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對腹部創傷的CT診斷及其臨床意義進行分析。方法 抽取2012年03月~2014年09月我院收治的84例腹部創傷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比組,兩組各有42例患者,其中42例對比組患者給予B超檢查,42例研究組患者給予CT檢查,進而給予所有患者手術治療,對兩組患者術前診斷與術中診斷結果進行比較。結果 研究組診斷準確率顯示為95.23%,對比組診斷準確率顯示為76.19%,兩組數據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CT檢查方式對腹部創傷進行診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臨床誤診率與漏診率,為后期的治療提供有效依據。
關鍵詞:創傷CT;B超;臨床意義
腹部創傷在臨床上的死亡率比較高,患者通常出現腹痛、惡心、嘔吐等癥狀。腹部創傷患者如果一旦伴有內臟器官的損傷,將會增加出血、感染的機率,損傷嚴重的患者,甚至會出現休克,或者器官衰竭等情況,從而導致患者死亡。筆者對我院的84例腹部創傷患者進行研究,尋求最佳的臨床診斷方法,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03月~2014年09月我院收治的84例腹部創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所有患者分為研究組(42例)和對比組(42例),研究組男性患者為22例,女性患者為20例,年齡21歲~57歲,平均年齡為(37.1±7.9)歲,病程1 g~4d,平均病程為(1.5±0.4) d,其中交通事故傷的患者有30例,墜落傷的患者有8例,銳器傷的患者有4例。在所有患者中,單純腹腔積血的患者有10例,實質臟器損傷的患者有32例;對比組男性患者為21例,女性患者為21例,年齡22歲~58歲,平均年齡為(38.7±7.6)歲,病程1 h~3 d,平均病程為(1.2±0.6)d,其中交通事故傷的患者有28例,墜落傷的患者有10例,銳器傷的患者有4例。同時單純腹腔積血的患者有8例,實質臟器損傷的患者有34例。兩組患者的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方法 42例對比組患者采用B超檢查方法,指導患者采取平臥位,將腹部充分暴露出來,進而對患者的腹部進行掃描,如果患者的腹腔內有游離液,則代表陽性,以此判斷患者的腹部創傷情況[1]。42例研究組的患者采用CT檢查方法,同樣指導并協助患者采取平臥位,將腹部充分暴露出來后,對患者的腹部進行掃描,掃描的時候使用的儀器是螺旋CT機,型號為Hitachi pronto SE,檢查的過程中層厚和層間距各為10mm,同時興趣區需要加厚2mm,或者加厚5mm薄層,才能進行檢查。掃描時先平掃,完成后在繼續進行增強CT掃描,掃描范圍需從患者的膈頂到腎下極,情況特出的情況下需進行全腹部掃描。此外,CT檢查的時候需要仔細觀察患者病情,如果患者腹部的臟器發生裂傷,或者腹腔內發現有游離體以及血腫等情況,則代表陽性,然后再安排專家進一步分析掃描圖像[2]。最后再給予所有患者手術方式治療,進而將兩組患者術前的診斷情況,分別與術中的確診結果進行比較。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代表計量資料的是(x±s),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采用的是單因素方差分析法,而對計數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采用的是χ2檢驗方法,如果P值小于0.05,差異具有統計學的意義。
2結果
對比組患者經過B超檢查后,胰腺損傷的患者有7例(16.66%),腎挫傷的患者有6例(14.28%),肝臟損傷的患者有3例(7.14%),膀胱受損的患者有5例(11.90%),腸系膜受損的患者有4例(9.52%),膽道受損的患者有2例(4.76%),脾臟的患者有15例(35.71%),其中誤診的患者有6例(14.28%),漏診的患者4例(9.52%),與術中確診結果相符合的例數有32例(76.19%)。
研究組經過CT檢查后,胰腺損傷的患者有6例(14.28%),腎挫傷的患者有4例(9.52%),肝臟損傷的患者有5例(11.90%),膀胱受損的患者有3例(7.14%),腸系膜受損的患者有3例(7.14%),膽道受損的患者有5例(11.90%),脾臟的患者有16例(38.09%),其中誤診的患者有1例(2.38%),漏診的患者1例(2.38%),與術中確診結果相符合的例數有40例(95.23%);兩組數據對比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由此可知CT診斷的效果比較好。
3討論
腹部創傷在臨床中可以分為兩大類型,一種是開放傷,另外一種是閉合傷,一般來說當患者只是腹壁損傷時,臨床癥狀通常都比較輕微,不會危機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如果患者的內臟器官受到損傷,臨床癥狀將會比較嚴重,隨著病情的惡化,甚至會導致死亡。而且該疾病的患者均為急診,如果不能及時的對患者進行治療,部分患者在失血過多的情況,將會導致死亡,還有一部分患者可能因為感染或者休克,從而導致死亡,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生命質量[3]。因此臨床醫師在臨床診斷中,應當采取有效的檢查方法迅速作出準確的診斷,這樣才能給予患者對癥治療,進一步改善患者的疾病癥狀,使患者能夠盡快的康復出院[4]。當前臨床上在對腹部創傷患者進行診斷的時候,主要利用CT和B超兩種檢查方法,CT檢查具有更好的診斷效果,不僅可以有效降低誤診率,而且還可以降低漏診率,有利于患者后期的治療[5]。本次研究對對比組患者實施B超檢查后,誤診的患者有6例(14.28%),漏診的患者4例(9.52%),臨床診斷準確率顯示為76.19%,對研究組患者實施B超檢查后,其中誤診的患者有1例(2.38%),漏診的患者1例(2.38%),臨床診斷準確率顯示為95.23%,兩組臨床診斷效果數據對比顯示,研究組患者診斷治療效果較優,數據對比間差異明顯(P<0.05)。
綜上所述,對腹部創傷患者實施CT檢查,可以有效降低臨床誤診率與漏診率,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診斷的準確率,從而給予患者及時的治療,促使患者更快的康復。
參考文獻:
[1]吳尚紅.腹部創傷的CT診斷及其臨床意義探討[J].中國保健營養,2012,12(30):245-250.
[2]王波.腹部創傷的CT診斷及其臨床意義[J].求醫問藥(下半月),2012,08(01):197-200.
[3]鞏遠方.腹部創傷的CT診斷及其臨床意義[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4,08(21):120-125.
[4]吳鳳英.探討腹部創傷的CT診斷及其臨床意義[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3,05(15):87-90.
[5]王喜東.腹部創傷的CT診斷與臨床意義[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10(05):78-79.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