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雖然是一種自然的生理現象,但對婦女來說是一個巨大的生理變化和精神刺激,產婦常因怕痛、怕出血、怕難產等而處于焦慮不安或恐懼的心理狀態,因而造成對疼痛敏感,發生娩出無力甚至難產。因此,加強經陰道分娩產婦的中西醫結合心理護理,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護理人員通過運用良好的語言、表情、態度和行為以及提供有效的護理措施,可提高產婦疼痛閾值,解除緊張、恐懼、不安情緒,使產婦保持分娩所需的最佳心理狀態和充沛的精力應付分娩的壓力,主動配合達到安全順利分娩的目的。
關鍵詞:陰道;分娩;產婦;中西醫結合;心理護理
心理因素與人的健康息息相關,心理護理在臨床上正愈加受到重視[1]。產婦的分娩過程順利與否,除與產力、產道、胎兒等因素有關外,還與產時的心理狀態有關[2]。根據產婦分娩的不同時期不同的心理狀態,給予適時的心理護理,使產婦情緒穩定、精神放松,體力充足,可縮短產程,降低剖宮產率,促進自然分娩,對產婦減輕疼痛,順利分娩,保證母嬰健康有著重要的意義。
1 第一產程的中西醫結合心理護理
第一產程又稱宮頸擴張期,從開始出現間歇5~6min的規律宮縮到宮口開全。初產婦宮口較緊,需11~12h,經產婦宮口較松,需6~8h,從規律子宮收縮到宮口開全為第一產程,歷時較長且產婦體力消耗較大,此時產婦的心理特征為緊張、害怕、焦慮,想多知道一些與分娩有關的知識;希望得到醫護人員的幫助、關心和指導;害怕分娩中的痛苦和對自身耐受力的估計;擔心胎兒不正常,盼望能盡快分娩。
1.1創造良好待產環境 待產環境應安靜、整潔、光線柔和,避免待產婦間的相互影響和惡性刺激,同時讓產婦的丈夫或親友陪伴在身邊,以改善產婦的心理狀態,安定產婦的情緒,消除其陌生和孤獨感,為產程進展創造有利條件。
1.2做好中西醫結合健康宣教工作 產婦入院后們要采取中西醫結合宣教形式,向產婦講明醫護人員職責,產程中常遇到的一些問題,產婦的中西醫結合飲食宜忌,休息,分娩的常識,宮縮與分娩如何配合等。使產婦了解產程中如何減壓,如何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給她們講解與分娩有關的知識,使她們了解分娩是正常生理現象,消除緊張、恐懼、憂慮。
1.3嚴密觀察產程的進展 勤測胎心音和產婦的生命體征,讓產婦休息好,鼓勵產婦在宮縮間歇時間,少量多次進食易消化、富有營養的食物,供給足夠的飲水,以保證分娩時充沛的精力和體力。
1.4向產婦介紹分娩的基本知識 產婦缺乏醫學知識,就會因宮縮痛產生恐懼心理而影響飲食、休息,易導致宮縮乏力,宮頸擴張緩慢,產程延長。產程延長可引起胎兒宮內窘迫。故應讓產婦了解自己的產程進展情況,以消除顧慮,增強信心。
1.5中西醫結合疼痛護理 采用中醫音樂療法舒緩產婦緊張的情緒,分散產婦注意力,幫助緩解疼痛癥狀。指導或幫助按摩下腹部及腰骶部以減輕疼痛,避免過多地消耗體力,必要時鼓勵產婦離床下地活動,以分散注意力,促進產程。
2 第二產程的中西醫結合心理護理
第二產程又稱胎兒娩出期,是從宮口開全到胎兒娩出。初產婦需1~2h,經產婦需0.5~1h。此期歷時較短,但宮縮持續時間長,間歇時間短。疼痛較前減輕,情緒稍穩定,緊張、恐懼情緒仍存在。
2.1指導產婦配合宮縮用力 護理人員要讓產婦明白自己是分娩的主人,護士及助產士僅能幫其“助產”而已,要教會產婦正確分娩方法。
2.2密切觀察產程進展,及時發現異常情況 護理人要密切觀察胎心音和產婦情況,有異常及時處理,處理時要避免讓產婦知道,以保持沉著鎮定, 使接產的各項工作忙而不亂,使產婦感到安全,從而增強產婦的信心,積極主動配合,以保證其順利分娩。
