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改良滑行皮瓣法治療眼瞼分裂痣的臨床效果。方法 對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的眼瞼分裂痣共9例(9眼)行分裂痣切除聯合滑行皮瓣法修復眼瞼缺損。觀察術后創口愈合,瘢痕形成情況及分裂痣復發情況。結果 術后隨訪6個月~2年,創口愈合良好,無明顯瘢痕,無瞼外翻等并發癥,分裂痣無復發及惡變。結論 改良滑行皮瓣法治療眼瞼分裂痣美容效果好,瘢痕輕,恢復快。
關鍵詞:分裂痣;滑行皮瓣
眼瞼分裂痣是一種罕見的同時發生于上下眼瞼的先天性皮膚色素痣,閉眼時上下瞼色素痣合二為一。分裂痣嚴重影響患者容貌,多需手術切除。手術多采用游離植皮或轉移皮瓣的方法進行眼瞼缺損部位的修復,但術后瘢痕較明顯,可能出現眼瞼縮窄,眼瞼外翻甚至眼瞼閉合不全等并發癥。我們對9例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行眼瞼分裂痣手術的患者采用改良滑行皮瓣法進行修復,手術效果滿意,現報道其治療體會。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2010年1月~2014年12月就診于南通大學附屬醫院眼科中心的眼瞼分裂痣患者9例(9只眼),其中男性5例,女性4例,年齡14~32歲,平均21歲,隨訪6個月~2年,平均隨訪時間15個月。病變部位偏內眥2例,居中4例,偏外眥3例。病變累及眼瞼全長4/1~1/2者5例,累及瞼緣及瞼結膜4例,最大病變上瞼22 mm×8 mm,下瞼24 mm×10 mm。術后病理皮內痣7例,混合痣2例。
1.2方法 局部麻醉。沿下瞼緣下方2 mm美蘭劃線,外眥處向外下方延長,同眼袋切口。沿痣的垂直最下方外2 mm劃線,線的內側及外側與眼袋切口相連,切除劃線區痣及部分正常皮膚組織,根據切除量,沿切口下方的輪匝肌肌皮瓣向下方分離,達眶下緣下1~2 cm,使肌皮瓣縫合于下瞼切口處無張力。縫合前將眼輪匝肌固定于眶外側的骨膜上,間斷或連續縫合皮膚。上瞼痣手術方法同下瞼,切口位于上瞼重瞼線處。瞼緣如分裂痣增生隆起,影響外觀,可行瞼緣分裂痣隆起部分切除。行瞼緣暫時性縫合,兩周拆線。術畢予蝶形膠布向上牽拉面部皮膚后加壓包扎。
2 結果
術后創口均一期愈合,創面平整,無貓耳畸形。3 w后創口瘢痕淡化。3個月后眼瞼形態自然美觀,無瞼內翻、瞼外翻等并發癥,無痣的復發及惡變。
3 討論
潛行分離,利用分離后組織的延伸性和彈性向缺損區滑行,以封閉創面。以眼輪匝肌皮瓣覆蓋缺損區,具有皮瓣菲薄,血供豐富,可直接拉攏縫合,手術方法簡單的優點[3]。我們改良的滑行皮瓣法操作方法更簡單,術者不需要豐富的眼成形手術經驗,成功率高,恢復快。我們的體會如下:①在設計上瞼滑行皮瓣時利用上瞼的自然皺褶,設計全上瞼弧形皮瓣,術后自然美觀;在行下瞼修復時,采用眼袋手術切口,創口隱蔽,術后瘢痕不明顯。②由于眼輪匝肌蒂皮瓣攜帶的組織量有限,適用于中小分裂痣,特別適用于眼瞼中部,較狹長的分裂痣患者。對于垂直徑較大,達到1 cm時,對皮膚松弛的患者仍可試行,對無皮膚松弛,但垂直徑較大的患者可分期手術。③由于術后皮片不收縮,因此不需行瞼緣粘連,可行瞼緣暫時性縫合,2 w拆線,患者恢復快,對幼兒可減少弱視的發生。④術畢將眼輪匝肌外側固定于眶外側骨膜上,可避免下瞼外翻的發生。我們用蝶形膠布向上牽拉面部皮膚后包扎,也可減少局部張力,減少瞼外翻風險。⑤瞼緣的處理:如果分裂痣增生隆起,影響外觀,可行瞼緣分裂痣切除,切除過程中注意保護毛囊,盡量不損傷瞼緣的后唇,避免瞼緣切跡的發生。如果痣平坦,顏色較淺,可不切除,以保留睫毛、皮脂腺等結構,讓外觀更接近正常。對于瞼結膜面的色素痣不影響外觀的,也可不處理。對于未切除或未完整切除的患者,需定期隨訪,防止惡變。
總之,我們的改良滑行皮瓣法是治療眼瞼分裂痣特別是眼瞼中部分裂痣的簡單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Zhu L, Qiao Q, Liu Z, et al. Treatment of divided eyelid nevus with island skin flap:report of ten case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Ophthal Plast Reconstr Surg,2009, 25(6):476-480.
[2]黃丹平,程浩,于佯洋,等.眼瞼分裂痣的手術方式探討[J].中華眼科雜志,2009,45(12):1089-1092.
[3]吳念,黃綠萍,毛運春,等.眼輪匝肌肌皮瓣修復眼瞼分裂痣[J].中華整形外科雜志,2001,17(4):204-205.
編輯/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