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對比臨床中Flash-CT冠脈成像與冠脈造影對患者輻射劑量的差異。方法 隨機選擇2013年1月~2014年7月在我科行Flash-CT冠脈成像患者90例為A組,其中40例患者滿足前提條件而行Flash模式掃描;隨機抽取在我科接受CAG檢查的139例患者為B組,對比兩組射線劑量。結果 經過A組和B組輻射劑量對比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隨著CT設備和技術的飛速發展,Flash-雙源CT冠脈掃描方法的使用,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患者的輻射劑量,真正滿足了臨床冠狀動脈疾病檢查的需要,無疑也使其成為心臟冠狀動脈無創性成像最好的檢查方法。
關鍵詞:Flash-雙源CT ;冠脈造影;輻射劑量
電磁輻射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國外多數專家認為,電磁輻射是造成兒童白血病的原因之一,并能誘發人體癌細胞增殖,影響人的生殖系統等等。近年來,冠心病的發病率在不斷增加,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CAG)是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但它為有創檢查,費用高,且存在一定的并發癥及致死率,使其臨床應用受到一定的限制。雙源CT作為一種無創的冠狀動脈影像學檢查方法,以其良好的空間分辨率,對斑塊的定性、定量分析,以及對冠狀動脈狹窄的高敏感度和精確度,得到廣泛應用[1-2]。本文通過與冠脈造影輻射及圖像質量的對比,評估Flash-雙源CT掃描在冠脈成像中的應用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2013年1月~2014年7月在我科行DSCT冠脈成像患者90例為A組,其中男性48例,女性42例,平均年齡(59.2±12.6)歲,其中40例患者滿足前提條件而行Flash模式掃描。前提條件:①碘過敏試驗陰性;②心率小于等于65次/min,心率整齊;③無甲亢,肝腎功正常。隨機抽取在我科接受CAG檢查的139例患者為B組,其中男性76例,女性63例,平均年齡(60.13 ±10.22)歲。A組和B組患者的基本資料比較無明顯的差異(P>0.05),統計學無意義,具有可比性。
1.2設備及方法
1.2.1 Flash DSCT掃描方法所有CT檢查均采用西門于Flash DSCT(Somatom Definition)進行掃描。所有患者掃描前4~8h禁飲食,掃描前耐心訓練患者呼吸屏氣,使其能夠在掃描期間配合屏氣,減少呼吸運動所致的錯層偽影。常規掃描前舌下噴硝酸甘油氣霧劑兩噴以擴張冠狀動脈。應用造影劑示蹤法(bolus-tracking),在主動脈根部層面選擇感興趣區監測CT值,當感興趣區內CT值超過100Hu時,延遲4s自動觸發掃描。掃描參數:管電壓120 kV,管電流380~420mAs,層厚0.75mm,機架旋轉時間0.25s,螺距(pitch)0.2~0.5根據心率調整。選擇圖像質量最佳的圖像于工作站進行后處理分析。
1.2.2冠狀動脈造影用機為PHILIP H5000 C型DSA機,造影劑選擇碘海醇350mgI/ml。經股動脈穿刺(Seldinger法),應用4~6個體位對左冠狀動脈造影,2~3個體位對右冠狀動脈造影。
1.2.3射線劑量統計 每例患者進行CTCA檢查時機器會自動生成容積CT劑量指數(CTDI)和劑量長度乘積(DLP),根據公式ED=DLPxC換算成有效劑量(ED),其中C為換算因子,現采用歐洲CT質量標準指南提出的胸部平均值為0.017,這樣可以算出ED值。
數字血管造影系統都配備了劑量面積乘積測量裝置和記錄系統,實時顯示患者在診療過程中所受射線的劑量面積乘積(DAP),從而有效的計算出ED值。
1.2.4圖像質量評定 主要由2名有經驗的影像診斷醫師采取雙盲法進行評估兩種方法的檢查質量,分值為1~4分,詳細的記錄,對于有分歧的由兩人共同協商,并達成一致。
1.2.5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與處理。計量資料采取(x±s)進行表示,計數資料采取χ2進行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輻射劑量的觀察 經過A組和B組輻射劑量對比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隨著冠狀動脈CT成像在臨床的廣泛應用,人們越來越關注射線劑量及其可能造成的潛在危害,在影像工作中應嚴格遵循最小有效劑量原則,針對患者個體特點及診斷需要,在保證圖像質量滿足診斷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患者所受輻射劑量。經過本臨床研究分析,臨床中采用Flash-雙源CT冠脈成像掃描與冠脈造影掃描輻射計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CAG)是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但它為有創檢查,費用高,且存在一定的并發癥及致死率,使其臨床應用受到一定的限制。雙源CT作為一種無創的冠狀動脈影像學檢查方法,以其良好的空間分辨率,對斑塊的定性、定量分析,以及對冠狀動脈狹窄的高敏感度和精確度,得到廣泛應用[3-5]。
冠脈Flash掃描方式全稱為前瞻性ECG門控螺旋采集方式,其在雙源基礎上采用3.4的大螺距螺旋快速掃描,射線利用率最高。同時,由于顯著提高了Z軸方向分辨力,達到各向同性,可以得到清晰的重組圖像并能顯著降低冠脈CT掃描輻射劑量,從而在冠心病診斷中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
參考文獻:
[1]周志強.冠心病患者應用冠脈造影與雙源螺旋CT冠脈成像的診斷對比[J].中外醫療,2011(29):171.
[2]妍炎,吳國庚,周城,等.64排螺旋CT前門控冠狀動脈橫斷面掃描低劑量技術的初步研究[J].中華放射學雜志,2008,42(10):1018-1021.
[3]Tsapaki V,Kottou S,Vano E,et al.Patient dose values In a dedicated Greekcardiac center[J].Brinsh J Radiool,2003,76(910):726-730.
[4]徐健,毛德旺,張玉江,等.320排CT冠狀動脈成像心律對圖像質量和輻射劑量的影響[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1,21(5):666-670.
[5]張蕾,潘海虹,許楠,等.128層雙源CT冠脈成像X線劑量評估[J].中華醫學雜志,2011,91(27):1923-1925.編輯/周蕓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