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對健康和生活質量的要求不斷地提高,醫學的發展也由治療醫學發展為保健醫學,助產專家們不斷探索新的產時服務模式,倡導自然分娩,普及助產服務與國際產科接軌。我國各大醫院現正在努力降低剖腹產率,已漸漸推行\"無創\"分娩模式。為更好地開展無保護會陰分娩,現就方面進行綜述如下。
1來源及宗旨
20世紀中葉以后,由于分娩的醫療化,剖腹產率持續上升,我國的剖腹產率為46.2%,居世界第一[1]。近年來更有上升趨勢,有些地區達70%[2]。各大醫院開始注重研究新產科的模式,李彩平[3]的產科護理新模式能充分促進自然分娩。2009年北京海淀婦幼進行首次行無保護會陰分娩,2012年在全北京推行。它的宗旨為以產婦為中心,調動產婦的力量,回歸自然分娩,降低醫療干預。降低剖腹產率,促進自然分娩。落實愛母分娩行動[2]。
2適應癥
各文獻均取得共識:足月單胎頭位、骨盆測量正常、擬陰道分娩產婦。無妊娠合并癥、并發癥、無二產程延長、胎兒窘迫征、無巨大兒
3方法
無保護會陰分娩法是一種新助產法,它回歸的人類生產自然性。在體位及助產及對產婦的教育及配合上都有新的改進,均體現出回歸自然方式,反對過早干預。
3.1體位 黃群豐[4]主張,第一產程的體位可產婦的要求變化。如宮縮時體位可坐、蹲、跪、行走等。而第二產程應避免平臥(截石位),建議晚點上產床,取半坐位。而平燕[5]也提及,讓產婦呈半臥位,宮縮時讓產婦雙手抱膝屈曲,貼近腹部。楊迎春[6]則提出半斜坡曲膝位。目的是不要讓產婦過早受體位所限,舒適,并且適應用力到位。
3.2助產時機的更新 平燕[5]劉佩蓉[7]報道她所在的醫院采取胎頭撥露2cm×3cm時助產士上臺,而馬明華[8]、邵仙吉[9]都提及產婦用力至胎頭著冠1/3時鋪無菌臺。與順應自然相吻合。
3.3指導產婦用力的更新無保護會陰分娩中產婦最重要的是做到與助產士的配合。如宮口開全后,產婦不想用力時,可不指導用力[4,6]。在胎頭著冠前,當產婦想用力時應教會產婦指導產婦與宮縮同步運用腹壓。當胎頭撥露致會陰聯合緊張時,宮縮間歇緩慢屏氣用力,宮縮時快速哈氣[5-9]。
3.4本法很多文獻報道,使用潤滑油來減少摩擦力,減少因其而致的會陰損傷。楊迎春[6]、邵馬明華[8]、仙吉[9]均報道助產士上臺后在陰道口及周圍或陰道處女膜環內、外及胎先露部處涂上消毒的橄欖油、或石蠟油。并且在胎頭著冠2/3時再次使用,來減輕陰道處的擦傷。
3.5控制胎頭娩出時機及速度為本法助產成功的關鍵。梁麗紅[10]陳永華[11]報道當胎頭撥露致會陰聯合緊張時開始控制胎頭娩出速度,以單手或雙手控制胎頭,胎頭娩出速度以每次宮縮增大不超過1cm為宜。并且一致報道不協助胎頭俯屈、及仰伸。當胎頭雙頂徑即將娩出陰道口時,囑產婦均勻用力,當胎頭娩出2/3時,應張嘴哈氣,如喘息式的急促呼吸,胎頭娩出后不急于娩前肩,不下壓前肩。順勢娩后肩。整個過程強調胎兒自然、慢慢娩出[12]。
4觀察指標與臨床效果
4.1大部分文獻作了會陰裂傷及會陰側切率、產后出血、新生兒窒息及第二產程時間觀察。文獻均報導會陰側切率幅度明顯下降。據報道,近年來,中國部分地區會陰側切率達卡90%以上[13]。采用無保護會陰分娩法后梁麗紅[10]報道會陰側切率為12%,潘金玲報道為23.3%[14]。與愛母分娩行動會陰側切率為20%[2]的要求在接近。
4.2許多醫護人員含產科醫生也會認為,無保護會陰會延長第二產程。但臨床觀察報道并不延長第二產程。陳永華等[12]報道為(42.36±11.03)min,胡金菊等報道[15]為(52.76±5.19)min,王少芳等報道[16]為(51.48±11.70)min,與教課書中的規定,第二產程1~2h吻合[17]。王少芳[16]等還觀察到產婦的產程疼痛有明顯的下降,有62.5%產婦為一級疼痛,只有30%產婦出現二級以上疼痛[16]。各文獻均報道無產后出血率及新生兒窒息率增加。
4.3實施無保護會陰,受益者并非產婦。能讓助產士從長期大量的體力工作中解放出來。助產士因長期使用右手用力保護會陰,易造成掌指關節、腕關節等的勞損[4],并因保護會陰需低頭、弓腰,發生頸椎、腰椎疾病。從而減少助產士避免職業病的發生[10]。
無保護會陰自然分娩可有效維持女性會陰完整性,降低側切及傷口感染率,減少產后出血同時助推患者預后康復。
參考文獻:
[1]李紅梅,張文.剖出來的世界第一[N].人民日報,2011,04,12(8).
[2]華嘉增.產科服務的發展與現狀[J].中國社區醫師,2005,21(284).
[3]李彩平.產科護理新模式對促進自然分娩,降低剖宮產率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12,9(10):64~65.
[4]黃群豐,凌笑瓊.探討會陰無保護分娩的臨床應用[J].現代醫院,2013,13(3):55.
[5]平燕.99例無保護會陰接生法臨床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32):97.
[6]楊迎春,劉勇.\"無創\"接生技術對產婦陰道分娩質量的影響[J].現代醫學,2014,42(4):424.
[7]劉佩蓉,涂偉妹.無保護會陰接生的臨床觀察[J].實用臨床醫學創新,2013,14(4):70.
[8]馬明華.無保護會陰接生法降低初產婦會陰側切率的效果觀察[J].青海醫藥雜志,2012,42(6):73.
[9]邵仙吉.無保護會陰助產的臨床應用[J].當代醫學,2013,19(35):101.
[10]梁麗紅.無保護會陰接生的技巧及臨床效果[J].吉林醫學,2014,35(3):648.
[11]陳永華.無保護會陰接生的技術的臨床護理研究[J].全科護理,2013,11(12中旬):3269.
[12]張艷茹.拇指法會陰無保護接生在基層醫院中的應用[J].山西醫藥雜志,2014,43(5):582.
[13]徐曉陽,姚珍薇.婦女產后性問題與分娩方式[J].實用婦產科志,2002,18(3):146-148.
[14]潘金玲.初產婦無保護會陰接生法分娩的效果觀察[J].現代醫院,2013,13(10).
[15]胡金菊,顧春美,談長娣,等.無保護接生105例臨床分析[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22(35):3946.
[16]王少芳,黃銀英,章慧燕,等.會陰無保護接生技術在低危孕婦正常分娩的應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3,30(3):70.
[17]鄭修霞.婦產科護理學[M].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76.
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