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析壓瘡護理管理中運用PDCA循環法的臨床效果。方法 隨機將48例壓瘡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運用PDCA循環法,比較兩組療效。結果 兩組療效和患者滿意度方面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上將PDCA循環法運用在壓瘡護理管理中效果顯著。
關鍵詞:壓瘡;PDCA循環法;護理管理;療效;運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pressure sores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pplying PDCA circulation method in nursing management.Methods 8 patients with pressure ulcer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control group using conventional care,observation group using PDCA circulation method,comparing two groups of curative effect.Results Two groups of curative effect and patients'satisfaction to compar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Clinical admiral PDCA circulation method used in the management of pressure ulcer care effect is remarkable.
Key words:Pressure sores;PDCA circulation method;Nursing management;Efficacy;Use
壓瘡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并發癥,不僅增加患者的痛苦,還會影響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并且嚴重的情況下,還會出現感染、敗血癥,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PDCA循環法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護理管理方法,通常包括四個階段,分別是計劃、實施、檢查以及處理,是科學化、標準化的一種管理體系[1]。因此,本文對壓瘡管理中運用PDCA循環法的臨床效果進行了探討,如下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48例壓瘡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兩組,每組24例。對照組中13例為男性,11例為女性,年齡21~77歲,平均年齡為(46.6±2.2)歲,壓瘡等級:Ⅲ°壓瘡6例,Ⅱ°壓瘡11例,Ⅰ°壓瘡7例;觀察組中15例為男性,9例為女性,年齡22~79歲,平均年齡為(46.7±2.4)歲,壓瘡等級:Ⅲ°壓瘡5例,Ⅱ°壓瘡10例,Ⅰ°壓瘡9例。兩組在年齡、壓瘡分級等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對比。
1.2方法
1.2.1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常規壓瘡護理管理方案。
1.2.2觀察組
1.2.2.1計劃階段(P) 護理部門將壓瘡護理新理念作為基本依據,制定一套完善的壓瘡制度和上報制度,進一步完善壓瘡護理措施。同時,定期組織護理人員參與知識講座或者培訓班,不斷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能,尤其是重點培訓護士長,提高護士長的管理意識和責任意識,提高綜合素質。由護士長定期或者不定期組織護理人員參與培訓,并且引導護理人員查閱相關的資料,將PDCA循環法與臨床實踐相結合,使壓瘡護理管理經驗防治逐漸過渡到科學防治護理階段。此外,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應該運用Braden評分量表評估患者的壓瘡危險因素,對患者出現壓瘡的風險進行綜合分析,并將高、中危患者篩選出來,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護理方案。由于一些患者入院前已經出現壓瘡,責任護士應該對患者的壓瘡分期、面積以及深度等進行全面評估,并且將患者的營養狀況、基礎疾病以及陽性指標等作為基本依據,整體評估患者的情況,及時采取有效護理措施。
1.2.2.2實施階段(D) 通常情況下,實施階段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①由于內科、骨傷科等相關科室患者發生壓瘡的風險較高,所以應該選擇經驗豐富、綜合素質較高的1名護士長和2名主管護理人員組成壓瘡管理小組,對壓瘡護理管理進行全面的監督和管理,從而確保護理工作的順利進行;②護理人員在日常的工作中,應該充分認識到壓瘡護理管理的重要性,定期對高、中危險因素的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教育,耐心給他們講解發生壓瘡的原因、危害、治療以及預防措施等,使患者及其家屬能夠正確認識疾病,正視疾病,消除內心的恐慌和焦慮,使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提高,積極配合護理。在24 h內,不同科室的壓瘡管理小組應該檢查壓瘡護理和評估措施的安全性與合理性,一旦發現問題,立刻指出來,并且及時調整護理方案,確保護理的順利有序進行。