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骨碎補是我國傳統中藥,化學成分多種多樣,本文重點論述了骨碎補預防骨質疏松在細胞、動物、臨床、安全性研究,并對其未來發展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骨碎補;化學成分;骨質疏松
骨質疏松癥是以骨量減少及骨的微觀結構退化,致使骨的脆性增加易于發生骨折的一種全身性骨骼方面的疾病[1]。骨質疏松癥多發于絕經后婦女和老年性骨質疏松的人群,主要表現為腰背疼痛、四肢關節痛、足跟部疼痛以及一些抽筋等癥狀。中醫藥在防治骨質疏松癥領域具有很深入的研究,許多學者從\"腎主骨\"、\"脾腎相關論\"、\"血瘀論\"等病機進行組方用藥,取得了卓著的療效[2]。骨碎補為水龍骨科植物槲蕨的干燥根莖,全年均可采挖,此藥材體輕,質脆,易折斷,斷面紅棕色,維管束呈黃色點狀,產于湖北、浙江等地。現代藥理學證實骨碎補具有活血化瘀、促進骨折愈合、防治骨質疏松、護牙健齒、消炎、鎮痛、抗氧化、抗過敏、降血脂等多種藥理活性[2]。由于骨碎補對骨損傷、骨質疏松癥等骨代謝疾病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在此綜述近年來骨碎補防治骨質疏松的研究進展,已期對該藥材深入研究和開發提供資料。
1 骨碎補化學成分研究
從骨碎補中分離鑒定的化合物主要為黃酮類化合物、木脂素類化合物、黃烷揮發油等[3]。黃酮類化合物主要有二氫黃酮、黃烷-3-醇(又稱兒茶素類)及其衍生物等;其中二氫黃酮的代表柚皮苷是骨碎補的主要成分。目前很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黃酮類化合物防治骨質疏松癥。
2 骨碎補防治骨質疏松細胞水平的研究
影響細胞的增殖、分化:骨骼的代謝過程是破骨細胞與成骨細胞不斷協同代謝的過程,當這種作用過程由于某種原因發生了失衡,將會造成骨質結構發生相應的變化,從而導致骨質腰酸背痛、骨質疏松、骨折等一系列的骨代謝疾病。隨著現代中醫藥不斷研究發現,骨碎補提取物不僅可以促進體內成骨細胞的增殖和分化,同時可以抑制破骨細胞活性與增殖。
唐琪等檢測到0.01mg·L-1骨碎補醇提液,1mg·L-1骨碎補水提液及柚皮苷顯著促進成骨細胞株MC3T3-E1增殖,提高活躍期S期細胞的百分率,減少靜止期G1期細胞百分率,增加細胞鈣化點面積百分比,促進細胞骨鈣素合成和分泌,促進細胞鈣化[4]。劉金文等[5]研究實驗采用大鼠長骨骨髓體外培養的方法,通過檢測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陽性細胞生成數,發現骨碎補可抑制骨髓體外培養中破骨樣細胞的生長,主要抑制破骨母細胞向多核破骨細胞轉化,但與濃度有關。
3 骨碎補防治骨質疏松動物水平研究
骨碎補防治大鼠去勢引起的骨質疏松:婦女絕經以后,雌性激素分泌會大幅下降,隨之骨流失會加劇,骨代謝增加,骨密度下降,從而骨質疏松及骨折的發生率很高,為研究此作用機制,以雌性大鼠去除卵巢為實驗模型,研究骨碎補防治大鼠去勢引起骨質疏松的作用機理。
田剛等[6]研究者實驗證實,給大鼠灌服骨碎補水煎液3個月后,可使外周血清中異常增高的IL-1、IL-6和BGP含量顯著降低,而使異常降低的CT含量顯著增加。這一結果表明,骨碎補對卵巢切除所致的骨高轉換有明顯的抑制效應,進而達到對骨質疏松癥的治療作用。李展春[7]等研究表明,去卵巢組大鼠的骨密度、微結構和力學性能比假手術組大鼠有明顯下降,通過骨碎補治療后,不論是骨密度和微結構還是力學性能,均有顯著改善和提高。
4 骨碎補防治骨質疏松臨床個體的研究
研究發現,防治骨質疏松易發生人群為絕經后女性和老年人。前者主要是絕經后女性雌激素不足,后者主要是人在年齡增大后,各種生理功能出現退后,這些因素可以導致骨質疏松的發生。
