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社區醫生與家屬聯合干預老年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所起到的作用。方法 選取育才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12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對照組不給予任何干預措施,觀察組采取心理疏導,社區組織健康教育,定期訪視,社康就診跟蹤、家屬干預等方式,觀察兩組患者服藥依從性及血壓控制情況。結果 觀察組服藥依從性、血壓控制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結論 社區醫生與家屬聯合干預可明顯提高患者服藥依從性。
關鍵詞:社區醫生;服藥依從性;聯合干預;老年高血壓
高血壓是全世界最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以體循環動脈血壓的異常升高為主要臨床表現,容易誘發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腦卒中等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是威脅老年人生命健康的頭號殺手[1]。然而我國高血壓控制率卻僅有33.1%,高血壓控制率水平如此低的主要原因是患者服藥依從性太差[2]?;颊叩姆幰缽男圆畈坏珪棺陨硌獕菏ビ行д{節,而且會增加突發性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和患病入院的幾率,醫療負擔加重[3]。對此,筆者采用社區醫生聯合家屬共同干預老年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獲得較好成效,先作以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2013年臺州市椒江區育才社區的居民作為本研究的樣本,社區居民共8514人,60歲以上老年人1607人,年齡60~90歲的高血壓患者為458例,隨機選取其中與子女同住的老年高血壓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其中觀察組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齡62~87歲,平均年齡74.5歲,血壓160~220/90~140mmHg,病程0.8~27年,平均病程7.6年;對照組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齡60~89歲,平均年齡73.8歲,血壓160~220/90~140mmHg,病程0.9~25年,平均病程7.4年。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等方面無明顯差異,有較好的可比性。隨訪時間為2013年3月~2014年3月。
1.2方法
1.2.1心理疏導 社區醫生依據患者的文化層次、年齡、家庭情況和經濟收入等,針對性、人性化的向患者闡釋關于高血壓的疾病知識,以及按量按時服藥的積極作用,開導、緩解部分較長病程患者多年來產生的恐懼、焦慮及絕望等不良情緒,整合醫療資源,搭建高血壓病友間交流的平臺,以藥物治療效果顯著的患者作為正面實例,在心理層面上鼓勵患者,保證其情緒樂觀,提高服藥依從性。
1.2.2社區健康教育 社區大眾傳媒是高血壓患者獲取疾病相關防治知識的首選途徑,對社區高血壓患者定期進行健康講座,發放高血壓疾病宣傳知識手冊,向患者強調規則用藥的重要性和不規則用藥的危害性。務必向社區內老年人傳達這樣的信息:高血壓雖無法根治,但能夠有效控制,只要長期堅持治療,就能減少并發癥的出現,延長自身壽命。同時針對高血壓患者,采用集中授課的方式,組織家屬及患者現場討論,現場答疑解難。
1.2.3定期上門訪視 社區醫生對社區內的高血壓患者定期上門訪視,向家屬發放按時按量服藥和按時測血壓的記錄表,動員家屬關心愛護老年高血壓患者,由家屬督促提醒患者按時按量服藥以及按時測量血壓,并在表格上詳細記錄服藥情況及血壓值,例行隨訪時社區醫生需回收表格并發放新表,以便了解患者近期的服藥和血壓波動情況。針對個別服藥依從性差,不愿配合的患者單獨進行一對一心理疏導,針對性的闡明高血壓給自身和家庭帶來的危害,使患者養成自覺規律服藥,測量血壓的習慣,從而提高高血壓老年患者服藥依從性,強調家庭干預的重要性。
1.2.4日常飲食計劃及鍛煉計劃的制定 社區醫生應針對高血壓患者自身情況制定特定的食譜,并嚴格遵守低脂、少鹽、高蛋白、富含纖維素和維生素的準則,保持體重在正常范圍,戒煙忌酒。由患者家屬協助患者制定適宜的鍛煉計劃,鍛煉應堅持有氧運動,強度適中,循序漸進,不可過度疲勞。
1.2.5社康就診跟蹤 針對來社康中心就診的高血壓患者,抽調其健康檔案中的病例記錄,分析患者用藥及血壓波動情況,詢問降壓藥物的日常服用情況,進一步強化老年高血壓患者按時按量的服藥意識。及時糾正和調整治療方案,合理用藥,把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內,同時進行隨訪記錄。
1.2.6家屬干預 高血壓病是一種長期用藥和自我管理的慢性類疾病,往往老年高血壓患者依從性差,造成無法有效控制疾病。在家庭生活候中患者家屬則是主要監督者。將患者家屬納為宣教對象,介紹高血壓疾病相關知識,包括幫助患者監測血壓、督促患者按時服藥、限制患者活動量減少心肌耗氧量等。
2 結果
社區醫生進行1年的隨訪發現,觀察組有58例(96.7%)患者服藥依從性較好,能夠規律用藥,有2例(3.3%)患者間斷服藥。對照組有42(70%)例患者服藥依從性良好,有6例(10%)患者間斷用藥,還有12例(20%)患者不用藥。觀察組患者服藥依從性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2.17,P<0.05)。在血壓控制情況上,觀察組血壓控制在收縮壓140~150mmHg,舒張壓<90mmHg的患者有37例,血壓控制率為61.7%,明顯優于對照組的(28例)46.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結論
老年高血壓患者具有病程遷延、病情復雜、終身服藥等特點,常用的降壓藥有氫氯噻嗪、美托洛爾、苯磺酸氨氯地平、卡托普利、厄貝沙坦等,臨床上治療高血壓常常單獨或聯合運用噻嗪類利尿藥、CCB、ARB、ACEI、β受體阻滯劑,治療從小劑量開始逐步遞增[4]。但是患者需要長期堅持用藥,不頻繁變動治療計劃或隨意停藥,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理想效果,這就對患者服藥依從性要求較高。老年患者依從性差可能的原因有:健康觀念缺乏或者存在誤區,理解能力和記憶力逐年降低,對自身疾病的危害認識不足,接受健康教育的機會較少,運動不足以及家庭因素(帶小孩、做家務)等。社區醫生與家屬聯合干預的關鍵在于,對高血壓患者采取心理疏導,消除患者因病程較長產生的恐懼心理,使其心態樂觀,主動配合治療[5]。
研究結果顯示,社區醫生與家屬聯合干預1年,觀察組患者服藥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觀察組的血壓控制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說明社區醫生與家屬聯合干預老年高血壓患者,可明顯提高患者服藥依從性,干預后患者血壓控制情況也得到極大改善,對于指導老年高血壓患者用藥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曾靜,周亞萍,彭淑梅,等.社區契約式管理對老年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實用醫學雜志,2012,28(3):491-492.
[2]陳懷穎,吳航洲.老年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7):798-800.
[3]沈玉琴,沈建萍,俞娟紅,等.家庭-社區幫助系統在老年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中的效果觀察[J].內蒙古中醫藥,2014,33(15):22.
[4]王慧明,李爽,范艷,等.認知護理對老年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影響的探討[J].遼寧醫學雜志,2012,26(1):38-39.
[5]Roger VL, Go AS, Lloyd Jones DM, et al.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 2012 update: report I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J]. Circulation, 2012, 125: e2-220.
編輯/周蕓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