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對產前護理干預對產后抑郁癥的防治作用進行探究。方法 選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來我院進行診治的200例產婦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然后將其隨機且均勻的分成對照組以及干預組,對照組的產婦采取傳統的護理方式,干預組產婦則在傳統護理的基礎上加強產前護理干預,最后對比兩組產婦的發生產后抑郁的情況。結果 對照組產婦發生產后抑郁的人數有26例,產后抑郁的發生率為26%;觀察組產婦發生產后抑郁的人數為6例,產后抑郁的發生率為6%,對比兩組產后抑郁的發生率,其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加強產前護理干預能夠有效降低產婦在產后發生抑郁的情況。
關鍵詞:產前護理;產后抑郁;護理干預;防治作用
Abstract:Objective Prenatal care explore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on prevention and cure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Methods Selected 2014 March 2015 March to our hospital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200 wom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en were randomly and even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mothers take conventional care, the intervention group,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nursing and strong prenatal care intervention, finally comparing the two groups of puerperas occurred postpartum depression.Results Mothers in the control group produces depression and the number is 26 cases, postpartum depression occurrence rate of 26%; observation group of women produces depression and the number is 6 cases, postpartum depression occurrence rate is 6%, the incidence of postnatal depress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h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Conclusion To strengthen the prenatal care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maternal postpartum depression occurs.
Key words:Prenatal care;Postpartum depression;Nursing intervention;Prevention and cure function
產后抑郁是產婦分娩后較為常見的一種現象,其臨床的表現形式為憂郁、沮喪、焦慮以及過分擔心新生兒的身體健康程度等等,有效的干預手段來減少產婦在分娩后發生產后抑郁的概率對家庭、母嬰雙方的健康都有著重要的影響[1]。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的200例患者皆排除了具有個人及家族精神病史,然后將其隨機且均勻的分成對照組以及干預組,對照組產婦的年齡23~41歲,平均年齡為(26.7±3.5)歲,學歷:大學50例,高中43例,初中及以下7例;干預組產婦的年齡22~42歲,平均年齡為(27.3±3.2)歲,學歷:大學46例,高中52例,初中及以下2例。由于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對比性。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產婦采用的是常規的護理手段,干預組產婦則在常規的護理方式之上加強產前的護理干預,具體的干預措施如下。
首先是健康知識教育,即通過多中手段使產婦清楚的知道孕期生理現象的原因、臨床的表現形式以及預防的方法,時時的與產婦溝通交流,幫助產婦建立一個良好的飲食、休眠的行為習慣,引導產婦學會情緒的自我控制;其次要對產婦進行心理護理,以良好的信任關系作為基礎,進行開放式的交談,交談次數控制在2次/w,30 min/次,對于產婦的傾訴要耐心的進行傾聽,進而了解產婦的病情以及心理的狀況,對產婦的情緒狀況進行評估;最后要對產婦的行為進行干預,輔導產婦進行身心的調節,校正產婦的不良心理。此外還要獲得家庭和社會的支持,讓家屬、朋友在于產婦交流的過程中給予精神上的支持,此外還要對產婦進行放松治療,以適宜的娛樂方式來分散產婦在思想上的緊張感,還要盡量為產婦營造舒適的環境,以使產婦無論是心理還是生理都能夠感受到安全和滿意,放松緊張的神經[2]。
1.3觀察指標 采用愛丁堡產后抑郁量表讓產后婦女進行檢驗,若總得分不大于12分為陰性,即沒有發生產后抑郁;若總得分不小于13分則為陽性,說明患有產后抑郁。
1.4統計學處理 本次探究數據采用的是SPSS 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的整理以及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的形式進行表示,采用t進行檢驗,并以P<0.05視為其差異性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對照組產婦發生產后抑郁的人數有26例,產后抑郁的發生率為26%;觀察組產婦發生產后抑郁的人數為6例,產后抑郁的發生率為6%,對比兩組產后抑郁的發生率,其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導致產后抑郁癥發生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產婦在懷孕過程中情緒波動較為嚴重,期望和現實的不相符合,在妊娠分娩中,其體內的內分泌環境產生較大變化,特別是在產后的24 h內,其體內激素水平出現的急劇變化為出現產后抑郁癥的一個重要生物學基礎[3]。通過研究發現,在臨產之前,孕婦胎盤類固醇釋放達到最高值時,產婦的情緒表現為愉快,在分泌以后,胎盤類固醇的分泌驟然下降時,產婦就會表現出陰郁的情緒[4]。除此之外,自身有軀體疾病或者殘疾的孕婦也容易得產后抑郁癥,特別是感染或者發熱等都易引發產后抑郁癥。
通過采取產前加強護理的干預措施,能夠對家庭的一些錯誤的認知進行糾正,進而減輕產婦的心理負擔[5],以最佳的心理、生理狀態來進行生產,提高新生兒順利降生的幾率,減少產后抑郁的發生,而本次研究則能夠充分的說明,對產婦加強產期的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的降低產婦在分娩后產率易于發生的概率[6]。
參考文獻:
[1]錢麗萍.產前護理干預對產后抑郁癥的防治作用探討[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15:203-204.
[2]黃志紅.產前護理干預對產后抑郁癥防治作用的探討[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4,02:57-58.
[3]肖裕紅.產前護理干預對產后抑郁癥的防治作用探討[J].當代醫學,2012,18(16):18-19.
[4]張寶娟.產前護理干預對產后抑郁癥的防治作用探討[J].醫學信息,2014,12:385-386.
[5]鐘柳波.產前護理干預對產后抑郁癥的防治作用探討[J].中外醫學研究,2014,05:109-109,110.
[6]張春云.高危妊娠孕婦產前護理的要求以及護理干預[J].中外健康文摘,2014,04:40-41.編輯/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