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旋復代赭湯加味治療進展期胃癌的療效。方法 將72例確診為進展期胃癌的患者納入研究并隨機分組,對照組38例患者采用XELOX(卡培他濱+奧沙利鉑)化療治療,觀察組34例則聯合旋復代赭湯加味。比較兩組臨床療效及不良發應。結果 兩組患者近期療效相仿,遠期療效比較,觀察組中位總生存時間(TTP)更長,不良反應發生率更低,P<0.05。結論 旋復代赭湯加味治療進展期胃癌療效顯著,可延長生存時間,降低化療不良發應,優于單用化療治療。
關鍵詞:旋復代赭湯加味;進展期胃癌;療效觀察
胃癌的發病與飲食、吸煙、遺傳等因素相關,近年來發病率日漸升高,在我國所有癌癥發病率中位居第二。對于晚期癌癥,化療是必要的,它能夠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延長生存時間,但化療的副作用較大,不少患者因難以耐受各種副作用而中斷治療。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病例為2011年9月~2014年7月于我院確診進展期胃癌(參照《臨床腫瘤內科手冊》[1])且分期為Ⅳ期的患者共72例,依據隨機數據表法分組。所有患者經病理確診,并知情同意者。對照組男23例,女15例,初治者26例,復治者12例,年齡(62.65±14.18)歲。分化程度:印戒細胞癌6例,黏液腺癌7例,低分化腺癌16例,中分化腺癌9例。淋巴結轉移23例,肺轉移6例,肝轉移15例,骨轉移5例;觀察組34例,男21例,女13例,初治者23例,復治者11例,年齡(62.65±14.18)歲。分化程度:印戒細胞癌6例,黏液腺癌7例,低分化腺癌16例,中分化腺癌5例。淋巴結轉移21例,肺轉移7例,肝轉移16例,骨轉移6例。兩組一般資料有可比性,P>0.05。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應用XELOX方案,第1d予奧沙利鉑(江蘇恒瑞公司,批準文號H2000337),130mg/m2劑量持續靜滴2h;第1~14d均口服卡培他濱(上海羅氏制藥,批準文號H20073024),1000mg/m2劑量,2次/d。同時對癥應用保肝、止吐、營養心肌等藥物干預治療,若Ⅱ度以上白細胞減少,予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不良反應Ⅳ度應減少化療藥物劑量至75%。定期復查肝腎功能、血常規,化療周期不低于4周期,病情惡化或滿12周期則停止。
觀察組:聯合旋復代赭湯加味,方由旋復花、炙黃芪、露蜂房、代赭石、制首烏各15g,人參、炙甘草各6g,生姜3片、制半夏、壁虎各10g、蛇舌草30g組成,均由我院統一代煎,150ml/次,2次/d,服用療程與化療方案同步。
1.3觀察指標 觀察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情況,比較兩組TTP差異。依據WHO抗腫瘤藥物療效標準,分為PD、SD、PR、CR,有效率CR+PR,臨床獲益率CR+PR+SD。TTP:治療開始至死亡的中位數時間。
1.4統計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計量資料數值以x±s表示,用t檢驗,率用?字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臨床療效 對照組TTP為(11.36±3.92)年,觀察組為(15.24±4.06)年,組間比較差異顯著,t=2.930,P<0.05;兩組總有效率及獲益率相仿,P>0.05。對照組CR、PR、SD、PD例數分別是2、16、16、10例,CR+PR(%)=40.91%,CR+PR+SD(%)=77.27%;觀察組CR、PR、SD、PD例數則為3、21、13、5例,CR+PR(%)=57.14%,CR+PR+SD(%)=88.09%。兩組CR+PR比較:χ2=2.266,P=0.132;CR+PR+SD比較:χ2=1.607,P=0.205。
2.2不良反應 兩組患者口腔炎發生率相仿,但其余不良反應方面,觀察組發生率均更低,P<0.05,見表1。
3討論
癌組織已侵犯胃壁漿膜層及肌層即為進展期胃癌,臨床癥狀個體差異較大,各分期交叉性大,易與其他胃部疾病相混淆。胃癌對化療較敏感,科學的化療方案能改善臨床癥狀,使部分患者的生存率有所提高,但遠期療效仍較差。
本病化療方案的選擇多采用聯合化療的形式,奧沙利鉑是第三代鉑類化療藥物,療效及耐藥性均優于順鉑,且副作用較順鉑小。奧沙利鉑的抗腫瘤作用是通過阻斷DNA復制和轉錄而實現的。卡培他濱是氟尿嘧啶的前體藥物,在胞苷脫氨酶、羧酸酯酶作用下,形成脫氧氟尿苷和4-脫氧氟胞苷等中間產物,后于癌細胞內胸腺嘧啶磷酸化酶作用下轉化為氟尿嘧啶,癌細胞內的藥物濃度提高,可實現高效靶向治療的目的,且不良反應發生率降低,因此常用于本病的治療[2]。觀察組則采用中西結合的治療方案,結果提示兩組近期療效相仿,但遠期療效指標TTP更長,且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中醫認為,進展期胃癌病機屬本虛標實,患者癌毒瘀滯,日久正氣耗傷,加之手術損傷及化療等藥物的應用均可進一步損傷元氣,受累臟腑以脾胃最為常見,脾胃虛弱失于健運,痰濕乃生,最終形成正虛與痰濕淤等病例因素共存的局面。因此不少患者可表現為乏力、惡心嘔吐、腹脹等癥狀。旋復代赭湯出自《傷寒論》,是胃虛痰濁內阻所致惡心嘔吐的代表方。動物研究證實,旋復代赭湯對于病理狀態下的腸蠕動障礙有調節作用,而此可能與抑制交感神經相關。觀察組中藥物人參、黃芪有提高機體免疫力作用,促進蛋白質合成,有效對抗腫瘤所致的負氮平衡;首烏補腎,與人參、黃芪均可促進造血,對于化療引起的三系減少有抑制作用;露蜂房、壁虎及蛇舌草均有顯著抑制癌細胞的效果[3]。綜上,我們認為,旋復代赭湯加味治療進展期胃癌療效顯著,可提高生存時間,減少不良反應。
參考文獻:
[1]孫燕,石遠凱.臨床腫瘤內科手冊[M].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476-491.
[2]閆海山.奧沙利鉑聯合卡培他濱治療45例晚期胃癌的療效探討[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7):115-116.
[3]趙連信.中藥預防及抗腫瘤機制的研究進展[J].遼寧醫學雜志,2014,28(6):325-327.
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