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大劑量的甲氨蝶呤用于治療顱內原發性淋巴瘤術后的療效。方法 實驗研究對象,為我院治療的顱內原發性淋巴瘤患者70例,對患者進行術后分組化療, 觀察組35例行大劑量甲氨蝶呤化療,對照組行CHOP化療。兩組患者化療4個周期后進行顱腦放療,對比兩組淋巴瘤患者術后的療效、不良反應情況。結果 對比觀察組和對照組治療的總有效率、不良反應,觀察組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顱內原發性淋巴瘤患者術后實施大劑量甲氨蝶呤化療處理,效果顯著,且患者發生的化療不良反應少,值得推廣。
關鍵詞:甲氨蝶呤;術后化療;原發性淋巴瘤;顱;靜脈炎
腦腫瘤有0.5%~2%是顱內淋巴瘤[1]。腫瘤可在腦組織發生,發生在幕上腦室周圍白質、小腦和腦干也可以看到[2]。術前診斷顱內淋巴瘤比較困難,手術是治療選擇,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給予放療、化療等綜合治療[3]。在這項研究中,我們比較了甲氨蝶呤和聯合化療治療腦顱內淋巴瘤的療效,探索最佳治療方案。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經診斷和治療的患者中,70例經手術切除并經病理檢查確診。在患者同意的前提下,按入院順序將患者分為2組,每組35例。觀察組19例男性,16例女性,年齡29~76歲(56.58±10.76)歲,對照組20例男性,15例女性,年齡27~75歲(54.64±10.48)歲。性別、年齡和其他一般信息有可比(P>0.05)。
1.2方法
1.2.1治療方法 觀察組給予大劑量化療,化療前以甲氨蝶呤使用小蘇打1g堿化尿液,水量>2 000 ml,甘露醇250 ml靜滴,連續靜脈滴注5%葡萄糖氯化鈉,5%碳酸氫鈉250 ml,氨甲喋呤3.5 g/m2;化療開始36 h肌肉注射亞葉酸鈣60 mg/m2,根據血藥濃度調整劑量為24 mg/m2,1次/d,直到甲氨蝶呤血藥濃度降至0.05mol/L,對照組接受標準的CHOP方案(環磷酰胺+阿霉素+長春新堿+潑尼松)。2~4周期化療后給予腦放療、放療和劑量范圍:24~36 Gy。
1.3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資料采用SPSS 16.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數資料比較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臨床療效 兩組比較觀察組完全緩解(P)11例,部分緩解(PR)15例,穩定(SD)5例,進展(PD)4例,有效率分別為74.29%;對照組,完全緩解7例,部分緩解(PR)5例,穩定(SD)15例,進展(PD)8例,有效率51.43%;有效率比較,P<0.05。
2.2不良反應 觀察組骨髓抑制不良反應21例(60%),脫發2例(5.71%),靜脈炎4例(11.43%),對照組32例(91.43%),15例(42.86%),10例(28.57%)。觀察組惡心嘔吐15例(42.86%),肝功能異常(22.86%),對照組18例(51.43%),8例(22.86%),兩組比較有差異(P<0.05)。
3討論
顱內原發性淋巴瘤是一種罕見的中樞神經系統的惡性腫瘤,這是首次報道的貝利[4]。它是腦的一種原發性肉瘤,是一種特殊類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5]。因為該病是多發性病變,但單獨放療的時間相對較短[6]。在90年代的第二十個世紀,和放療相比,顯著延長了單純放療患者的生存期,中位生存期為12個月,與甲氨蝶呤為基礎的化療相結合可以將中位生存期延長至51~20%個月,5年生存率為40%[7]。顱內淋巴瘤患者的初始方案,我們建議使用高劑量甲氨蝶呤為基礎,推薦劑量為3~3.5 g/m2,可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調整靜脈滴注,每2~3w重復1次。甲氨蝶呤引起的口腔炎、潰瘍性胃炎、出血性腸炎、腸穿孔,甚至導致死亡;藥物骨髓抑制較輕,大劑量應用可引起脂肪肝,肝臟和腎臟損傷,肝硬化[8]。因此,使用高劑量氨甲喋呤當注意血藥濃度,監測尿常規、尿pH值和腎功能,根據檢測值確定是否行利尿、加堿、補液。本組無嚴重不良反應發生,無死亡。在這項研究中,在放療前,化療的基礎上,有以下原因:化療,放療和化療后放療,較少的神經毒性,更有利于藥物進入大腦。
參考文獻:
[1]Moorehead RJ,Mills J,Wilson HK etal .Cholecy stectom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lorectal neoplasis:a prospectivestudy[J].Ann R Coll Surg Engl,1989,71(1):37-39.
[2]Sail F,Kohler I,Rottinger E.et al.The valuef the tumor marker CA 153 in diagnosing and monitoringbreast cancer.A comparative study with carcibrvt11cantigen[J].Cancer,201l,68(3):574.
[3]吳禮明,徐麗艷,殷敏敏,等.腦內原發性淋巴瘤的診斷及鑒別診斷[J].安徽醫學,2012,33(7):882.
[4]許曉琴,周林江,姚振威,等.原發性腦內淋巴瘤的影像學表現[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0,20(4):580-582.
[5]Wilder-Smith CH,Robert-Yap J.Abnormal endogenous pain modulation and somatic and visceral hypersensitivity in female,2007,13(27):3699-3704.
[6]陸崢,丁書卿.原發性顱內淋巴瘤148例臨床觀察[J].醫學臨床研究,2002,19(3):177,178.
[7]Stathopoulos P,Zundt B,Spelsberg FW,et al.Relatio ofgallbladder function and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to gastric mucosa inflammation in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cholecystolithiasis[J].Digestion,2006,73(2/3):69-74 .
[8]程朝暉.利妥昔單抗聯合cHOP方案治療彌漫大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療效和毒副作用觀察[J].醫學新知雜志,2010,20(5):503,504.
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