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究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尿膿毒血癥導致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MODS)16例臨床療效。方法 對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6例尿膿毒血癥并發MODS患者行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觀察對比治療前后的生命體征變化、肝腎功能、電解質、病情及血漿炎性介質的變化。結果 相較于治療前,16例患者經CBP治療72h后,其MAP、SpO2水平均明顯升高,R、HR及APACHEⅡ評分均明顯降低,P<0.05;且治療后的肝腎功能、電解質變及血漿炎性介質觀察指標均明顯降低,P<0.05。結論 對尿濃毒血癥致MODS患者應用CBP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命體征,并可穩定機體內環境,清除血漿中的炎性介質,進而可改善病情。
關鍵詞:連續性血液凈化;尿膿毒血癥;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
尿膿毒血癥是一種由尿路感染所引發的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炎癥介質常隨血流擴散到其他組織器官中,并形成新的化膿性病灶,易并發多臟器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MODS),增加臨床病死率。連續化血液凈化(CBP)可清除體內炎性介質,對阻滯炎性介質擴散、疾病向更為嚴重的膿毒血癥進展有重要的臨床價值[1]。為此本文將對近年我院收治的16例尿膿毒血癥并發MODS患者行CBP治療,取的滿意療效,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6例尿膿毒血癥并發MODS患者,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齡28~82歲,平均(45.2±2.1)歲;原發病:急性腎盂腎炎7例,急性膀胱4炎,腎周圍炎3例,外科手術術后并發尿路感染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國胸科醫師學會/危重病醫學會(ACCP/SCCM)提出的全身的炎癥反應(SIRS)和多臟器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MODS)的診斷標準。
1.2方法 16例患者在常規抗感染、器官功能支持療法、氧灌注改善缺氧等基礎治療上,均采用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其中11例采用頸內靜脈導管入路,5例采用股靜脈導管入路,行連續靜脈-靜脈血液濾過模式(CVVH)模式,置換液配方為5%葡萄糖溶液1000ml,10%氯化鈣溶液10ml,25%硫酸鎂溶液3.5ml,等滲鹽水3000ml,置換液量為35ml/(kg·h),置換液溫度36℃~37℃,根據置換液流量調整血流量為200~300ml/min,每間隔4~6h予以低分子肝素2000~4000U抗凝,濾器每使用1d即予以更換,但若在治療期間出現凝血學立即更換血濾器,待患者病情穩定后改為床旁間歇性靜脈-靜脈血液過濾(IVVH)模式,直至患者尿量恢復,腎功能恢復正常。治療期間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給予相應的營養支持、輸血治療,并密切監測血壓、心率、呼吸、血氧飽和度等生命體征。
1.3觀察指標 治療72h后,觀察對比16例患者治療前后的生命體征變化,包括平均動脈壓(MAP)、呼吸(R)、心率(HR)、末梢血氧飽和度(SpO2);并監測兩組肝腎功能和電解質變化;采用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狀況(APACHEⅡ)評估病情變化;及血漿炎性介質的變化,包括TNF-α、IL-1、IL-8。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治療前后生命體征指標及病情變化觀察 相較于治療前,16例患者經CBP治療72h后,其MAP、SpO2水平均明顯升高,R、HR及APACHEⅡ評分均明顯降低,治療前后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治療前后實驗室監測指標觀察 相較于治療前,16例患者治療后的肝腎功能、電解質變及血漿炎性介質觀察指標均明顯降低,治療前后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尿膿毒血癥涉及感染、炎癥、免疫等一系列基本問題,并與機體多組織器官病理改變關系較為密切。僅管目前對尿膿毒血癥致MODS的發表機制尚未明確,但大部分學者認為[2],該合并癥的發生,可能與炎性介質作用有關,其中免疫活性細胞功能狀態直接決定尿膿毒血癥向嚴重的膿毒血癥發展進程,為此在常規治療基礎上,早期予以清除大中分子炎癥介質治療對改善臨床預后尤為關鍵。
有研究報道,CBP在SIRS患者中,不但可用于控制患者機體內的液體平衡、氮質血癥、調節電解質酸堿平衡,而且還可清除大量釋放的炎性細胞因子及其代謝產物,以穩定機體內環境,改善器官功能[3]。本文研究中,采用對尿濃毒血癥合并MODS患者行CBP-CVVH治療,短時間內通過高通量和高生物相容性的血濾器,非選擇性地清除血漿中TNF-α、IL-1、IL-8等大中分子炎性介質,以降低血漿中炎性介質的濃度及細胞因子峰值濃度,阻斷炎癥放大級聯效應及炎癥發展通路,糾正尿膿毒血癥所致炎性介質內穩態紊亂,并可重建免疫平衡,緩慢超濾水分,改善患者生化指標,減輕器官功能受損,進而延緩病程進展,減輕病情嚴重程度,對穩定病情,積極治療原發病爭取寶貴的救治時間[4,5]。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相較于治療前,16例患者經CBP治療72 h后,各生命體征及病情得以明顯改善,且肝腎功能和電解質得以明顯恢復,血漿炎性介質濃度明顯降低,結果提示CBP治療可有效穩定循環呼吸,并控制患者電解質平衡,調節機體內環境,降低血漿中細胞因子濃度,從而可改善病情。
綜上所述,對尿濃毒血癥致MODS患者應用CBP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命體征,并可穩定機體內環境,清除血漿中的毒素和炎性細胞因子,進而可改善病情。
參考文獻:
[1]周先平,沈黎明.血必凈聯合連續血液凈化對嚴重膿毒癥患者心肌保護作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11):128-129.
[2]王三亨.連續性血液凈化在重癥膿毒血癥患者治療中的應用價值[J].河南醫學研究,2015,10(04):15-16.
[3]薛春利,李挺,徐俊賜.連續性血液凈化療法在燒傷膿毒血癥治療中的臨床效果分析[J].臨床醫學工程,2014,21(02):147-148.
[4]許濤,盛曉華,崔勇平,等.CRRT在膿毒血癥急性腎損傷患者救治中的臨床研究[J].中國血液凈化,2013,12(12):646-650.
[5]郭鍛強,張遠新,黃敏堅.連續性血液凈化對多發性創傷并發MODS的療效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18):38-39.
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