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陰道超聲對剖宮產術后疤痕愈合不良的診斷價值。方法 回顧分析2014年6月~12月在我院婦女病普查中發現的38例剖宮產術后疤痕愈合不良的超聲聲象圖特征。結果 38例剖宮產術后疤痕愈合不良中,34例表現為子宮切口憩室,3例表現為子宮前壁下段切口處肌層內呈不規則條狀宮壁囊區,1例表現為切口處的多房性不規則囊區。結論 陰道超聲檢查操作簡便,能及時準確地判斷剖宮產術后疤痕的愈合情況,對于術后疤痕子宮的評估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關鍵詞: 陰道超聲;剖宮產術;疤痕
近年來,隨著剖宮產率的不斷攀升,其并發癥也相應增多,其中子宮切口疤痕愈合不良是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子宮切口疤痕愈合不良日后可引起再孕困難,甚至易誘發疤痕妊娠[1]。本文就38例剖宮產術后疤痕愈合不良的超聲聲象圖特征進行總結分析,現歸納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38例婦女年齡26~45歲,平均35.5歲,均有剖宮產史,術后6個月~10年,36例1次剖宮產史,2例2次剖宮產史。
1.2方法 使用日立公司生產的EUB-7500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陰道探頭頻率5~10MHZ。囑患者排空膀胱后,取膀胱截石位,檢查前先涂耦合劑,再套上一次性避孕套,然后經陰道探查子宮、附件、盆腔情況,對于有剖宮產史的婦女重點觀察子宮下段的異常回聲,并測量、記錄。
2 結果
本組34例婦女子宮前壁下段切口處,可見契形凹陷缺損,呈\"Λ\"型改變,邊緣欠規整,一側與宮腔相通,另一側可見薄層內膜與肌壁,漿膜層尚平整連續,該處宮壁的厚度約4~7mm,未發現肌層不連續的\"斷裂現象\"。這些征象具備構成憩室的兩個條件:①憩室壁是由于子宮內膜與平滑肌組織構成;②憩室與宮腔相通[2]。故稱之為子宮切口憩室。憩室長約4~10mm,寬約3~6mm。3例婦女子宮前壁下段切口處見不規則條狀宮壁囊區,最長約10mm,寬3~4mm,彩色超聲囊內無血流信號。另一例婦女表現為子宮下段切口處多房性不規則囊區,囊區大小約35mm×30mm,彩色超聲囊內無血流信號,周邊見環狀血流信號。
3 討論
剖宮產術后疤痕愈合不良形成的宮壁囊區、切口憩室,其原因主要與剖宮產時縫合止血不好,子宮肌層內較大血腫,術后慢慢血塊吸收后,局部肌肉失去連續性有關[3]。還可能與原剖宮產切口部位其行剖宮時是否臨產、宮頸有無縮短和擴展有關[4]。也可能由于宮頸與宮體肌肉組織結構特性差異所致[5]。當切口位置過高時切口上緣厚且短,下緣薄且長,這種不對稱性致切口處較為薄弱,使得子宮內膜向肌層逐漸突出。亦有作者認為子宮切口憩室可能與子宮后位有關[6]。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就是子宮切口的感染。本組1例婦女為剖宮產術后6個月,有下腹疼痛的癥狀,陰超檢查子宮下段切口處見多房性不規則囊區,大小約35mm×30mm,邊界尚清,形態不規則,彩色超聲囊內無血流信號,周邊見環狀血流信號。經詢問病史,該婦女有產后惡露時間較長,后做過清宮術。經查尿、血HCG均陰性,考慮可能是產后胎物殘留,惡露持續時間較長,并發宮內感染,引起的切口感染。或是子宮切口處原血腫較大,吸收較慢,產后患者機體抵抗力下降,繼發的感染可能。此外,剖宮產次數的增加,剖宮產時縫合方式的選擇,還有產婦有無合并妊娠高血壓癥、妊娠期糖尿病等因素都可能影響到切口的疤痕愈合。總而言之,任何因素導致的子宮切口疤痕愈合不良,都可引起子宮下段局部的薄弱,加上產后子宮要縮復及日后每月經血的排出,或者因宮腔的操作致宮頸粘連等因素,都可使宮內壓增大,容易導致子宮下段切口處慢慢向外膨出,形成切口憩室。
剖宮產術后切口疤痕愈合不良最嚴重的遠期并發癥是疤痕妊娠。據文獻報導疤痕妊娠在有剖宮產史的異位妊娠中占6.17%[7]。是由于疤痕處由粘膜層向漿膜層呈契狀凹陷的缺損,為妊娠絨毛再次在此植入提供了條件。一旦愛精卵種植該處后常發生底蛻膜缺損,滋養細胞可直接侵入子宮肌層并不斷生長,侵蝕局部血管,可能在妊娠早期即可引起子宮出血、穿孔或者破裂,可危及患者的生命[8]。陰道超聲能及時發現切口疤痕愈合不良,并提供臨床及早干預治療,可有效降低遠期并發癥,而且陰道超聲是一種操作簡便,可重復性強,能及時、準確判斷切口疤痕愈合情況,可作為有剖宮產史的婦女,在婦女病普查、再孕前檢查首選的檢查方法。
參考文獻:
[1]魯紅,主譯.婦科超聲診斷與鑒別診斷[M].第2版.人民軍醫出版社,2014:183.
[2]李萍,淘敏芳.子宮峽部憩室1例[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6,22:43.
[3]唐軍.婦科疾病的超聲診斷與鑒別診斷[M].第1版.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6:47.
[4]Gubbni G,Gasadio P,Marra E.Resectoscopic coorrection of the \"isthmocele\" in women with postmenstrual 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 and secondary inferility [J].J Minim Invasive Gynecd,2008,15(2):172-175.
[5]許海燕.陰道超聲在剖宮產術后子宮切口憩室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2,25(16):1966.
[6]施華芳,黃健.剖宮產術后子宮切口憩室的陰道超聲診斷價值[J].全科醫生技能發展,2010,13(20):2288-2289.
[7]Seow K M,Huang L W,Lin Y H,et al,cesarean Scar Pregnancy:Tissues in Management[J].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2004,23:247-253.
[8]謝紅寧.婦產科超聲診斷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73-74.
編輯/周蕓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