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開展品管圈活動在提高在院孕婦自數胎動執行率的作用。方法 成立品管圈,主題為提高在院孕婦自數胎動執行率。經過全體圈員的廣泛參與,充分挖掘影響孕婦自數胎動執行率的原因,找出解決問題措施,制定標準宣教指導流程,并嚴格按照流程護理,對開展品管圈活動前后調查在院孕婦自數胎動執行率進行對比。結果 進行品管圈活動后在院孕婦自數胎動執行率從實施前33.33%上升到76.67%,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 品管圈活動可以有效地提高在院孕婦自數胎動執行率,值得推廣。關鍵詞:品管圈;孕婦;自數胎動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采取非同期對照實驗研究:選取開展品管圈前2014年2~5月的孕期為36~40w、年齡22~34歲平均年齡27歲的孕婦150名為對照組;選取開展品管圈后2014年6~9月的孕期為36~40w、年齡22~34歲平均年齡27歲的孕婦150名為實驗組。兩組孕婦年齡、學歷、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成立品管圈并確定活動主題 選擇 8名護理人員組成品管圈,由母嬰護理專科護士擔任圈長,每月活動 1~2次;通過全體圈員投票評分選定“提高在院孕婦自數胎動執行率”為本期品管圈活動主題。
1.2.2設計孕婦自數胎動執行情況調查表 對在院孕婦發放“自數胎動執行情況表”調查,收回150張。統計出開展品管圈前在院孕婦自數胎動執行率為33.33%,根據公式:目標值=現況值+[(100%-現況值)×圈能力×改善重點]計算出目標值為 65.35%。通過調查出的原因制定原因分析柏拉圖,根據80/20原則得出主要原因為孕婦未意識到自數胎動重要性和孕婦不會數。采用頭腦風暴組織成員分析討論這兩大原因,應用魚骨圖層層分析。找出要因:①醫務人員及孕婦的重視程度不夠:醫務人員對孕婦自數胎動的重視程度不夠,孕婦也未意識到自數胎動的重要性。②流程不完善:未制定相關流程,護士只是講解一下自數胎動的方法,未反復宣教,也未對所有人員定期培訓;③孕婦沒有計數工具:孕婦數胎動時沒有計數工具,容易遺忘。④宣教方式單一:沒有書面的宣教材料,護理人力不足,護理缺乏連續性,也沒有醫護合作。⑤醫護人員指導后未評估效果:醫務人員指導后未每日詢問結果并進行登記,也未及時反饋。
1.2.3針對表要因,進行真因驗證,擬定出5個活動對策。
1.2.3.1提高醫務人員及孕婦的重視程度 進行培訓,產科門診及病房醫務人員重視自數胎動重要性,強調自數胎動的方法,強化醫務人員的意識;門診及病房發放宣傳材料使孕婦了解自數胎動重要性;每周一次孕婦學校加強講解自數胎動重要性,舉例說明不數胎動的危害,加強孕婦的安全意識;孕婦能復述自數胎動的方法。
1.2.3.2制定孕婦自數胎動的標準流程 制定自數胎動實施流程,督促醫務人員按流程實施;護士長定期檢查流程實施情況;對本科室醫務人員培訓自數胎動的方法及流程,并進行考核。
1.2.3.3提供自數胎動的計數工具 向孕婦及家屬講解自數胎動的方法,發放計數工具及登記表,并指導孕婦如何使用,避免遺忘。
1.3觀察指標 品管圈活動前調查150名孕婦,得出孕婦自數胎動執行率;對策實施后發放150份調查表,得出實施后孕婦自數胎動執行率,進行效果確認。分析品管圈活動前后孕婦自數胎動執行力的變化。
1.4數據處理 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 13.0軟件分析所有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 χ2檢驗進行統計學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品管圈活動前后孕婦自數胎動執行情況 見表1。
從表1見,通過品管圈活動后孕婦進行自數胎動人數明顯高于活動前的人數,P<0.01。
開展品管圈前,在院孕婦自數胎動率為33.33%,開展品管圈后為76.67%,超過目標設定值65.35%,目標達成率為135%。經χ2檢驗(P<0.01),表明開展品管圈活動能明顯提高在院孕婦自數胎動執行率。
3 討論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和人們文化水平的提高,對醫療護理質量和服務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標準。產科是醫院高危科室之一,醫療護理與孕產婦及新生兒的生命息息相關。為加強產科安全管理,確保產科護理質量,防治或降低醫患糾紛的發生,采取一系列標準化、制度化的安全管理舉措勢在必行。自數胎動是評價胎兒宮內情況最簡便有效的方法,是孕婦自我監護胎兒宮內情況的一種重要手段。胎動計數能客觀的反映胎兒在宮內的安危,可作為胎兒預警或求救的一種信號[6],因此,孕婦數胎動的依從性高低直接影響胎兒的安危,同時也是產科安全管理實施的重要舉措。許多孕婦及家屬對圍生期保健及風險認知不夠。
參考文獻:
[1]smich Gc,Fretts Rc.stillbinh[J].Lancet,2007,370(9600):1715-1725.
[2] siIver RM.Fetal death[J].0bstet Gynec01,2007,109(1):153-167.
[3]余海燕,姚強,周容,等.妊娠晚期官內死胎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電子版),2010,6(1):39-43.
[4]張敏,黃啟濤,鐘梅,等.278例宮內死胎原因及臨床特征分析[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4,30(2):151-153.
[5]羊永梅.品管圈活動在降低化療藥物外滲發生率中的應用[J].現代腫瘤醫學,2010,18(7):1646-1645.編輯/趙恒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