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臨床探討暈厥伴低血鉀的臨床特點,以及早期參麥注射液對患者肌無力恢復的影響。方法 62例急性暈厥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所有患者立即監測和維持生命體征,建立靜脈通道,監測血鉀濃度,吸氧,靜脈輸入10%氯化鉀溶液,觀察組在常規補鉀的基礎上,再另輸入參麥注射液,觀察患者意識的變化、血鉀濃度變化、肌力恢復情況、心電圖的變化。結果 兩組比較,顯效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是治療24、48 h兩組比較,患者肌無力,心電圖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參麥注射液佐治暈厥伴低血鉀患者有良好臨床療效,對患者肌力及心電圖恢復時間有明顯改善。
關鍵詞:暈厥;低血鉀癥;參麥注射液
暈厥(syncope)又稱昏厥,是由于一過性腦缺血導致大腦抑制狀態,而出現突然、短暫、自限性的意識喪失和身體失控,其發生較快,并隨即自行恢復[1]。暈厥病因多種多樣,常見為血管舒縮障礙、心源性暈厥、腦源性暈厥、血液成分異常等。而低血鉀可產生多種生理病理的綜合變化而引起暈厥亦為常見,我們在2012年12月~2014年12月2年我院急診低血鉀暈厥患者62例,并及時運用參麥注射液進行治療有良好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62例暈厥患者均為我院急診科就診留觀病例,其中男28例,女34例,年齡18~70歲,平均(31.5±2.5)歲,所有患者均符合暈厥的診斷[1],同時符合低血鉀癥的診斷標準[1]。血清鉀2.28~3.20 mmol/L,平均2.86 mmol/L;其中既往史中患冠心病6例,高血壓6例,阿-斯(Adams-1stokes)綜合征4例,腦血管意外后遺癥5例,腦動脈硬化8例,偏頭痛4例,癲癇2例,甲亢病史者3例,糖尿病病史者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4例,貧血6例。非低血鉀、而單純由于患者本身心腦血管等病變引起暈厥患者不在此研究范圍內。低鉀引起嚴重心律失常亦不在本研究范圍。
1.2臨床特點
1.2.1發病前均有誘因,勞累過度,身體虛弱,長時間站立、或處于擁擠、悶熱環境中;惡心、嘔吐癥狀,汗出,情緒刺激,換氣過度等,容易引起急性血液中鉀的重新分布。
1.2.2發病時候身體狀況 身體處于相對虛弱,消耗過度,如長時間站立勞動、月經期、懷孕期,肺病及身體處于感染期,腦力消耗過度,失眠、情緒不良刺激。饑餓、低血糖等。
1.2.3多數患者心、腦貯備功能下降、應急下降,有一定的器質性病史。如阿-斯(Adams-stokes)綜合征、腦供血不足、甲亢、糖尿病等。
1.2.4所有暈厥患者意識恢復后均有低血鉀的癥狀 疲乏,軟弱,乏力;惡心,腹脹,反應遲鈍。肌無力情況:肢體肌肉對稱性不同程度的無力或完全癱瘓,下肢重于上肢,近端重于遠端;也可從下肢逐漸累及上肢,肌力為0~4級。癱瘓肢體肌張力低,腱反射減弱或消失。嚴重者吞咽困難,窒息感。心電圖顯示:T波寬而低,T波倒置,QT延長,出現U波。血清鉀濃度均測定均<3.5 mmol/L,其中輕度缺鉀(血清鉀 3.0~3.5 nnnol/L)18例,中度缺鉀(血清鉀2.5~3.0 nnnol/L)者36例,重度缺鉀(血清鉀≤2.5 nnnol/L)者8例。
1.3分組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在一般情況(性別、年齡)、意識喪失時間、缺鉀程度,肌無力,心電圖的改變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4研究方法 急診對癥處理,所有患者立即監測和維持生命體征,建立靜脈通道,監測血鉀濃度,吸氧,靜脈輸入10%氯化鉀溶液,20~40 mmol/h為宜,可配合補鎂。觀察組在常規補鉀的基礎上,再另輸入參麥注射液50 ml,1次/d,連用3 d,(50 ml/瓶,)觀察患者意識的變化、血鉀濃度變化、肌無力恢復情況、心電圖的變化。連續觀察3 d。
