次,即為:護理組長組、高級護理組、中級護理組、初級護理組、助理護士組。與此同時,將全部護士統籌起來,進而分為三個組,每一組都需配置上述提到的五個層次護理人員,三組所采取的輪班制度為8h制。
1.2.2工作流程的合理制定 以患者的具體病情為依據,進而對工作流程進行合理制定,并將制定好的工作流程以文字的形式打印出來,在患者床邊放置,以備護理人員即時查閱。需設置的流程內容涵蓋基礎護理內容、患者心電監護以及用藥指導等。另外,需配置搶救流程。
1.2.3層級管理策略 以護士不同層級為依據,進而完成相應的護理管理工作及護理指導工作,具體內容為:①護理組長組:對于護理組長來說,主要對教學、科研以及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加以負責,針對護士在護理工作中的能力水平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考核措施。②高級護士組:高級護士主要需做好護理查房工作,針對中級護士、初級護士以及助理護士進行護理指導,通過“理論+實踐”的指導,使下屬層護士的護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2]。③中級護士組:中級護士需對ICU監護的重要性加以認識,基于ICU搶救護理期間,需做好和醫師之間的密切配合工作,了解各類搶救儀器,懂儀器操作方法,并能夠對各類搶救藥物有足夠的認識。④初級護士組。對于初級護士來說,主要需采取專科護理管理,同時需對初級護士進行專科護理管理方面的考核,包括是否了解一般的檢查方法,能夠充分掌握專科護理技術以及護理文書書寫是否規范、科學等。⑤助理護士組:助理護士需懂基本的護理操作,有足夠的護理安全意識,能夠認識到護理管理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并對ICU科室護理管理規程制度嚴格遵守。
1.3判定標準
1.3.1層級護理管理中護理質量指標包括五項:基礎護理、健康宣教、病房管理、護理文書書寫、護理操作。每一項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表示護理質量越好[3]。
1.3.2采取采取自制調查問卷,將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較滿意、不滿意四個等級;由患者自行填寫完成,然后由評價小組收回問卷,進一步對問卷進行整理、分析、評估。本次發放問卷120份,有效收回120份。總滿意度為非常滿意、滿意、較滿意三項滿意度之和。
1.4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應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x±s)視為計量資料,組間比較應用t進行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取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護理質量對比評估 ①觀察組中,基礎護理評分為(96.49±2.21)分、健康宣教評分為(91.82±2.11)分、病房管理評分為(94.16±3.21)分、護理文書書寫評分(96.86±2.11)分、護理操作評分為(94.86±3.29)分。②對照組中,基礎護理評分為(82.92±2.34)分、健康宣教評分為(84.12±2.14)分、病房管理評分為(78.19±3.29)分、護理文書書寫評分(86.92±2.14)分、護理操作評分為(86.37±3.26)分。觀察組各項護理質量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2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對比評估 觀察組中,非常滿意46例、滿意10例、較滿意4例、不滿意2例,總滿意度為96、7%;對照組中,非常滿意12例、滿意15例、較滿意23例、不滿意10例,總滿意度為83.33%。觀察組患者對護理的總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ICU科室收治的危重癥患者較多,大部分患者需采取手術治療,在手術后期通常需在ICU科室觀察一段時間,在觀察期間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一些異常情況,如果未能采取及時有效的處理措施,則會使患者的身心健康構成極大的威脅。臨床證實:針對ICU患者,采取有效護理管理方法顯得非常重要,一方面能夠確保護理的合理性及科學性,另一方面能夠使ICU護理質量得到有效提升。
本次提到的層級護理管理模式主要講護理人員分為五個等級,即為護理組長組、高級護理組、中級護理組、初級護理組、助理護士組。進而在合理制定工作流程基礎上,對層級管理方法加以實施。在層級管理方法過程中,需針對不同組的護理人員,落實不同的責任及學習目標,從而確保層級護理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有學者經研究表明[4]:在ICU護理管理中實施層級護理管理模式價值作用明顯,既能夠提高護理質量,又能夠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此次得出了與該學者相一致的研究成果。本人認為,護理人員還需要注重自身素質的提升,加強學習,提高自身護理操作技巧,并擅于跟上級護士溝通交流,確保自身崗位工作的完善。在實際護理期間,獲取患者及家屬的信任,以此為整體護理質量的提升奠定良機。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各項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在ICU護理管理中實施層級護理管理模式效果顯著,能夠提高各項護理質量,同時使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得到有效提高,進而為ICU整體護理管理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礎;因此,值得在臨床中采納應用。
參考文獻:
[1]李威,彭粵銘,曹靜.層級護理管理模式在ICU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現代臨床護理,2011,10(04):56-58.
[2]羅蓮英.層級護理管理模式在ICU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5,38(04):115-116.
[3]周玉華,靖素華,王麗娟.層級護理管理模式在ICU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療前沿,2013,08(10):116-117.
[4]杭寒皎,葉芷彤.層級護理管理模式在ICU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16):783-784.
編輯/倪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