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討加味三香湯治療脾虛痰濕型功能性腹脹的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在我院診斷為脾虛痰濕型功能性腹脹患者84例,隨機分為兩組,兩組對比治療。結果 與對照組相比較,觀察組患者21w后的有效率明顯較高,結果有統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癥狀改善積分明顯高(P<0.05)。結論 加味三香湯治療脾虛痰濕型功能性腹脹明顯優于枸櫞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療療效,明顯提高臨床有效率、緩解患者腹脹癥狀,應在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加味三香湯;脾虛痰濕型;腹脹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odified three incense Decoction in treating spleen deficiency type of functional abdominal distension clinical efficacy. Methods 84 cases of functional abdominal distens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wo groups of contrast treatment.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21 weeks, the efficiency is higher, the result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P< 0.05). Conclusion The modified three incense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pleen deficiency type of functional abdominal distension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mosapride citrate treatment effect, improve clinical efficiency, alleviate the symptoms of patients with abdominal distension, should be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Flavored three fragrant soup; Spleen deficiency phlegm dampness type; Abdominal distension
FD(functional dyspesia)功能性消化不良或腹脹,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功能性胃腸病[1]。其發生與現代人較快的生活節奏以及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增加有關系,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2]。功能性消化不良已經成為常見的一類困擾患者疾病,臨床上常常表現為上腹燒灼感、痛,噯氣,早飽,惡心,食欲不振,嘔吐等,對器質疾病排除的一組臨床綜合征,癥狀可持續或反復發作一般病程時長為30d以上或在1年中累計超過80d檢查,全球有11.5%~14.5%的FD,亞洲占患病率的8%~23%,有1/2以上的患者合并焦慮、抑郁和失眠[3]。目前,針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沒有特異性的藥物治療。現代醫學治療的主要方案是以促進胃腸動力藥物進行調節和以奧美拉唑為代表的抑酸劑治療,但未獲得較好的療效。本研究以我院84例脾虛痰濕型功能性腹脹患者為研究對象,主要以中藥加味三香湯治療,臨床療效的療效顯著,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 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治療經臨床確診為消化性功能不良患者84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每組42例。其中男50例,女34例,年齡23~55歲,平均(23.2±14.6)歲。病程1~8年,23例動力障礙,32例消化性潰瘍型、無特異性表現的有29例,排除臨床上消化性潰瘍、腫瘤、腸易激綜合征等能夠引起腹脹的疾病。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組成、病程、病型等基本條件基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枸櫞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療:枸櫞酸莫沙必利分散片5mg,1片/次,3次/d,飯前或者飯后服用。觀察組采用加味三香湯治療,三香湯組方:藥用藿香10g、香附10g、木香10g、厚樸10g、焦檳榔10g及白豆蔻10g;生白術15g、炒枳殼15g、茯苓15g、以及6g 炙甘草。加味三香湯加減組方:有燒心反酸合并,加烏賊骨30g、煅瓦楞子30g;疼痛者,當歸10g、加延胡索10g、白芍 30g,川楝子10g;胃寒喜暖,加高良姜10g;氣虛便秘,加肉蓯蓉 15g,黃芪 30g;按照上面組方1劑/d,水煎煮。取 300ml 藥液,分早晚 2 次溫服,堅持1 個療程(3w)。 分別觀察兩組患3w后的有效率,兩組患者癥狀改善的積分。
1.3療效評價 治療3w后,①顯效:癥狀消失。②有效:癥狀明顯減輕,時有發生上腹飽脹、早噯氣。③無效:癥狀稍有緩解或無變化,甚至加重。積分:無癥狀:0;輕度:能感覺不影響生活,1 ;中度:影響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2;重度:明顯影響了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無法忍受3。
1.4統計學分析 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數據檢測結果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使用χ2檢驗,P<0.05 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3w后療效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較,觀察組患者3w后時顯效率及總有效率均明顯增高,結果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治療3w后癥狀改善積分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較,觀察組患者3w時癥狀改善積分明顯增高(P<0.05),結果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2。
3 討論
有研究的數據表明,因為功能性消化不良癥狀會減少食物的攝取、使消化吸收具有較低的效率,因此,該疾病若不進行治療,將發展成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大多患者因為該疾病沒有影響到生活,便放之任之,導致缺少對疾病的認識[4]。后期病發時,產生恐懼和焦慮的情緒,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怎樣緩解患者癥狀,保證患者生活的正常進行很重要[5]。本研究對脾虛痰濕型功能性腹脹采用加味三香湯進行治療,加味三香湯組方中將藿香、木香、香附作為主藥,其中木香:疏肝解郁,理氣消食;香附:疏肝理氣、和胃解郁、通調氣滯;藿香:化濕醒脾,止嘔和中;黨參、茯苓、生黃芪、白術:健脾益氣,補中和胃。炒枳殼、焦檳榔、厚樸:疏肝理氣寬中,破氣消痞;佩蘭、白豆蔻:助藿香化濕醒脾,止嘔和中; 炙甘草健脾補中,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奏疏肝理氣、健脾化濕之效,全方標本兼顧,治療脾虛痰濕型功能性腹脹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參考文獻:
[1]許衛華,王微,呂冉,等.加味三香湯治療肝郁脾虛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觀察[J].環球中醫藥,2014,7(6):437-439.
[2]高敏,王微,符思.加味三香湯治療腸道氣滯兼脾虛型功能性便秘的臨床療效觀察[J].世界中醫學,2015,10(5):732-735.
[3]楊西強.三香湯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臨床觀察[J].醫學信息,2013,8(8):508-509.
[4]蔡鳳丙.埃索美拉唑聯合莫沙必利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療效觀察[J].大家健康,2014,8(14):46-47.
[5]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系統疾病專業委員會.胃腸疾病中醫評分表[J].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2011,19(1) :66-68.
[5]許衛華,王微,李妮矯,等.加味三香湯治療脾虛痰濕型功能性腹脹的臨床觀察[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4,29(3):930-932.
編輯/安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