2 結果
所有患者表現為不同程度的低血鉀臨床癥狀均明顯好轉,經過停止靜脈補鉀24 h觀察患者血鉀恢復正常。對照組觀察結束后,因2例反復暈厥而住院治療,但是這2例低血鉀的臨床和心電圖表現均已經恢復,已經完成觀察。而觀察組經過參麥注射液后低血鉀的肌無力癥狀、心電圖明顯改善,無反復暈厥發生,見表1。
3 討論
低血鉀變化而引起暈厥較為常見,可能的原因[1]是:①血管的自主調節能力;②局部代謝和化學調節,PaO2下降或PaCO2升高時腦血管擴張;③通過動脈壓力感受器調節心率、心臟收縮力和周圍血管阻力;④通過腎臟和激素作用調節血管容量。上述調節機制受到暫時破壞或干擾(如出血、藥物影響),使血壓降低超出自身調節能力并持續一定時間,就可能發生暈厥。
本觀察病例中,患者的基本體質情況非常重要,主要是長時間過度負荷勞動(腦力、體力)、身體相對虛弱,有一定的基礎疾病。基礎疾病的器質性病變因身體消耗、血鉀降低而誘發暈厥。在既往的研究中,蔣氏[2]研究發現,由于血管迷走性暈厥患者在1 h內常存在低血鉀,容易出現心律失常等并發癥,因而臨床上應關注1 h內的血鉀濃度并及時調整,以防止并發癥的出現。血鉀相對降低時,由于細胞外鉀濃度對神經沖動傳導起決定作用,與神經肌肉興奮性呈正相關,與心肌的應激性呈負相關,嚴重者可出現呼吸肌麻痹,心跳驟停,一般認為低鉀導致致心律失常引起暈厥中,過于強調是由于基礎疾病本身如Adams-stokes)綜合征,QT延長綜合征,腦供血不足等引起暈厥,忽視低血鉀這個重要因素,容易引起暈厥反復發作而產生嚴重并發癥。
本病屬中醫“厥證”范疇。中醫治療原則為回闕醒神,醒腦開竅等。參麥注射液主要是由黨參、麥冬提取而成,為中藥方劑中生麥散的主要組成,具有益氣養陰作用,現代研究發現具有提高血氧分壓,血氧飽和度,降低血二氧化碳分壓,降低血粘度,降低紅細胞集聚指數等作用。具有抗休克[3]、改善腦缺血[4]、在心腦血管有重要作用[5],參麥注射液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缺血性腦卒中及顱腦外傷等疾病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且無明顯藥物小良反應。臨床適應證廣,安全性高。
本研究發現,暈厥伴低血鉀的患者,在補鉀的基礎上加用參麥注射液后,患者癥狀明顯改善,低鉀癥狀的肌無力和心電圖的改善時間比對照組明顯縮短,對患者的心理和精神均有良好作用,同時參麥注射液對患者是基礎疾病以及身體狀況明顯改善,使暈厥患者不再反復發作。
參考文獻:
[1]沈洪.急診醫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69,186.
[2]蔣巧燕.血管迷走性暈厥早期低血鉀的臨床觀察[J].醫學理論與實踐 2001,14(7):596-597.
[3]朱月琴,劉產明,黃瑋.參麥注射液引起過敏性休克的循證分析與評價[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4,34(13):1102-1103.
[4]王力,郭青寶.參麥注射液對急性腦梗死血液流變學、腦血流動力學及炎癥因子的影響[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4,17(18):105-106.
[5]張建軍.參麥注射液的臨床研究進展[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8):266-267.
編輯/翟辰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