此外,還應該對難免壓瘡申報表和壓瘡上報表進行仔細填寫,并及時向護理部門匯報。護理部門應該及時對難免壓瘡和壓瘡的評估進行監控和管理,及時給出指導意見,為制定合理的護理計劃提供有效保障;③由于患者的危險因素不同,其護理措施也存在著一定的區別。由于一些患者已經發生了壓瘡,應該將患者的實際病情作為基本依據,及時采取有效護理措施:Ⅰ°壓瘡。指導患者保持合適的體位,減輕壓力,嚴禁按摩患者的壓瘡部位,避免損傷深部組織;Ⅱ°壓瘡。不僅要指導患者保持合適的體位,還應該對患者的皮膚進行保護,局部消毒壓瘡部位后,運用無菌敷料包扎,降低發生感染的風險;Ⅲ°壓瘡。運用3%雙氧水和生理鹽水徹底清洗創面后,由專業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局部艾灸,控制好艾灸時間,一般在15min左右,完成艾灸后,在創面上涂抹上濕潤燙傷膏或者水凝膠,并且使患者的創面保持干燥和清潔,避免發生感染。
1.2.2.3檢查階段(C) 護理人員在交接班時,應該對患者的皮膚狀況進行密切關注,使護理人員的責任感增強,有效落實各項護理措施。護士長每天需要跟蹤檢查護理效果,并且護士部門每周跟蹤檢查的次數應該≥2次,完成檢查后,將發現的問題提出來,并且與護理人員一起分析原因,及時整改護理措施。同時,應該加強與患者及其家屬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指導患者家屬合理安排患者日常飲食,盡量食用富含維生素、蛋白質、營養的食物,改善機體營養狀態,促進患者康復。
1.2.2.4處理階段(A) 處理階段包括2點:①根據檢查結果進行認真判斷和分析,進一步完善可行的護理措施,并制定相應的標準;②對護理效果不理想的原因進行總結,向護理部門提出申請,及時對患者進行會診,并且將臨床醫師的會診意見作為基本依據,及時調整護理方案。
1.3療效判定標準 評價療效:①痊愈。創面完全愈合,且結痂;②有效。生成新鮮的肉芽組織,且創面面積較治療前縮小≥50%;③無效。創面面積較治療前縮小<50%[2]。
1.4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數據運用SPSS12.0軟件分析,采用?字2檢驗組間計數資料對比,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療效比較 兩組療效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滿意14例,一般7例,不滿意3例,滿意度為87.5%;而對照組滿意8例,一般7例,不滿意9例,滿意度為62.5%,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通常情況下,患者住院期間發生壓瘡后,不僅增加患者自身痛苦,使護士工作量增加,還會增加相關醫療費用,加大患者的經濟負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發生護患糾紛的風險[3]。所以,對壓瘡進行科學管理,是確保患者皮膚安全的一個重要基礎,而提高全體護理人員預防和重視壓瘡意識是降低壓瘡發生率的一個基本前提[4]。PDCA循環法作為科學的一種管理模式,由于具有完整性、統一性以及連續性等特點,被廣泛運用在臨床上[5]。有研究發現,在壓瘡護理管理中運用PDCA循環法,一方面可以改善壓瘡的管理現狀,另一方面還具備具體的護理改進措施,能夠進一步強化護理措施的追蹤落實,并且對護理措施進行全面評價,實現壓瘡護理管理的計劃性、系統性、科學性,有效提高壓瘡護理管理效能,對促進患者康復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6,7]。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1.6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0.83%,并且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患者滿意度較高[8]。
綜上所述,在壓瘡護理管理中運用PDCA循環法,不僅可以提高治療效果,還能提高護理質量,改善緊張的護患關系。
參考文獻:
[1]尹月娥.PDCA循環在壓瘡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2,05:176-177.
[2]李運智,劉愛玲,張繼芝,等.PDCA循環管理在住院患者預防壓瘡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2,27:87-88.
[3]張文麗.PDCA循環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D].吉林大學,2007.
[4]朱玉梅.應用PDCA循環進行壓瘡質量管理[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4,12:176-178.
[5]徐輝,朱亞杰.PDCA循環在壓瘡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05:271-272.
[6]盧虹.PDCA循環在壓瘡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探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22:3432-3433.
[7]宋丹,孫秋華.PDCA循環法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進展[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3,06:147-149.
[8]羅俊,唐娟.PDCA循環管理在預防手術患者壓瘡中的應用[J].臨床護理雜志,2014,02:54-55.編輯/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