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討偏頭痛患者中醫藥治療的療效。方法 對某醫院就診的偏頭痛患者56例應用中醫藥辨證施治,給予本院自擬的頭痛舒方劑進行治療,以天麻15 g,當歸15 g,制何首烏9 g,防風10 g,當歸15 g,土茯苓15 g,玄胡10 g,丹參15 g。1劑/d,水煎服,早晚分服,4 w為1個療程。結果 治愈45例,顯效4例,有效3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82.14%。結論 中醫藥治療偏頭痛有很好的臨床效果。
關鍵詞:偏頭痛;中醫藥
偏頭痛是一種由于血管舒張、收縮功能障礙引起的反復發作性頭痛,是由大腦神經功能調節紊亂和血管舒縮功能障礙所引起,呈一側或雙側顳部反復發作的搏動性頭痛,這種頭痛在臨床中十分多見,并且在發作時會伴有心率加快、惡心、嘔吐、面色蒼白以及其他大腦功能障礙等癥狀[1]。嚴重的威脅了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在臨床治療中多以西藥治療為主,但是西藥治療存在依賴性、耐藥性以及各種毒副作用等,并且手術治療的風險比較大,療效有時不盡人意,同時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隨著臨床的大量研究發現,重要在治療此疾病上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為了了解中醫治療偏頭痛的治療效果,特選取2014年1月~2015年7月本院采用自擬頭痛舒方劑治療偏頭痛56例,并取得良好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1月~2015年7月,在×××××醫院就診的偏頭痛患者56例,男30例,女26例,年齡在22~58歲,平均(33±11.1)歲;病程10~16.6年,平均(6.0±2.1)年。所有患者均排除顱腦病變、感染性疾病、急性腦血管疾病等。
1.2觀察指標 采用計分法重點觀察,分別記錄治療前1 w和治療1個療程后1 w的頭痛發作次數、頭痛程度、頭痛持續時間和伴隨癥狀。頭痛發作次數以月計算,每月發作次數>5次的計為6分,3~5次的為4分,≤2次為2分。頭痛發作時須臥床為6分,發作時影響生活、工作的為4分,發作時沒有太大影響的為2分。頭痛時間>2 d的為6分,>12 h且在2 d內的為4分,<12 h為2分。發病時伴有惡心、嘔吐等并發癥狀的為3分,低于2項的為2分,1項為1分。治療期間,除上述藥物外,不得使用其它類似治療藥物,并忌酸、冷、辛辣及海鮮食物。
1.3方法 對待本次研究的56例患者,給予本院自擬的頭痛舒方劑進行治療,以天麻15 g,當歸15 g,制何首烏9 g,防風10 g,當歸15 g,土茯苓15 g,玄胡10 g,丹參15 g。1劑/d,水煎服,早晚分服,4 w為1個療程。治療1個月以上,觀察治療后的效果。還可根據患者的病情進行分型治療:①氣滯血瘀型:宜偏重活血化瘀、通筋止痛,藥量適中,另加香附、當歸,甘草;②氣血兩虛型:應注重補氣補血,在中藥方的基礎上再加炙黃芪、黨參、何首烏、紅棗等中藥;③痰濁中阻型:應注重祛濕化痰、降逆止痛等,在藥方的基礎上加入白術、茯苓、生姜等藥物進行輔助治療;④腎氣虧虛型:應注重滋陰補腎、益氣止痛,可加入白芷、當歸、枸杞、熟地、甘草等中藥;⑤肝陽上亢型:應以平肝通絡、熄風止痛為主,可加入蔓荊子、地龍、細辛各適量,川芎等中藥。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可適當的增減藥物的使用量。
1.4診斷標準 按《中藥新藥治療偏頭痛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有關標準。療效評定起點分不能<7分,療程不能<1個月。臨床治愈:療程結束無發作性偏頭痛癥狀,停藥1個月不發病;顯效:治療后積分減少>50%;有效:治療后積分減少21%~50%;無效:治療后減少積分≤20%。
2 結果
本組56例患者。臨床治愈45例,顯效4例,有效3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82.14%。按照中醫按照中醫辨證分型及療效標準,見表1。
3 討論
偏頭痛是一種反復發作的血管性頭痛,呈一側或兩側頭痛,常伴惡心、嘔吐,臨床發病率較高。偏頭痛發作時,血漿5-HT降低引起小動脈收縮及較大動脈的擴張,小動脈收縮造成腦組織缺血,產生神經性損害癥狀;大動脈擴張引起頭痛。部分5-HT漏出到血管周圍細胞外液中,與組胺、緩激肽等神經肽類物質一起使血管壁痛域降低及導致動脈的“無菌性炎癥”。血管擴張合并“無菌性炎癥”,造成偏頭痛的臨床癥狀[2]。自擬頭痛舒組方中天麻具有熄風解痙,活血通絡,有強大的熄風化瘀效果,與土茯苓相結合對肝陽上亢、肝風內動所導致的風痰上擾清竅、瘀阻髓海腦絡所致的頭痛等有治療效果;而何首烏可補益精血[3];當歸具有活血補血的作用,祛邪的同時不傷本身;防風發散解表,勝濕止痛,祛風通絡,對風邪致脈絡瘀阻所致頭痛起到了治本作用;丹參有活血化瘀作用,玄胡有止疼作用,諸藥合用,共奏熄風滌痰,逐瘀止痛之效。自擬頭痛舒組方集祛風通絡、通絡止痛、活血化瘀療效于一體,對血瘀型偏頭痛起到了標本兼治作用,由于陰陽、氣血、臟腑功能失調為所有疾病的根本,因此在止痛之后,應當對氣血、陰陽、臟腑功能進行調理,以固根本,防止今后疾病的再次復發[4]。并且該組方中藥價格實惠,尤其適合基層醫院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賈建平.神經病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160.
[2]袁向陽,劉莉萍.何首烏對心血管系統作用的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4,3(12):7-8.
[3]李東,周正國,曲芳.穴位注射治療緊張型偏頭痛48例[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10,24(2):92-93.
[4]李偉仕,黃志勇,吳修信.都梁軟膠囊預防性治療偏頭痛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0,8(9):12-13.
編輯/羅茗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