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通過了解初產婦產前抑郁發生的影響因素,降低初產婦產前抑郁發生率。方法 對在我院行產前檢查的初產婦 1336 例,就產前抑郁的相關因素進行問卷調查。結果 年齡≥35歲、婚姻滿意度較低、非計劃內懷孕、未參加孕婦學校是初產婦產前抑郁的危險因素,而較高的家庭月收入、沒有正式的工作和不是獨生子女是預防初產婦產前抑郁的保護因素。結論 初產婦產前抑郁的發生和多種因素有關,婦產科醫護人員應對初產婦產前抑郁有足夠的認識,針對影響其發生的危險因素,加強妊娠、分娩健康等方面的知識宣教,減少初產婦產前抑郁的發生。
關鍵詞:初產婦;產前抑郁;因素;調查
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及人們觀念的轉變,多數夫婦只生一個孩子,而初產婦初為人母,難以實現角色轉變,容易罹患各種心理疾病,產前抑郁就是較為常見的一種[1]。產前抑郁不僅容易增加產后抑郁的危險,還可能對產程安全和分娩質量甚至是嬰幼兒出生后的正常發育造成不良影響[2]。本研究通過對來我院進行產前檢查的孕婦進行產前抑郁狀況調查,旨在探討如何降低初產婦產前抑郁的發生率。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進行產前檢查的初產婦1336例,年齡20~46歲,平均(26.3±7.1)歲,孕周23+1~35+5 w。所有產婦均知情同意,排除智力低下、有精神疾病史及妊娠期間服用抗抑郁藥物者。
1.2方法 采用調查問卷的形式,問卷由初產婦自己填寫或由調查人員提問并根據回答內容代為填寫。問卷內容包括:年齡、家庭經濟狀況、學歷、有無正式工作、是否獨生子女、婚姻滿意度、是否為計劃內懷孕、是否參加孕婦學校。所有調查人員在調查前均經統一培訓,問卷采用統一指導語,采用匿名方式完成,相關敏感內容事先聲明不會對孕婦造成任何損害。
1.3抑郁癥狀的判定[3] 采用愛丁堡產后抑郁量表(EPDS)在所有初產婦產前檢查建卡當天進行抑郁的判定,EPDS分值為0~30分。它既可用于產后抑郁的評定,也可用于產前抑郁的評定,得分越高,說明抑郁狀況越嚴重。EPDS評分≥9分評定為產前抑郁。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336份,回收有效問卷1304份,有效回收率為97.6%。1304例初產婦中,患有產前抑郁412例(31.6%)。
2.1影響初產婦產前抑郁發生的單因素分析,見表1。
由表1可見,年齡、家庭月收入、學歷、有無正式工作、是否獨生子女、婚姻滿意度、是否計劃內懷孕、是否參加孕婦學校均與初產婦產前抑郁的發生有關。
2.2影響初產婦產前抑郁發生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為有效控制混雜因素的影響,采用條件后退法構建Logistic回歸分析模型對單因素分析中有意義的年齡(<35歲=1,≥35歲=2),家庭月收入(<3000元=1,≥3000元=2),學歷(高=1,低=2),有無正式工作(是=1,否=2),是否獨生子女(是=1,否=2),婚姻滿意度(高=1,低=2),是否計劃內懷孕(是=1,否=2),是否參加孕婦學校(是=1,否=2)進行多因素分析(入選標準=0.05,剔除標準=0.10),見表2。
由表2可見,年齡≥35歲、婚姻滿意度較低、非計劃內懷孕、未參加孕婦學校是初產婦產前抑郁的危險因素(OR>1,P<0.05),而較高的家庭月收入、沒有正式的工作和不是獨生子女是預防初產婦產前抑郁的保護因素(OR<1,P<0.05)。
3 討論
產前抑郁是孕婦經常出現的一種心理疾病,通常表現為在妊娠期間出現以郁悶、膽怯、空虛感、煩惱、憤怒、焦慮等一系列癥狀為特征的心理障礙[4]。本次調查的1304例初產婦中,產前抑郁占31.6%,發生率較高。年齡較大的初產婦,由于對自身的妊娠及分娩甚至自己的事業考慮過多,不能正確看待妊娠及分娩,容易產生擔心及焦慮,所以年齡較大的初產婦產前抑郁發生率較高。有正式工作的初產婦由于擔心妊娠、分娩及哺乳等對其工作和事業造成一定的不良影響,所以更容易發生產前抑郁。獨生子女初產婦,大多是“80后”,她們擔心妊娠和生育后身材走樣,甚至擔心產后會失去工作和家庭的關注與寵愛,容易導致產前抑郁。由于物價上漲,經濟狀況較差的初產婦擔心孩子出生的相關費用,產前抑郁發生率也較高。婚姻滿意度較差的孕婦,由于缺乏丈夫的支持和溝通,容易患有包括抑郁在內的各種心理疾病。計劃外懷孕的孕婦,由于意外的懷孕打亂了事業和家庭的安排,加之擔心經濟狀況準備的不充分,導致抑郁的發生。參加孕婦學校的孕婦,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可以客觀地認識妊娠及分娩,學會如何疏導自己不良心境,避免了抑郁等心理疾病的發生。
初產婦產前抑郁的發生和多種因素相關,婦產科醫護人員應對初產婦產前抑郁有足夠的認識,針對影響其發生的危險因素,努力加強妊娠、分娩健康等方面的知識宣教[5]。此外,加強初產婦社會支持,教會孕婦如何學會放松自己,如何去舒緩自己的壓力及不良心境,從而減少初產婦產前抑郁的發生。
參考文獻:
[1]沈文捷,張小勤,鄭菊香.245例孕婦產前抑郁及焦慮狀況的調查與分析[J].廣東醫學院學報,2009,27(3):272-273.
[2]蔡芬蘭,張研琳,黃利蘭,等.627例孕婦產前抑郁水平調查分析[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18):56-57.
[3]顏君,楊巧紅,何紅.廣州市某社區初產婦產后抑郁情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健康教育,2009,25(7):497-500.
[4]胡娟,王玉瓊.產前產后抑郁的相關危險因素研究[J].護理研究,2010,24(3):765-767.
[5]何淑瓊,危秀青,陳水仙,等.妊娠婦女產前抑郁現況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海峽預防醫學雜志,2010,16(1):45-46.
編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