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Hcy與血壓晝夜節律與動脈粥樣硬化的嚴重程度之間的關系,探討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預測值baPWV和ABI的心血管風險。方法 通過對高血壓患者臨床資料的分析,在與baPWV和ABI患者測定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定量檢測患者血壓晝夜節律。結果 三組的血壓和動脈僵硬度的指標比較三組日間SBP、DBP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夜間SBP、DBP降低杓型組和非杓型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三組Hcy相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正常對照組杓型血壓的發生率顯著低于高血壓組和H型高血壓組較非H型高血壓組;H型高血壓組baPWV和ABI低于非H型高血壓組、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Hcy在高血壓患者中,ABI檢測,更有利于風險評估baPWV,早期檢測動脈硬化,早期干預,也應注意監測血壓的節律,為個體化治療提供依據,更好地改善預后。
關鍵詞:H型高血壓;晝夜;血壓
原發性高血壓血漿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10 umol/L),稱為“H型高血壓”。在中國高達75%的高血壓患者,高血壓合并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同型半胱氨酸是心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踝肱指數(ABI)、臂踝脈搏傳導速度(baPWV)是早期可靠性指標的病變血管結構和功能評價的推薦指南,與冠狀動脈病變動脈粥樣硬化早期和晚期心臟事件密切相關[1]。此外,血壓晝夜節律紊亂可引起或加重靶器官損害。本文的目的是通過對高血壓患者臨床資料的分析,在與baPWV和ABI患者測定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定量檢測患者血壓晝夜節律。分析Hcy與血壓晝夜節律與動脈粥樣硬化的嚴重程度之間的關系,探討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預測值baPWV和ABI的心血管風險。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從2014年6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心血管內科就診的90例輕、中度高血壓住院患者一般數據,非H型高血壓組45例Hcy<10 umol/L,男22例,女23例,平均年齡(60.30±8.42)歲,平均病程(9.46±2.34)歲;同型半胱氨酸>10 umol/L H型高血壓組45例,男23例,女22例,平均年齡(61.10±5.32)歲,平均病程(9.57±3.21)歲;選擇在我院體檢中心如年齡和性別相匹配的正常血壓40為同一時期對照組44例,男20例,女24例,平均年齡(62.10±4.13)歲。三組患者的性別、年齡、體重無顯著性差異(0.05)。高血壓組的病程比較(P>0.05)。
1.2診斷標準原發高血壓診斷標準 原發性高血壓的診斷標準診斷標準:根據2005《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高血壓的標 準[2],收縮壓≥140 mmHg和或舒張壓≥90 mmHg,排除繼發性高血壓。對于以前沒有被診斷為原發性高血壓的患者來說,篩查至少3倍的平均值是血壓符合高血壓的標準可以納入的。排除了存在顯著其他實驗室異常、異常征象和臨床疾病,如:心肌梗死急性期,癌癥、腎功能衰竭。
1.3方法
1.3.1 5 d停止降壓藥的測試之前。動態血壓記錄儀24 h動態血壓監測,袖帶綁在左上臂,白天和晚上06∶00~22∶00(22∶00 ~次日6∶00)分別在20和30 min自動測量血壓1次,24 h有效閱讀>80%為合格,否則次日復試。24 h收縮壓(SBP)、舒張壓(DBP)、平均血壓(MBP)進行記錄和存儲。血壓下降率(系統)=(平均動態血壓,平均夜間血壓)/天血壓均值100%。根據血壓的晝夜節律確定:10%~20%為杓型,<10%為非勺型,>20%為超勺,夜間血壓高于白天血壓。盡量保持日常活動,要求記錄每天的活動細節,休息和癥狀,每個充氣壓力右手臂伸直,并停止運動,晚上在仰臥睡眠盡可能。
1.3.2 HCY檢測酶循環法 通過對工具酶的循環,血清中微量Hcy轉化為生化信號被檢測到,可用于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定量測定。
1.3.3血液生化指標均在清晨空腹靜脈血,測定腎功能、血糖、血脂。
1.4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資料采用SPSS 16.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三組的血壓和動脈僵硬度的指標比較三組日間SBP、DBP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夜間SBP、DBP降低杓型組和非杓型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三組Hcy相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正常對照組杓型血壓的發生率顯著低于高血壓組和H型高血壓組較非H型高血壓組;H型高血壓組baPWV和ABI低于非H型高血壓組、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大量的前瞻性病例對照研究和遺傳多態性的研究表明,同型半胱氨酸是腦血管事件和缺血性心臟病的重要危險因素。2010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也指出,中國有更高比例的高血壓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高同型半胱氨酸是對高血壓患者的心血管預后的重要因素,血壓,而且對Hcy降低。結果表明,改變明顯高于血壓正常的高血壓患者血壓節律與H型高血壓患者的這種變化更為明顯,孫莉莉報道老年非杓型與Hcy水平顯著高于杓型高血壓[3]。又見杓型高血壓組ABI明顯高于非杓型組和非杓型組降低baPWV顯示,提示血壓晝夜節律的損失明顯加重動脈硬化的程度。可能是管壁剪切應力變化的原因之一,高血壓患者血管內皮功能不全、結構變化,導致動脈壁重構發生在血管活性物質的作用,引起的彈性下降。非勺型高血壓患者由于夜間血壓下降幅度降低或消失,心血管系統的時間越長對血壓的影響越高,可使大動脈順應性下降,外周阻力增加,影響血管彈性,從而容易加速動脈粥樣硬化,促進靶器官損害的發生。血壓的晝夜節律在二次血壓中經常會持續增加。這種變化進一步激活交感神經活性和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兒茶酚胺分泌增加,最終削弱血壓晝夜節律的患者血漿內皮素水平明顯升高,而舒張血管物質明顯減少,血管收縮和舒張物質分泌失衡進一步導致白天和夜間血壓持續升高。研究還表明,高血壓比Hcy正常人群也進一步增加,這與亞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多態性,TT基因型患者的血漿Hcy水平顯著高于正常人,大量流行病學研究結果也證實患者心腦血管事件的風險顯著增加,TT基因型。因此,Hcy在高血壓患者中,ABI檢測,更有利于風險評估baPWV,早期檢測動脈硬化,早期干預,也應注意監測血壓的節律,為個體化治療提供依據,更好地改善預后。
參考文獻:
[1]李天東,于華.高血壓晝夜節律異常對左心室肥厚及頸動脈內膜-中膜厚度的影響[J].中華高血壓雜志,2006,14(11):923-924.
[2]王文斌,黃振文,張菲雯,等.血壓晝夜節律與頸動脈內膜中膜厚度的關系及藥物干預[J].中華高血壓雜志,2009,17(4):365-366.
[3]孫莉莉,王麗娜.老年高血壓患者晝夜節律與同型半胱氨酸的關系研究[J].中外醫療雜志,2012,31(5):11-12.
編輯/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