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強化護理干預對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取我院所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隨機將其分為兩組各40例;對照組采取常規的護理措施,實驗組在此基礎上實施強化護理干預。結果 在護理干預之后,實驗組患者的抑郁情緒、臨床癥狀、社會交往以及體力勞動等方面的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采取強化護理干預措施,使得患者的病情得到明顯緩解,生活質量顯著提高。
關鍵詞:護理干預;慢性心功能不全;生活質量
慢性心功能不全,實際上就是心功能衰竭,在臨床中表現在心血管類疾病的終末時期,據相關調查統計,我國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發病率呈現出老齡化的趨勢,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其實際發病率越高,住院率占據了心血管類疾病的約40%[1]。本文探討了強化護理干預對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4年10月~2015年3月所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全部符合心理衰竭的診斷標準;其中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齡均在51~78歲;按照心功能等級進行劃分,包括II級23例、III級39例、IV級18例;將其所及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各有患者4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護理方法 對照組:對該組患者采取常規的護理措施,包括健康教育和用藥指導等方面;
實驗組:對該組患者采取與對照組相同的常規護理措施,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強化護理干預,主要包括了以下幾方面:
1.2.1.1心理護理 由于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長時間患病,其在心理層面中具有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緒和精神壓力,因此要多其進行心理護理。首先要對每一位患者的心理狀態和社會家庭情況等進行調查與評估,并據此制定與患者相適應的心理護理措施;護理人員應該與患者盡可能多的進行溝通交流,對患者所具有的疑問進行耐心的解答,護理要對患者心理情緒的變化情況進行及時的掌握,提高治療依從性。
1.2.1.2康復護理 有氧運動是提高患者運動耐力、患者肌無力的有效方法,因此要對患者進行必要的康復訓練指導。一方面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從低運動量開始,然后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逐漸增加強度,保證訓練次數為3~5次/w,每次持續時間在30min左右為最佳;另一方面,在患者出院后要每周進行電話隨訪一次,了解患者的實際恢復情況,并向其介紹不同階段需要注意的問題,告知患者每月到醫院進行觀察和指導[2]。
1.2.1.3日常護理 在患者進行輸液治療的過程中,應嚴格控制對水和鈉的攝入量,保證輸液速度的合理性,通常情況下以小于60滴/min的速度為最佳;在輸液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該對患者進行嚴密的監視,當出現發紺和呼吸困難等癥狀的時候,要及時采取正確的措施對其進行處理;另外,患者在用藥治療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該告知患者長期用藥的目的,包括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等;另外,還要囑咐患者多食用營養元素豐富的水果和蔬菜。
1.2.2生活質量評估 使用明尼蘇達生活量表對全部患者治療前和治療后6個月的生活質量進行調查評分。調查表主要由21個問題所構成,其中既包括了與呼吸困難、身體疲勞以及體力勞動等方面的內容,也涉及了與心理和情緒有關的問題;每個問題的分數為0~5分,其中分數越低代表狀態越好;將所有問題的累計分數作為最后的總得分[3]。
1.3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19.0數據統計軟件包對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其中的計量資料用(x±s)表示,用t對兩類別指標的比較結果進行檢驗;分類計數資料用%表示,并用?字2對其進行檢驗;當P<0.05時,表示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在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各維度比較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經過護理干預之后,實驗組患者的體力勞動、社會交往、心理情緒以及癥狀改善的得分分別為(10.14±0.93)、(2.07±0.04)、(7.34±3.56)和(6.80±1.04)分,與護理前相比差異十分顯著,且與對照組相比,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慢性心功能不全是臨床中較為常見的病癥,主要表現為護理困難、體力下降、食欲不振等,且慢性心功能不全具有隱匿性、病程長和反復發作的臨床特點[4]。
對于慢性心功能不全而言,藥物治療和臥床休息并不能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患者病情的不斷惡化、體能的逐漸下降、不良反應的增多等會使得患者的心理層面之上產生較大程度的負擔,因此要采取積極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切實減少患者的住院率、降低病死率。
在本次研究當中,對實驗組患者在常規的護理基礎之上,采取了強化護理干預,主要包括了心理護理、日常護理、康復指導等,在本研究結果顯示,經過強化護理干預之后,實驗組患者的體力勞動、社會交往、心理情緒以及癥狀改善等維度的得分與護理前相比較,實現了較大程度的提升,且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強化護理干預使得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生活質量實現了極大程度的提高,有效的減少了患者的住院率,在臨床實踐中值得實現進一步的推廣。
參考文獻:
[1]甄曉民.連續護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5,22:106-108.
[2]秦芝莉.全面護理管理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1-3.
[3]關暉.強化護理干預對心力衰竭患者健康知識以及臨床癥狀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15,35:244-245.
[4]張偉.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J].當代醫學,2015,34:105-106.
編輯/孫杰