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觀察應用Supreme喉罩與氣管插管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對患者圍術期影響時的護理關注。方法 選取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60例,隨機分為兩組,喉罩組(H組30例)和氣管插管組(Q組30例),觀察患者術中漏氣例數、拔管后躁動例數、咽喉痛例數及插管和拔管時的血壓變化。結果 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體重、性別比及反流誤吸組間無顯著差異,術中漏氣例數、術后躁動例數、咽喉痛及插管和拔管時血壓升高例數差異較大(P<0.05)。結論 Supreme喉罩比氣管插管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優越點較高。
關鍵詞:Supreme喉罩;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圍手術期護理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Supreme laryngeal mask and nursing attention intubated impact on perioperative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when. Methods Select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6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LMA group (H group, 30 cases) and intubation group (Q 30 patients) was observed number of patients intraoperative leakage, restlessness after extubation Results Two groups of gender, age, weight, sex ratio and reflux aspiration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the number of cases of intraoperative leakage, the number of cases of postoperative restlessness, sore throat, and intubation and extubation number of cases of high blood pressure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 Supreme Supreme laryngeal mask intubation than in laparoscopic surgery is superior points higher.
Key words:Supreme laryngeal mask;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Perioperative Care
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技術近年來日漸成熟,其具有創傷性小、出血量少、手術時間短,安全性較高、術后恢復快、住院時間短等優勢,已成為目前治療膽囊疾病的主要外科治療方法[1]。在伊寧地區的膽囊結石、膽囊炎以維吾爾族患者較多,約占90%以上,以女性較多,而且該類患者多數合并高血壓病、甚至合并糖尿病。我院2014年6月~2015年5月應用Supreme喉罩與氣管導管于合并高血壓病行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的患者,觀察患者術中漏氣例數、插術后躁動的例數、咽喉痛的例數及插管和拔管時的血壓升高,并于圍手術期給予積極的護理,確保手術順利進行有著重要的意義,現將體會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60例,ASAⅡ~Ⅲ級,男22例,女38例,年齡25~73歲,體重74~110 Kg,高血壓患者39例,合并糖尿病患者約4例,無口腔及咽部疾病及手術史。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分別為喉罩組(H組30例)和氣管插管組(Q組30例)。所有的患者均術前常規禁飲禁食8 h,術前30 min肌注苯巴比妥鈉0.1 g和阿托品0.5 mg。
1.2方法 60例患者入室后均建立外周靜脈及局麻下橈動脈穿刺,并常規監測心電圖、BP、HR、SPO2、ETCO2;全部病例入手術室后面罩吸氧,予以誘導藥:地塞米松10 mg、咪達唑侖0.1~1.15 mg/Kg、丙泊酚2~4 mg/Kg、舒芬太尼0.5~1.0 μg/Kg、維庫溴銨0.07~0.15 mg/Kg,3 min后待患者神志消失、呼吸停止、肌肉完全松弛后,喉罩組行盲探置入喉罩,到達喉腔后,向喉罩氣囊內注氣體以固定喉罩在喉部,喉罩通氣效果良好后協助麻醉醫師用膠布妥善固定并行間歇正壓通氣(IPPV);同樣氣管插管組與喉罩組一樣行相同的麻醉誘導后行常規氣管插管后行間歇正壓通氣(IPPV),潮氣量為8~10 ml/kg,呼吸頻率10~12次/min,吸呼比為1∶2,維持呼氣末二氧化碳分壓(PETCO2)35~45 mmHg。術中麻醉維持藥持續輸注丙泊酚3~6 mg/kg/h,瑞芬太尼0.1~0.2 μg/kg/h。