2.3語言鼓勵 醫護人員要用通俗語言與產婦進行交談,說話和藹可親,鼓勵、安慰產婦,使其消除顧慮,增強分娩信心,更好地配合宮縮,運用腹壓,當產婦有效用力時,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保證胎兒順利娩出。
2.4會陰側切時做好解釋工作 實行會陰側切術時,應向產婦解釋清楚,并告之局部已應用麻醉藥,不會感到疼痛,減輕其緊張、恐懼心理。
2.5避免情緒激動,防止產后出血 胎兒娩出后,若嬰兒性別與產婦所期待的不同,須等待胎盤娩出,子宮開始收縮時,再把新生兒的性別告訴產婦,避免因情緒激動而導致產后出血。
3 第三產程的心理護理
第三產程又稱胎盤娩出期,從胎兒娩出開始到胎盤胎膜娩出,即胎盤剝離和娩出的過程[3]。一般在胎兒娩出后15min胎盤即可娩出。
3.1監測生命體征,處理胎兒異常情況 當胎兒娩出后多數產婦已筋疲力盡,此時可囑產婦休息,同時注意產婦血壓、脈搏、陰道出血量及軟產道裂傷情況。如果新生兒有異常情況應及時處理,但要避開產婦,以免增加其精神負擔。
3.2防止產后出血 胎兒娩出后,當產婦得知嬰兒情況后,無論理想與否,均可引起情緒激動,表現為沮喪或興奮,這兩種情況可直接通過大腦皮層,影響其對子宮收縮的調節,導致宮縮乏力而大出血[4]。護理人員應該事先進行觀察和了解,區別不同心理特征的產婦,有的放矢地及時給予心理疏導,消除或減輕產婦的不良心理并采取措施加強宮縮、預防產后出血。
3.3做好家屬工作 做好產婦家屬的思想工作,囑其不要有封建觀念,生男生女都一樣,給予產婦心理支持,以便共同幫助產婦解除顧慮,產后安心休養。
3.4產后中西醫結合宣教 可適當用贊美的語言描述嬰兒的頭發、皮膚、身長、相貌等情況,充分調動產婦的自豪感和滿足感,讓產婦和嬰兒見面,并裸體接觸,同時可向產婦宣教有關母乳喂養知識,采取早接觸、早開奶、勤吸吮、按需哺乳的方法[5]。如果產婦分娩時失血過多、用力、疼痛、創傷,都會導致氣、血、津液的耗損,會帶來一系列的不適癥狀,如眩暈、出汗、便秘、小便不利等等。中醫膳食護理可選用黨參、黃芪、當歸、麥冬、枸杞、山藥、桂圓、核桃仁、黑芝麻、蓮子等煮粥或煲湯喝。
4 體會
傳統的助產模式僅從生物學角度對產婦進行護理和治療,忽視了社會因素與心理因素對分娩的作用,大多產婦出現分娩時的緊張、恐懼,而過度的恐懼和焦慮,可使體內去甲腎上腺素分泌減少及其他內分泌激素的改變,從而宮縮減弱,導致產程異常。中西醫結合心理護理能夠使產婦體驗到來自醫護人員的人文關懷,感到溫暖、信任和安心,從而在整個產程中都能保持最佳的心理和精神狀態,還可使產婦對分娩過程有充分的了解,以消除由于不知情所帶來的恐懼和焦慮,從而使整個產程進展順利。
參考文獻:
[1]姜乾金.醫學心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39.
[2]袁筑華,梁峰冰,胡巖英,等.163例Doula分娩的臨床意義[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2,18(1):35.
[3]樂杰,謝幸,豐有吉.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473.
[4]姜作彥.淺談分娩前后產婦的心理護理[J].護理研究,2003,17(6):7879.
[5]徐俊冕.醫學心理學[M].第2版.上海:上海醫科大學出版社,1996:6.
編輯/倪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