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討重度痤瘡的光動力療法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擇2013年4月~2014年12月來本院進行治療的中、重度痤瘡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與實驗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只用紅光照射,實驗用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進行治療,比較兩組療效。結果 治療結束后,實驗組顯效率97.1%,明顯高于對照組的4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中、重度痤瘡治療中,光動力療法療效好且副作用較小,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痤瘡;臨床分析
痤瘡是一種青春期常見慢性炎癥性皮膚病,病程長,易復發,主要好發于青少年,對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響很大,不僅影響患者容貌,也對患者情緒方面還造成嚴重影響。面部的粉刺、丘疹等多形性皮損為較明顯的臨床表現。輕度痤瘡皮損較易治療,但反復頑固性痤瘡在治療中亦較棘手。傳統的藥物治療效果對個別患者效果不佳。長期服用又有副作用副作用,且粉刺皮損的徹底消退還并不明顯。因此,尋找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是研究熱點。目前,治療痤瘡可采用外用藥物治療、系統內服藥物治療、物理療法等[1]。近年來,光動力療法由于能減少炎癥的產生,促進炎癥的康復和創面愈合,減少了痤瘡瘢痕的形成,成為治療中、重度痤瘡的有效方法,筆者采用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治療50例中重度痤瘡患者,取得了很好的療效,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4月~2014年12月來本院進行治療的中、重度痤瘡患者100例,其中女45例,男55例,年齡15~50歲,平均32歲。屬于Fitzpatrick皮膚類型中Ⅱ級30例、Ⅲ型40例、Ⅳ型20例。排除標準:1個月內使用過維A酸制劑、糖皮質激素、抗生素、和避孕藥患者;孕婦及哺乳期女性;光敏史患者;瘢痕體質者,所有患者在評價前2個月內均未接受過任何治療。將100例患者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治療組50例患者,5%的5-氨基酮戊酸溶液在避光環境下涂于面部皮損及周,5 cm以內的皮膚及粘膜,全臉封包1.5 h,用半導體激光照射(XD-635AB型光動力激光治療儀),輸出波長635 nm,輸出功率200 mW/cm2,能量密度120 J/cm2,照射20 min/次,治療間隔10~14 d/次,治療后嚴格避光48 h/次,做好囊腫數目及不良反應詳細記錄。對照組50例患者采用單純紅光照射治療。在首次治療后的10、20、40 d記錄療效和不良反應。
1.3 療效判定 痊愈:皮膚損傷大完全消除;顯效:皮損消退>75%;有效:皮損25%~75%消退;無效:皮損<25%消退、或臨床癥狀無改善者。
1.4統計學處理 利用SPSS 17.0統計軟件對所記錄的所有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療效對比 兩組經過4次治療之后,治療組顯效率98%,明顯高于對照組的4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不良反應 治療過程中,治療組有部分患者出現紅斑、灼熱感、脫皮等不良反應,一般在4 d左右自行緩解。
3 討論
痤瘡是一種青春期常見慢性炎癥性皮膚病,病程長,易復發,主要好發于青少年,對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響很大,不僅影響患者容貌,也對患者情緒方面還造成嚴重影響。對于中、重度痤瘡,臨床上多系統應用抗生素、維A酸制劑治療,但存在明顯的副作用。口服小劑量糖皮質激素,局部封閉治療等,效果不佳,且易留凹坑和瘢痕。有許多光動力治療痤瘡的臨床報道[2-4],取得立較好的臨床效果。本實驗中的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是通過在痤瘡部位外敷5-氨基酮戊酸膠液,吸收進入細胞內,首先增強細胞光敏性,在一定波長的光源照射作用下產生光動力作用,消損痤瘡部位的組織細胞,傷害痤瘡丙酸桿菌、直接損傷皮脂腺,改善皮膚的正常表現,達到治療的目的[5-6]。藍光對痤瘡的作用效率要比紅光強40倍,但由于藍光穿透皮膚的能力較紅光差,不能使較多的細胞、毛囊皮脂腺得到能量。經過治療,治療組中50例重度痤瘡患者治療有效的有98例,總有效率達98%,遠高于對照組的80%,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僅表現為小膿包出現、水腫性紅斑等輕度復發現象,在不加治療的情況下,小膿包在數日內自行消退,說明該治療方案的副作用較小,是一種值得臨床推廣的痤瘡治療方式。
參考文獻:
[1]王雁萍,雷霞,魯元剛,等.局部5-ALA光動力學療法治療重度痤瘡的療效觀察[J].中華醫學美學美容雜志,2010,16(6):418-419.
[2]曹麗楠.觀察比較光動力與紅、藍光治療面部痤瘡的臨床療效[J].中國實用用醫藥,2015,10(1):227-228.
[3]陳立明,譚紅,宋珊.光動力聯合中藥治療中重度痤瘡臨床療效觀察[J].吉林醫學,2015,36(4):611-612.
[4]王焯.光動力治療中重度痤瘡的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5,21(l5): 153-154.
[5]張杰,于波,鐘綺麗,等.局部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治療中重度痤瘡療效觀察及隨訪分析[J].臨床皮膚科雜志,2013,42(5):314-316.
[6]仵寧,周永安.夫西地酸乳膏聯合克林霉素凝膠外用治療尋常性痤瘡臨床觀察[J].中國美容醫學,2012,21(5):814-815.
編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