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加味左金丸聯合三聯療法對胃潰瘍患者血清炎癥因子的影響。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12月,對照組與觀察組各納入患者51例,均給予三聯療法,左氧氟沙星或阿莫西林+奧美拉唑+呋喃唑酮,觀察再次基礎上聯合加味左金丸,對比相關指標。結果 觀察組痊愈率72.55%高于對照組58.82%,6個月復發或加重率3.92%低于對照組29.4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8 w后,觀察組IL-2水平高于治療前、對照組,觀察組IL-6水平低于治療前、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加味左金丸聯合三聯療法對胃潰瘍患者有助于增進臨床療效,可能與聯合治療可增強抗炎效果有關。
關鍵詞:胃潰瘍;加味左金丸;血清炎癥因子
胃潰瘍是指胃黏膜潰瘍性病變,是現代社會流行病,發病率高達2%~16%。胃潰瘍具體發病機制尚不清楚,治療方法主要包括用藥、介入治療、物理治療以及手術治療,西醫主要藥物包括胃動力藥、抗精神類藥物、質子泵抑制劑等,療效多較好,但復發率高,痊愈者2年內復發率高達15%。中醫治療胃潰瘍歷史悠久,將其歸為胃脘痛等癥范疇,加味左金丸出自《丹溪心法·火六》,以黃連、吳茱萸按6:1比例組成,配合黃芩、柴胡、木香、香附等其它輔料,具有瀉肝膽之火、胃腸之熱、和胃降逆、制酸止吐等功效,將其應用于胃潰瘍治療研究較少。本次研究試研究加味左金丸聯合三聯療法對胃潰瘍患者血清炎癥因子的影響,評價治療安全性、有效性。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2013年1月~2014年12月,醫院消化內科收治胃潰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臨床確診,無誤漏診;②未合并胃癌、結腸炎等其它消化性疾病;③近1 w無感染性疾病、創傷性疾病等可致炎性指標水平上升疾病;④一般狀況較好;⑤無穿孔等嚴重并發癥;⑥未合并其它類型嚴重器質性疾病、系統性疾病,如腦卒中;⑦依從性較好;⑧13C呼氣試驗HP檢驗陽性;⑨知情同意。共納入患者102例,其中男64例、女38例,年齡29~70歲、平均(45.6±14.0)歲、病程1~15年、平均(11.5±2.5)年。胃鏡檢查:潰瘍面位于高位6例,潰瘍個數1~5個、平均(2.0±0.9)個。癥狀典型51例。噯氣與反酸73例,發作時有重度痛41例。既往服用鎮痛藥物17例。有抗精神類藥物服用史15例。據入院順序,采用隨機隊列插入法,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各51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三聯療法治療,左氧氟沙星(100mg/次,3次/d)或阿莫西林(1g/次,3次/d)+奧美拉唑20mg/次、2次/d+呋喃唑酮100mg/次、3次/d,,持續用藥4 w,或遵醫囑,若有必要延長1個療程。觀察組在此基礎上,聯合加味左金丸,6g/次,2次/d。所有患者,均醫囑規律作息、適量運動、勞逸結合、調整情緒,禁煙、酒,忌辛辣、肥厚、生冷。治療前、后,抗凝管采集患者外周靜脈血,檢測血清白細胞介素-2(IL-2)、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
1.3 臨床療效 痊愈:8 w內,潰瘍愈合,HP轉陰,且6個月內未復發;有效:8 w內,潰瘍初步愈合,潰瘍面縮小1/3以上,相關癥狀與體征消失,且6個月內未復發;無效:8 w內,潰瘍面縮小<1/3以下,停藥后復發,或復查HP陽性[1]。
1.4統計學處理 WPS收集錄入數據資料,以SPSS18.0軟件包統計處理,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組間組內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表示檢驗水平。
2結果
2.1臨床療效 觀察組痊愈率高于對照組,6個月復發或加重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炎癥因子水平 8 w后,觀察組IL-2水平高于治療前、對照組,觀察組IL-6水平低于治療前、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加味左金丸中黃連可傾瀉肝胃之火,是為君藥,吳茱萸散寒止痛、降逆止吐,黃芩、柴胡、木香、香附等敷料具有活血化瘀、健脾消食等功效,現代藥理學證實加味左金丸具有抗潰瘍及抑制胃酸分泌、改善胃腸動力、鎮痛抗炎等作用。本次研究證實,加味左金丸可降低血清IL-6水平、提高血清IL-2水平。IL-2具有增強淋巴細胞功能等作用,參與集體免疫應答,IL-6為前炎癥細胞因子,具有調節免疫應答作用,兩者與胃腸道潰瘍關系密切,是胃腸道炎癥性疾病重要標志物。研究證實,加味左金丸聯合三聯療法,可通過提高血清IL-2水平,增強淋巴細胞功能,加速新陳代謝,提高機體免疫能力,IL-6水平下降反映了機體炎癥水平明顯下降,潰瘍活動性下降。研究中,觀察組與對照組HP轉陰率差異無統計學,提示HP感染并非胃潰瘍所致炎癥反應的主要原因,治療胃潰瘍還應以是否有助于促潰瘍面愈合、抑制潰瘍活動評價標準,若胃鏡檢查不便,也可以炎癥因子輔助評價臨床療效。
綜上所述:加味左金丸聯合三聯療法對胃潰瘍患者有助于增進臨床療效,可能與聯合治療可增強抗炎效果有關。
參考文獻:
[1]劉斐.不同方案根治幽門螺旋桿菌療效觀察的臨床研究[D].江蘇:蘇州大學,2013:33-36.
[2]單小紅.質子泵抑制劑的應用及其影響因素[J].臨床合理用藥,2014,7(11):93-95.
[3]周寧,吳瓊,孫健,等.中醫藥防治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病的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方劑學雜志,2012,18(3):229-232.
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