張春琪等研究者通過對絕經后女性骨質疏松患者治療,證實骨碎補總黃酮用于治療絕經后女性骨質疏松癥的效果顯著,能有效緩解臨床腰背骨痛,腿膝酸軟,畏冷肢寒等癥狀有明顯優勢,提高骨質疏松患者生活質量。丁曉剛等對老年性骨質疏松患者進行治療顯示:骨碎補總黃酮不僅能緩解患者的腰腿疼痛,而且能提高骨密度。
5 防治骨質疏松的其他機理
血瘀的致病機理為微循環障礙以及血液流變學改變、血流動力學障礙、血管內皮功能障礙等。紅細胞是影響血流結構及血液流變性的重要因素,紅細胞的形態、結構、功能發生變化和能力降低,使紅細胞攜氧能力下降,很多營養物質不易吸收與運輸,造成血管堵塞或微循環障礙使骨組織、腎臟、性腺等與骨代謝密切相關臟器缺血缺氧,鈣等礦物質不易吸收與運輸 。經研究骨碎補總黃酮可降低血液黏度, 抑制紅細胞的聚集指數, 并可減少血小板的聚集性,改善血液流變;并具有促進微循環障礙的功能。因此,骨碎補在明顯改善的血液流變性和微循環狀態,活血化瘀的同時,并升高血鈣水平,促進鈣、磷沉積,提高骨密度。
中醫學研究中沒有\"骨質疏松癥\"的這一名詞,在很多的中醫藥文獻的記載中\"骨痿\"、\"骨枯\"、\"骨痹\"的描述與現代骨質疏松癥的臨床癥狀和體征極為相似,中醫學理論認為,骨質疏松癥的發生與腎功能密切相關。腎虛是本病的主要病因,腎為\"先天之本\"、\"其充在骨\"。據《雷公炮灸論》記載骨碎補具有補肝腎、強筋骨、止痛通絡的功效,主治腎虛腰痛、筋骨損傷等癥。因此, 按照中醫理論骨碎補可以治療腎虛引起的骨質疏松。
6 展望
骨碎補為歷代常用藥物,對其應用和藥理作用機制已經有了大量深入、廣泛的研究,但其在分子生物學方面機制的研究尚處在起步階段,補肝腎、強筋健骨類中藥是否具有相似的調節靶點、調節強度、量效關系及其依時間變化的動態曲線,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因此, 隨著生命科學的發展, 為了解決骨質疏松這一高發病癥,對骨碎補深入的開發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劉忠厚.中國人骨質疏松癥的建議診斷標準(第二稿)[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00,6(1): 2.
[2]黃姵慈,馬勇.中醫治療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組方配伍規律探析[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7(11):926-928.
[3]彭雙,韓立峰,王濤,等.骨碎補中的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天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2,31(2):122-125.
[4]陳瑤,劉忠良,趙勇,等.骨碎補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研究進展.解放軍藥學學報[J].2012,28(5):454-457.
[5]劉金文,黃永明,許少健,等.中藥骨碎補對大鼠骨髓破骨細胞體外培養的影響[J].中醫研究,2005,18(7):5-7.
[6]田剛,張治國,付小偉,等.骨碎補對卵巢切除所致大鼠骨質疏松癥的治療作用及其機理探討[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3,19:47-49. [7]李展春,程光齊,臧危平,等.骨碎補治療去卵巢大鼠骨質疏松的實驗研究[J].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2011,19(4):9-11.
[8]張春琪,劉鵬鶴.骨碎補總黃酮治療絕經后女性骨質疏松癥68例臨床觀察[J].CJCM 中醫臨床研究,2015,7 (28):103-104.
編輯/周蕓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