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丙泊酚是一種新型短效靜脈麻醉劑,用于全身麻醉的誘導和維持,經常與鎮痛藥、肌松藥及吸入性麻醉藥一起使用。在臨床實踐中已得到廣泛應用,其中住院患者使用頗多。但許多患者注射了丙泊酚后出現多種不良反應癥狀,給臨床治療造成了一定的困難。本文列舉了丙泊酚在臨床應用期間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分析原因,提出防治策略。
關鍵詞:丙泊酚;麻醉藥物;不良反應;防治策略
丙泊酚(Propofol),是一種臨床常見的新型靜脈麻醉藥,其特點為起效快、作用時間短、恢復速度快等。在許多國家,丙泊酚是鎮靜劑的首選。然而,丙泊酚在臨床實踐中發揮有效的醫療作用的同時,其產生的不良反應癥狀也不容忽視。
1 丙泊酚臨床應用期間的常見的不良反應分析及防治對策
1.1血壓下降 丙泊酚對心血管有抑制作用,常因周圍血管阻力降低、心臟前負荷減少、心肌收縮能力下降而造成患者低血壓。若患者本身為高血壓患者,且術前服用過阿片類和β受體阻滯劑,那么對患者注射丙泊酚,則可導致患者動脈壓一過性下降,對患者本身造成損傷。經研究表明,注射丙泊酚造成患者血壓下降的原因,除了患者本身外,還有注射的速度快慢、注射的劑量多少等。
措施:①在對患者進行麻醉誘導前,對患者注射乳酸鹽林格氏溶液,以擴充心臟前負荷;②使用閾下劑量的氯胺酮與丙泊酚合用,從而減少和對抗丙泊酚的心血管副作用;③注射丙泊酚前先注射麻黃堿,淡化丙泊酚帶來的血壓降低。
1.2心律失常 因為患者注射丙泊酚后,丙泊酚可以醫治引起心率增加的壓力發射,導致患者出現心率過緩的癥狀,有時心率能低于50次/min;同時,丙泊酚還能導致患者出現心率過速,ST段下降等癥狀。
每當這時,醫護人員應密切留意患者的心電圖變化情況,通常采取的措施有:①在給患者注射丙泊酚前,先準備好適量的阿托品,若患者心率低于55次/min,則立即對患者注射阿托品,使患者心率恢復正常;②當患者心率大于100次/min時,需追加丙泊酚劑量。
1.3呼吸抑制 丙泊酚的臨床不良反應中最常見的還有呼吸抑制,即麻醉劑使得患者呼吸頻率減慢和潮氣量降低,有時甚至會引起患者的呼吸暫停。并且丙泊酚的呼吸抑制程度和頻率均大于同類的其他靜脈麻醉劑。
措施:①若患者輸入丙泊酚后出現呼吸減慢,但患者處于面罩吸氧狀態,血氧飽合度穩定,則不需要處理;②若患者血氧飽合度下降到90%以下,且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減慢、口唇發干,護理人員應立即加大患者的氧流量面罩吸氧,直到血氧飽合度恢復到正常值;③護理人員把握好注射麻醉劑的速度,速度太快雖然能夠縮短麻醉時間,但卻加重了患者的呼吸抑制,臨床試驗表明丙泊酚的注射時間以3mg/s最佳;④若發現患者服用過嗎啡類藥物,則應減少丙泊酚的劑量,這是為了減輕藥物間的相互作用。
1.4注射部位疼痛 注射丙泊酚時會出現注射部位疼痛現象。這種疼痛可能是立即發生,也可能是事后發生。疼痛產生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丙泊酚激活了血漿內胰舒血管素-激肽系統,產生了緩激肽,引起了局部的疼痛,當然,這并不是唯一的因素。該采取什么措施暫未得出結論。
1.5過敏反應 丙泊酚作為麻醉藥物,因注射后引起過敏反應的消息時有報出。患者過敏的原因可能是患者具有某種遺傳性過敏史或者機體存在對某種藥物過敏史,有可能是對丙泊酚引起的機體組胺釋放相關。通常丙泊酚引起的過敏反應的臨床表現為注射藥劑幾分鐘后,患者胸前出現大片紅色斑塊或丘疹。過敏嚴重者可能會產生過敏性休克甚至出現生命危險。
措施:①對于情況較輕的患者,可采用靜脈推注塞米松,過不久紅色斑塊或丘疹就會消失;②若患者出現過敏性休克,需立即停止注射丙泊酚,保護患者呼吸暢通,對患者靜脈注射抗過敏、抗休克性藥物,若患者呼吸困難,通氣嚴重不足時,應立即采取氣管插管,保證患者的氣道通暢;③若患者已確診為丙泊酚過敏,則需用其他同類型的麻醉藥劑代替丙泊酚。
2 丙泊酚臨床應用期間的少見的不良反應分析及防治對策
2.1驚厥樣反應 丙泊酚具有抗驚厥作用,但是在許多的臨床試驗中,我們發現許多無癲癇病史的患者在使用丙泊酚后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驚厥樣反應,表現為:抽搐、軀體顫栗、肌痙攣以及癲癇大發作等。
目前我國對于丙泊酚驚厥樣反應的發生原因不是很清楚。措施:①當發現患者出現驚厥樣反應時,立即停止用藥,保證患者的呼吸暢通;②靜脈注射或肌內注射鎮靜藥物,例如地西泮或者咪達唑侖,兩者都沒有的情況下可以選擇氟哌利多;③對病情穩定的患者留院觀察1~2h,以防止病情的再次發作,同時對有這個反應的患者進行術后的定期回訪,爭取早日找到該不良反應發生的具體原因。
2.2丙泊酚輸入綜合癥 該反應是丙泊酚注射中風險最大的,治療成功率極低。資料顯示,當丙泊酚的注射速度超過5mg/kg/h時就能引發丙泊酚輸入綜合癥。其臨床表現為心律失常、心肌細胞溶解、代謝性酸中毒等,嚴重者甚至會引發心力衰竭而死亡。
目前我國對丙泊酚輸入綜合癥的治療措施主要為心臟支持和血液過濾。措施:①一旦發現患者出現相關癥狀,立即停止丙泊酚的輸入;②對患者實施心肺聯合治療,以維持患者體內血流動力學指標;③通過實施血透或者血液過濾,加快丙泊酚及其代謝物的排泄,從而糾正酸中毒。
3 總結
本文對丙泊酚的相關不良反應做了系統的分析,提供了相關預防措施。為了能夠更好的運用丙泊酚治療患者,醫務人員應準確掌握丙泊酚的藥理,對患者的相關生理信息進行記錄分析,平衡利弊,選擇最適宜患者的麻醉藥物。對丙泊酚臨床期間出現的不良反應,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最大程度的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確保患者圍手術期的安全。
參考文獻:
[1]陳娟,余奇勁,楊潔.丙泊酚臨床應用期間的不良反應及防治策略[J].醫學與哲學(臨床決策論壇版),2011(7):56-58.
[2]徐喆,鞠萍,楊達,等.40例丙泊酚注射液藥品不良反應報告調查分析[J].安徽醫藥,2015(9):203-204.
[3]張利勇,王威,王保國.丙泊酚不良反應的多中心和大樣本調查[J].首都醫科大學學報,2006(2):569-570.
[4]王鐘興,黃文起.靜脈麻醉藥丙泊酚的臨床應用[J].新醫學,2003(24):109-112.
[5]蔣仲娣.異丙酚在無痛內鏡檢查中的優缺點及不良反應的防治[J].工企醫刊,2009(5):85-86.
編輯/蔡睿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