1.3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術中漏氣例數、拔管后躁動例數、咽喉痛例數及插管和拔管時的血壓變化。
1.4 結果 兩組數據采用SPSS 13.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體重、性別比及反流誤吸組間無顯著差異,術中漏氣、術后躁動、咽喉痛及插管和拔管時的血壓升高差異較大(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H 組躁動、血壓升高以及咽喉痛的例數明顯低于Q 組。結果證明Supreme喉罩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優于氣管插管。
2 護理關注
2.1術前加強語言溝通,緩解患者心理焦慮感 由于本地區的患者占90%以上是維族患者,存在著語言溝通上的困難,術前需要有經驗的護理人員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溝通了解手術的重要性或可能出現問題時,緩解患者內心焦慮的狀態,并通過患者家屬對患者進行一定心理引導, 使患者了解進入手術室后及麻醉前應配合的事項,了解患者患者對手術的期望和憂慮,及時給與安慰、解釋、疏導,減輕患者的恐懼心理和不安[2],增強患者的信心和安全感,以最佳的心態接受手術[3]。
2.2術前準備 腹腔鏡手術對無菌技術要求較高,手術需在空間較大的層流手術間進行。術前檢查各種儀器設備,保證其處于備用狀態,調節適宜室內溫度。嚴格執行三方核查制度,核對患者身份資料,開放外周靜脈,如病情需要協助麻醉醫師深靜脈置管,保證輸液通暢,便于術中給藥和輸血[4]。選擇下肢肌肉豐富、皮膚完整的部位貼負極板與腔鏡電刀接連,如病情需要留置尿管接尿袋掛與手術床旁,方便觀察患者尿量。
2.3術中配合 患者進入手術室往往有恐懼、緊張、焦慮等恐懼心理反映,麻醉前最明顯,需要懂維語護士與患者聊天進行溝通,用患者接受的語言安撫;另外作為護理人員需要了解整個手術的流程甚至能夠對突發事件進行處理, 術中配合術者調整手術體位,臺上護士需密切注意術者所需,調整好術中腔鏡儀器,以確保手術順利進行。巡回護士在麻醉誘導后協助麻醉醫師固定Supreme喉罩及氣管導管,并注意觀察Supreme喉罩及氣管導管有無漏氣情況。
2.4術后護理 術畢護理人員協助麻醉醫師拔管吸痰,注意保暖,密切觀察患者拔管時的生命體征及拔管后的有無誤吸、躁動等,若無上述反應就進入術后恢復室等患者完全蘇醒,待患者完全清醒后安返病房。
3 結論
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具有創傷性小、出血量少、手術時間短等優點,因而麻醉時應用Supreme喉罩,其材質柔軟,見圖1,獨特的通氣罩的楔形設計能與人體咽喉部結構更加匹配,使氣道密閉性比原始喉罩更好[5],無需喉鏡插入、顯露聲門、導管插過聲門等機械刺激,不易出現喉頭水腫、聲帶損傷、喉返神經麻痹等并發癥;術畢患者呼吸恢復后,既能拔除喉罩,痰液不多且無需吸痰;插入和拔出時對心血管的刺激小,在蘇醒期無需進行氣管內吸痰,降低了術后肺不張、肺部感染的風險,術后很少發生咽喉痛及躁動等優點[6];又因其為雙管喉罩,有一個管道可以直接插入胃管或引流管直接引流出胃內氣體或液體,避免在人工呼吸和氣腹時引起的胃脹氣和胃內容物反流誤吸[7]。而傳統的氣管插管全麻會牙對齒、咽喉黏膜、聲帶和氣管等部位帶來不可避免的損傷;術后蘇醒期躁動、血壓升高及咽喉痛的發生率較高。
綜上只要我們積極主動做好各個環節的配合工作,縮短手術時間,我們在手術時才能盡量減少并發癥發生以確保手術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王鳳瓊,王海蘭.喉罩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的應用及護理[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2,44(3):368-369.
[2]史新春,馬蕊,王淑勉.頸椎病前路手術患者圍手術期護理[J].新疆醫學雜志,2010,40(4):101-102.
[3]范軍愛.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圍手術期護理[J].中國實用醫藥,2015,10(11):226-227.
[4]張誼,楊旭.50例脊柱側凸翻修術圍手術期的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8,43(10):896-898.
[5]葉良,馬連軍,周金萍.雙管喉罩在婦科腹腔鏡手術麻醉中的臨床應用[J].浙江臨床醫學.2014,2:316-318.
[6]史東平,祝義軍,封衛征,等.食管引流型喉罩在腹腔鏡膽囊手術麻醉中的應用[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6,22(7):511-513.
[7]王耀明,朱躍坤,王科,等.食管引流型喉罩在腹腔鏡膽囊手術麻醉中的應用[J].中國血液流變學雜志,2011,21(3)443-445,511.
編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