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究腹腔鏡結合膽囊鏡保膽術對膽囊結石患者結石取凈率以及復發率的影響。方法 將在我院接受治療的80例膽囊結石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隨機分為干預組與對照組,每組各為40例,對對照組患者給予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進行治療,對干預組患者則采用腹腔鏡結合膽囊鏡保膽術進行治療,對這兩組患者術后的結石取凈率以及復發率進行比較分析。結果 經過不同的治療,干預組各項指標均優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采用腹腔鏡結合膽囊鏡保膽術對膽囊結石患者進行治療具有一定的安全性與有效性,能夠提升取凈率,有效降低膽囊結石的復發率,促進患者的康復治療,值得臨床醫學的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腹腔鏡;膽囊鏡保膽術;膽囊結石;取凈率;復發率;影響
作為臨床醫學中一種極為常見的普外科疾病,膽囊結石嚴重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質量,且近年來呈現出持續增多的趨勢。臨床醫學中多采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對患者進行治療,這種治療方式盡管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患者的病情,然而會伴隨膽道損傷、消化不良等術后并發癥,給患者的身心帶來極大的痛苦。為了探究腹腔鏡結合膽囊鏡保膽術對膽囊結石患者結石取凈率以及復發率的影響,選取我院80例膽囊結石患者進行研究分析,現對此做一個匯報。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此次研究選取的是2014年2月~2015年我院收治的80例膽囊結石患者,將其在隨機的基礎上分為干預組與對照組,每組各為40例,干預組患者男21例,女19例,年齡在21~67歲,平均年齡為(41.4±4.6)歲,病程在3個月~3年,其中無癥狀膽囊結石為11例,膽囊單發結石為15例,膽囊多發結石為14例;對照組患者男22例,女18例,年齡在20~65歲。平均年齡為(42.5±4.3)歲,病程在4個月~3年,其中無癥狀膽囊結石為12例,膽囊單發結石為12例,膽囊多發結石為16例。兩組患者均符合膽囊結石的臨床診斷標準,且無上腹部外科手術史以及其他伴隨癥狀,在年齡、性別、病史、膽囊結石類型等臨床資料上沒有明顯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可進行比較分析。
1.2方法 首先對兩組患者施以氣管插管全身麻醉,然后,對對照組患者采用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在患者臍孔處穿刺并建立CO2氣腹,將腹腔鏡置入并通過腹腔鏡進行探查,在距患者膽囊最近的右側肋緣下穿刺Trocar,將無損膽囊抓鉗置入,使膽囊能夠充分暴露,對膽囊的區域進行觀察,在膽總管0.5 cm左右的地方給予雙線結扎膽囊管,將膽囊管與膽囊動脈切斷,然后用超聲刀切除膽囊,然后對腹腔鏡術范圍進行沖洗,排除CO2,結束手術。對干預組患者則采用腹腔鏡結合膽囊鏡保膽術。使患者保持仰臥位,在患者的臍下1 cm左右處行一橫弧形切口,將氣腹針置入,建立CO2氣腹,然后將腹腔鏡以及Trorar置入,通過腹腔鏡探查,觀察患者膽囊的大小、形態以及各部分組織的粘連情況,將膽囊底部粘連進行分離,然后在無血管區域將患者的膽囊壁切開,采用吸引器將膽汁吸盡,避免膽汁向腹腔流入。然后放置膽囊鏡,對患者的膽囊結石大小、位置進行觀察,利用取石網籃套取結石,在套取的過程中,動作要輕柔,以防結石出現裂碎的現象。然后再將膽囊鏡置于患者的體內,對患者的膽囊腔施以生理鹽水沖洗,直至確保無結石殘留出現,患者的膽囊管能夠保持暢通,方可將膽囊鏡退出。然后對患者的膽囊壁切口進行可吸收線全層縫合,如沒有出血、膽漏的情況,則對患者的腹腔進行沖洗,置引流管,使氣腹充分排出,將腹腔鏡退出,縫合皮膚。術后對患者施以1~2 d的抗菌藥物使用,避免出現傷口感染,2 d后可拔除腹腔引流管,飲食上以流質事物為主,1 w后可拆線,給予消炎利膽片以及熊去氧膽酸藥物治療。
1.3觀察指標 經過不同的治療,對膽囊結石患者的結石取鏡率以及復發率進行比較分析。
1.4統計學分析 研究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所用的計數資料用χ2來進行檢驗,用平均數±標準差的形式表示計量資料,t檢驗。當P<0.05時,兩組患者差異較大,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過治療,對照組的40例膽囊結石患者手術時間平均為(60.2±9.5)min,術中出血量為(56.3±12.5)ml,膽囊結石取凈的為23例,占57.5%,而采用腹腔鏡結合膽囊鏡保膽術的膽囊結石患者手術平均時間為(51.3±2.5)min,術中出血量為(11.3±1.4)ml,膽囊結石取凈為38例,占95%,干預組患者的結石取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且在術后6個月進行隨訪中,干預組患者僅有1例出現復發,占2.5%,對照組有9例出現復發,占22.5%,對照組的復發率顯然高于干預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近年來,臨床醫學對膽囊結石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傳統的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盡管能夠對患者的病情進行控制,但是這種手術方法切口較大,容易造成手術出血量的增加,還會引起術后并發癥狀的出現,結石取凈率比較低。而目前研究的腹腔鏡結合膽囊鏡保膽術在膽囊結石治療中效果十分明顯,它操作簡便,而且通過腹腔鏡與膽囊鏡能夠對膽囊以及膽管內部的情況進行有效的觀察,不僅能夠確認膽囊結石的位置、大小,而且對膽囊周圍的粘連情況也能夠充分了解,便于膽囊結石取出,并且不會留下殘留,手術時間短,術中出血量比較少,①對患者的膽囊起到保護作用,②也減輕了患者的痛苦。本次研究中,干預組患者的取凈率達到95%,且在術后6個月的復發率僅為2.5%,明顯優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也正體現了腹腔鏡結合膽囊鏡保膽術的優越性,能夠有效促進患者的康復治療,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參考借鑒[1-3]。
參考文獻:
[1]李霖,王佳雷,韋皓棠.聯合術中超聲的硬質膽道鏡微創保膽取石的治療體會[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3,(18).
[2]石玉寶,劉斌,魯蓓,等微創保膽取石術與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對患者影響的比較[J].實用醫學雜志,2013,(04).
[3]李濤,魯建國.膽囊結石手術切除方式研究進展[J].人民軍醫,2013,(01). 編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