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在急性脊柱創傷中的治療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56例急性脊柱創傷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每組28例,對照組給予傳統開放手術治療,實驗組給予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 實驗組患者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與手術時間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實驗組治療后優良率為89.3%,對照組治療后優良率為75.0%,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在急性脊柱創傷患者中,需要采用各種影像學檢查,以便及時確定病情,盡早診斷盡早治療,采用椎弓根螺釘治療可以顯著提高治療效果,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縮短住院時間,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急性脊柱創傷;治療效果評價
脊柱創傷是一種常見疾病,會影響到患者的身體健康,其發病率較高。隨著近年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建筑工地事故、交通事故以及運動功能損傷等頻發,使得脊柱創傷的發病率逐漸上升,嚴重者會危及到患者的生命[1]。脊柱創傷容易引起患者脊髓損傷,致殘率教導,其常見發病部位是胸腰段。在對其治療方面,主要采用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治療,其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2]。本研究通過對我院收治的56例急性脊柱創傷患者進行研究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56例急性脊柱創傷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每組28例。對照組男性19例,女性9例,年齡為26~67歲,平均年齡為(48.2±3.7)歲。創傷原因:交通事故傷13例,工地事故傷11例,運動事故傷3例,其他傷1例。損傷類型:骨折脫位5例,爆裂型9例,壓縮型11例,其他3例。實驗組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齡為27~69歲,平均年齡為(49.5±3.8)歲。創傷原因:交通事故傷14例,工地事故傷10例,運動事故傷2例,其他傷2例。損傷類型:骨折脫位4例,爆裂型8例,壓縮型13例,其他3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診斷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通過X線、MRI與CT等影像學檢查,通過X線確定受傷平面情況;通過CT檢查了解患者骨折類型,有無出現位移現象;通過MRI檢查觀察受傷部位周圍軟組織有無受損,椎管有無受壓等情況。
1.2.2治療方法 ①對照組給予傳統開放手術治療,在術前需要及時做好全麻處理,取正中切口,在接近骨膜位置處將患者的椎旁肌進行緩慢剝離,直到小關節外側。并且需要使用拉鉤將肌肉撐開,之后仔細的置入釘棒撐開復位。②實驗組患者給予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治療,在術前需要及時做好全麻處理,取患者仰臥位。腹部懸空且做好相應的防擠壓保護措施,常規消毒鋪無菌布,在C型臀X線機的輔助下,在術前體表標識定位傷椎棘突,并確定和標識好相應的椎間隙及椎弓根。在進針點外約 2cm 處行切口,X 線引導下放置穿刺針并調整進針方向和位置,采用軟組織擴張器開拓并定位椎板下緣,以便滿足手術操作,并留下擴張器作為保護套,透視條件下沿定位針用空心絲錐對椎弓根進行攻絲,完成后取出擴張器,選取合適的椎弓根螺釘攻入,C 臂機下確認螺釘位置準確后按同樣方法置入另一螺釘,全部定位完整后需要循序漸進的擰入已經準備好的椎弓根螺釘,隨后需要對其椎體進行復位處理。確定準確的位置之后可以置入后路椎弓根內固定系統,并采取減壓處理,根據一定的順序排列脊柱。
1.3療效判定標準 將患者的恢復效果采用優、良、中、差幾個等級來評價,①優:患者椎體恢復正常,神經功能基本恢復正常,無明顯并發癥。②良:患者椎體主線低于5%的壓縮或者侵占,輕微的腰背疼痛。③中:患者的椎體壓縮或侵占在6%~10%,明顯的神經損傷與腰背疼痛。④差:患者的椎體壓縮或侵占大于10%,明顯的腰背疼痛等并發癥。
1.4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所涉及到的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所涉及到的計量數據均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組間單因素方差表示,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3]。
2 結果
2.1兩組患者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比較 實驗組患者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與手術時間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實驗組治療后優良率為89.3%,對照組治療后優良率為75.0%,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3 討論
急性脊柱創傷是臨床醫學中比較常見的疾病,屬于骨科類疾病,容易引起繼發性脊柱損傷,通過對該病的治療時機與方法進行科學合理的把握。在該病的臨床診斷中,容易出現誤診或漏診的現象,會嚴重影響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急需要對其進行準確的診斷,及時采取一種高效、合適的治療方法,以便確保其治療效果[4]。
在診斷方面,通過X線、CT與MRI各項影像學檢查,可以有效的彌補單項檢查的不足。由于X線檢查具有操作簡單與經濟實惠等優點,但是其診斷效果不佳,病變敏感性較低,容易出現誤診或漏診現象。而CT分辨力較高,在骨皮質缺損方面具有較高的敏感性,但無法清晰的顯示關節骨面侵蝕現象。MRI對病變敏感性較強,其費用較高,不適合基層醫院。在患者實際檢查過程中,需要根據實際需求與條件采用適當的檢查方法[5]。
另外,在該病的治療方面,由于傳統開放手術治療效果不夠明顯,術后恢復緩慢,愈合時間長,存在較多的問題,需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而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治療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療效果,減少住院時間與手術時間,出血量少,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療效果。
本研究通過對我院收治的56例急性脊柱創傷患者進行研究分析,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與手術時間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實驗組治療后優良率為89.3%,對照組治療后優良率為75.0%,差異顯著。表明,在急性脊柱創傷患者中采用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治療,可以顯著提高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在急性脊柱創傷患者中,需要采用各種影像學檢查,以便及時確定病情,盡早診斷盡早治療,采用椎弓根螺釘治療可以顯著提高治療效果,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縮短住院時間,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曾忠友.胸腰椎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后切口深部急性感染的診治[J].脊柱外科雜志,2014,22(13):892-893.
[2]曾宇晴,周國慶,季四青,等.經傷椎置釘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治療胸腰椎骨折臨床體會[J].浙江創傷外科,2013,32(18):286-287.
[3]涂小剛.急性脊柱創傷的臨床診斷及切開減壓椎弓根內固定治療效果探討[J].中國衛生產業,2012,35(27):163-164.
[4]邢海翔.椎弓根內固定術在急性脊柱損傷中的應用分析[J].浙江創傷外科,2015,20(04):676-678.
[5]張俊鋒.急性脊柱創傷臨床診斷與治療方法[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3,17(06):125-126.
編輯/倪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